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42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在土工布袋内设置通气管道为植物提供适合在堆场深部淤泥内生长的氧气和光照,将生态排水与芦苇等根茎型湿地植物的生长习性相结合,利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茎形成排水通道,同时植物的生长使得原始排水通道获得扩宽,加速对堆场淤泥内水分吸收的同时,植物分泌的有机物促进了淤泥活性,加快堆场淤泥的土壤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属于疏浚泥排水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的河道疏浚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堆场静置是目前处理河道疏浚淤泥的常用方法。由于疏浚淤泥的含水率极高,长期放置在堆场中,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目前,排水固结技术是淤泥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中,需要在淤泥中打设排水体,减小排水距离,再结合其它加载方法,如井点降水技术、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等,将淤泥中的水通过排水体排除;尽管淤泥排水固结方法中的加载方式有多种,但无论哪一种排水技术,都需要在淤泥中设置排水体。传统的淤泥排水体一般采用塑料排水板,然而,塑料排水板具有难降解、污染环境等缺点,不适用于排水固结处理后用于耕植的堆场。因此,对于处理后用于耕植的堆场,亟需生态型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将生态排水与芦苇等根茎型湿地植物的生长习性相结合,加速对堆场淤泥内水分吸收的同时,促进淤泥活性,加快堆场淤泥的土壤化。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填充物,将田土、腐熟粪土以及珍珠岩混合搅拌形成营养土,营养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第二步,制作排水装置,将土工布平铺后,拌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的填充物放置在平铺后的土工布上,收紧土工布形成土工布袋,从土工布袋袋口处插入通气管道;第三步,采用沉管打入法将若干排水装置打入堆场流态泥内,通气管道的开口端伸出堆场流态泥表面;第四步,在每个排水装置的通气管道上方安装至少一个反光装置,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进通气管内;第五步,在通气管道的开口处连接抽水装置,每隔5-10天,启动抽水装置对通气管道进行抽水处理;第六步,待土工布袋内的植物长出,其根茎、芦苇杆同样形成固定的排水通道,此时拆除通气管道以及反光装置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制作的营养土中,田土占填充物总质量的50%-60%,腐熟粪土占填充物总质量的20%-30%,珍珠岩占填充物总质量的1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营养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芦苇种子的密度为每公顷150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通气管道选用硬质塑料管,在硬质塑料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孔洞,孔洞的直径为2cm,相邻孔洞的间距范围为2cm-5c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若干排水装置打设进堆场流态泥内的深度范围为2m-4m,相邻排水装置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m-1m。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土工布袋内设置通气管道,能够为位于堆场疏浚淤泥内的植物提供足够的氧气以及光照,满足植物的生长条件;2、本专利技术利用植物庞大的根系吸收堆场疏浚淤泥内部的水分,并且利用植物在淤泥深处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根茎,形成若干细小排水通道,加速淤泥内的排水速度;3、本专利技术随着植物的生长扩宽了其本身排水装置的排水通道,进一步提高了堆场深层淤泥内的排水效果;4、本专利技术利用植物的存在会改善淤泥深部微生物环境的特性,同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多种有机物,促进淤泥的活性,进而影响堆场深部淤泥的结构和成分,加快了淤泥土壤化的进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土工布袋,2为通气管道,3为固定杆,4为反光镜,5为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塑料排水板对疏浚淤泥进行排水,由于塑料排水板难降解导致环境污染的特性,本申请提供能够在深部淤泥内快速土壤化的方法,其基于的排水装置全生态化,利用植物可以改善深部淤泥微生物环境、分泌多种有机物的特性,可以加快堆场疏浚淤泥土壤化的进程。实施例:具体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填充物5,将营养土、腐熟粪土以及珍珠岩混合搅拌形成营养土,营养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营养土是可以在市面上直接购买的,也可以是使用者自行做配置,对其性能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能是颗粒太细的土,因为在整个排水过程中,需要在疏浚淤泥内形成排水通道,如果营养土的颗粒太细,会影响其透气排水性能,因此本申请提供可一种优选实施例,田土占填充物5总质量的50%-60%,腐熟粪土(鸡、鸭、猪等粪土)占填充物5总质量的20%-30%,珍珠岩占填充物5总质量的10%-30%,此营养土富含氮、磷、钾等植物必要的生长元素,可以为后续植物根系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珍珠岩可以提升营养土内透气排水性能;营养土还可以准备适量的肥沃园土和细沙,再准备适量的火烧土,把准备好的肥沃园土和火烧土全部研碎以后过筛,园土园土应该占培养土比例的61%,火炕土则需要占25%,而细沙占10%,余下的再加入4%的钙镁磷钾肥,把它们放在一起调匀腐熟以后就能直接使用;还可以在营养土中添加一点碎秸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再利用;优选实施例中,选用的种子是芦苇种子或者根茎,这是因为芦苇、水烛、菖蒲等根茎型湿地植物,根系粗壮,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有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的优点,对缺氧环境的忍受能力强,能够生长在极为潮湿的淤泥中,具有横走的根状茎,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仍可发育成新枝;同时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植物群落;为了较好的满足后续植物的生长,加入芦苇种子的密度为每公顷150斤。第二步,制作排水装置,图2所示,将土工布平铺后,拌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的填充物5放置在平铺后的土工布上,收紧土工布形成内部直径为5cm左右的土工布袋1,从土工布袋1袋口处插入通气管道2,这里通气管道2选用直径为2cm左右的硬质塑料材质通气管,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材质的,但是要保证其硬度即可,在通气管道2的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开设若干直径为2cm-5cm的孔洞,此孔洞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工布袋1内的通气和透光功能,以此满足植物的生长条件。第三步,采用沉管打入法将若干排水装置打入堆场流态泥内,打设的深度范围为2m-4m,相邻排水装置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m-1m之间,通气管道2的开口端伸出堆场流态泥表面,为了避免外部杂质从通气管道2的开口端内进入通气管道2内,当通气管道2的开口端伸出堆场流泥表面后,采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制作填充物,将田土、腐熟粪土以及珍珠岩混合搅拌形成营养土,营养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n第二步,制作排水装置,将土工布平铺后,拌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的填充物放置在平铺后的土工布上,收紧土工布形成土工布袋,从土工布袋袋口处插入通气管道;/n第三步,采用沉管打入法将若干排水装置打入堆场流态泥内,通气管道的开口端伸出堆场流态泥表面;/n第四步,在每个排水装置的通气管道上方安装至少一个反光装置,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进通气管内;/n第五步,在通气管道的开口处连接抽水装置,每隔5-10天,启动抽水装置对通气管道进行抽水处理;/n第六步,待土工布袋内的植物长出,其根茎、芦苇杆同样形成固定的排水通道,此时拆除通气管道以及反光装置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填充物,将田土、腐熟粪土以及珍珠岩混合搅拌形成营养土,营养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
第二步,制作排水装置,将土工布平铺后,拌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的填充物放置在平铺后的土工布上,收紧土工布形成土工布袋,从土工布袋袋口处插入通气管道;
第三步,采用沉管打入法将若干排水装置打入堆场流态泥内,通气管道的开口端伸出堆场流态泥表面;
第四步,在每个排水装置的通气管道上方安装至少一个反光装置,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进通气管内;
第五步,在通气管道的开口处连接抽水装置,每隔5-10天,启动抽水装置对通气管道进行抽水处理;
第六步,待土工布袋内的植物长出,其根茎、芦苇杆同样形成固定的排水通道,此时拆除通气管道以及反光装置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徐桂中乔慧萍冉旭芳邱成春殷勇宋苗苗朱鹏徐增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