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5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本体,所述底模本体的左端设有第一扣合机构、底模本体的右端设有与第一扣合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扣合机构,第一扣合机构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左端面的第一插接体、位于第一插接体下方的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二扣合机构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右端面的第二插接体、位于第二插接体下方的第二固定体,第一插接体与第二插接体相配合,第一固定体与第二固定体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扣合机构和第二扣合机构的设置,使相邻两个底模本体组装和拆卸方便,且便于多次拆卸和组装底模本体而不浪费材料,节省施工成本,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楼承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重要成员,具有很多显著的优势,它是由钢筋桁架、底模组成,在压型楼承板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是一种新兴建筑材料。可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安全保证,实现文明施工。然后,现有的底模的连接处采用H型注塑件或Z型注塑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拆除底模时,势必要破坏H型注塑件或Z型注塑件,造成H型注塑件或Z型注塑件不能重复利用,浪费原材料,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提供一种拆卸和组装方便且连接密封性好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和组装方便且连接密封性好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本体,所述底模本体的左端设有第一扣合机构、底模本体的右端设有与第一扣合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扣合机构,第一扣合机构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左端面的第一插接体、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本体的左端设有第一扣合机构、底模本体的右端设有与第一扣合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扣合机构,第一扣合机构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左端面的第一插接体、位于第一插接体下方的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二扣合机构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右端面的第二插接体、位于第二插接体下方的第二固定体,第一插接体与第二插接体相配合,第一固定体与第二固定体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本体的左端设有第一扣合机构、底模本体的右端设有与第一扣合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扣合机构,第一扣合机构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左端面的第一插接体、位于第一插接体下方的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二扣合机构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右端面的第二插接体、位于第二插接体下方的第二固定体,第一插接体与第二插接体相配合,第一固定体与第二固定体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体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左端面且开口向左的第一插槽、位于第一插槽的底部且开口向上的第二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体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右端面且与第一插槽相配合的第一插块、位于第一插块的下表面且与第二插槽相配合的第二插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包括位于底模本体的左端面且开口向右的容置槽、与容置槽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左右移动的连接块、与连接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插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机构包括与连接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插杆、位于第一插杆的下方且与连接块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春白文化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宝冶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