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8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阻燃面料制作工艺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包括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以下步骤:(1)编织面料(梭织布、经编布等),(2)预洗去除面料自身的油脂与面料表面的油污,(3)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4)对面料染色并去除面料表面多余阻燃剂,(5)洗去面料表面浮色,(6)烘干定型面料,(7)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通过对面料分别进行阻燃浸轧和硬挺浸轧,且对阻燃剂和硬挺剂重新配比,进而使面料达到合适的阻燃性和硬挺度,硬挺阻燃浸轧过程中使用水性聚氨酯可避免降低面料阻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面料制作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公共场所或者相对密闭空间所使用的材料,如高铁窗帘面料,对于阻燃和环保的要求较高,按照GB/T3237中相关规定,高铁、动车所使用的卷帘面料氧指数(LOI)需要大于或者等于30,合格的卷帘在满足阻燃要求的同时,需要达到合适的硬挺度和防絮边性能,因此通常需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加入一道丙烯酸乳液或者水性聚氨酯的浸轧,而传统的工艺及技术制作的卷帘氧指数(LOI)基本上在26,达不到高铁、动车所使用的卷帘面料氧指数(LOI)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具有氧指数较高的特点,进而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包括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以下步骤:(1)编织面料(梭织布、经编布等);(2)预洗去除面料自身的油脂与面料表面的油污;(3)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4)对面料染色并去除面料表面多余阻燃剂;(5)洗去面料表面浮色;(6)烘干定型面料;(7)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为了使阻燃剂将聚酯纤维包覆住,形成永久阻燃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优选的,所述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步骤中的车速控制在10-15米/分钟,温度控制在185-210℃,受热时间控制在2-3分钟。为了提高阻燃剂的阻燃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优选的,所述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步骤中的阻燃剂为Solvy(索尔维)的CPE,所述CPE添加比例为5-20%。为了避免面料在提高硬挺度的过程中降低阻燃性,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优选的,所述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步骤中的硬挺剂为聚氨酯分散体,所述聚氨酯分散体模量20-30MP,所述聚氨酯分散体中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添加量为10-30%。为了利用水性聚氨酯作为粘合剂让纱线之间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优选的,所述水性聚氨酯中加入阻燃剂、交联剂、水和分散剂,所述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步骤中的温度控制在110-185℃。为了为改善硬挺浸轧后的刮痕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优选的,所述交联剂的添加比例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高温阻燃浸轧定型温度控制在185-210℃,受热时间控制在2-3分钟,阻燃剂进入纤维内部,在冷却重结晶过程中,阻燃剂将聚酯纤维包覆住,形成永久阻燃纤维,温度太低则达不到永久阻燃,阻燃剂可以被水洗掉,温度太高则能耗较大。2、该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在染色前进行阻燃处理,能够在染色过程中将附着在纤维表面,容易吸附环境中水的多余的阻燃剂去除,因此,在保证阻燃和不会是成品吸潮反粘的同时可以节省一道工艺步骤。3、该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硬挺阻燃浸轧过程中水性聚氨酯的氧指数更高,因此使用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避免降低面料阻燃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包括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包括以下以下步骤:(1)编织面料(梭织布、经编布等);(2)预洗去除面料自身的油脂与面料表面的油污;(3)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4)对面料染色并去除面料表面多余阻燃剂;(5)洗去面料表面浮色;(6)烘干定型面料;(7)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本实施例中:预洗去除油污这一步不可以省略,也不可以调换顺序,首先,在纺纱或者面料织造过程中,通常都会带入一些油脂类物质,这些油脂类物质通常是一些易燃物质,会直接影响阻燃性能,其次,由于纱线(面料)本身有油脂的存在,在后续阻燃浸浆的步骤中,会影响阻燃剂的吸附,因此也会对产品的阻燃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面料分别进行阻燃浸轧和硬挺浸轧,且对阻燃剂和硬挺剂重新配比,进而使面料达到合适的阻燃性和硬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步骤中的车速控制在10-15米/分钟,温度控制在185-210℃,受热时间控制在2-3分钟。本实施例中:高温阻燃浸轧定型这一步骤中,温度需要达到185℃以上,才能让涤纶丝能够部分处于熔融状态,进而允许阻燃剂进入纤维内部,在冷却重结晶过程中,阻燃剂将聚酯纤维包覆住,形成永久阻燃纤维;车速控制在10-15米/分钟(根据烘箱长度,总受热时间控制在2-3分钟),温度太低则达不到永久阻燃,阻燃剂可以被水洗掉,温度太高则能耗较大,同时若温度高于220℃,聚酯纤维会出现僵化,因此温度控制在185-210℃,受热时间控制在2-3分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步骤中的阻燃剂为Solvy(索尔维)的CPE,CPE添加比例为5-20%。本实施例中:Solvy(索尔维)的CPE是一种环状磷酸酯类阻燃,该阻燃剂具有能溶于水,高温时可以在熔融聚酯纤维内共混,含磷量高达25-32%,阻燃效率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步骤中的硬挺剂为聚氨酯分散体,聚氨酯分散体模量20-30MP,聚氨酯分散体中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添加量为10-30%。本实施例中:卷帘面料不用胶水粘合,纤维则会在裁切的时候以及使用的时候散开,致使面料不能使用,但普通硬挺浸轧会降低面料阻燃性,通过对比丙烯酸乳液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体系,水性聚氨酯的氧指数更高,因此使用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可避免降低面料阻燃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水性聚氨酯中加入阻燃剂、交联剂、水和分散剂,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步骤中的温度控制在110-185℃。本实施例中:水性聚氨酯加入一定量的阻燃剂,交联剂,水,分散剂,然后经过浸轧或者涂层的方式,让布面有一定的硬挺效果,同时可利用水性聚氨酯作为粘合剂让纱线之间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交联剂的添加比例0.2-3%。本实施例中:为改善硬挺浸轧后的刮痕效果,通常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交联剂的种类可以使氮丙啶类,异氰酸酯类,有机硅类等。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编织面料后,洗去除面料自身的油脂与面料表面的油污,然后使用阻燃剂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再将面料染色并去除面料表面多余阻燃剂,并洗去面料表面浮色,面料烘干定型后,使用硬挺剂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包括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以下步骤:/n编织面料(梭织布、经编布等);/n预洗去除面料自身的油脂与面料表面的油污;/n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n对面料染色并去除面料表面多余阻燃剂;/n洗去面料表面浮色;/n烘干定型面料;/n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包括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以下步骤:
编织面料(梭织布、经编布等);
预洗去除面料自身的油脂与面料表面的油污;
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
对面料染色并去除面料表面多余阻燃剂;
洗去面料表面浮色;
烘干定型面料;
对面料进行硬挺阻燃浸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面料进行高温阻燃浸轧定型步骤中的车速控制在10-15米/分钟,温度控制在185-210℃,受热时间控制在2-3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氧指数阻燃卷帘面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面料进行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华许生军朱鑫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