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3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空心钢管、第一混凝土层、第一加强柱、第二空心钢管、第二混凝土层、第二加强柱、第三空心钢管、第三混凝土层和第四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结构紧凑,通过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可以加强第一空心钢管、第二空心钢管和第三空心钢管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第三混凝土层和第四混凝土层等结构可以增加本结构的整体强度,使本结构在使用时的抗形变的性能得到较大的加强,防止本结构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发生较大的损伤,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结构,具体是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属于再生混凝土应用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结构将钢管和混凝土有机结合起来,因承载力高、抗晨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与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等承重结构中,而将再生混凝土浇筑在钢管内形成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既能提高钢管的承载能力,又能弥补再生混凝土的不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强度较低,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极易发生损坏,在使用时安全隐患较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空心钢管,所述第一空心钢管内壁固接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一侧固接第一加强柱,所述第一加强柱一端固接第二空心钢管,所述第二空心钢管一侧固接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空心钢管另一侧固接第二加强柱,所述第二加强柱一端固接第三空心钢管,所述第三空心钢管一侧固接第三混凝土层,所述第三空心钢管另一侧固接第四混凝土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钢管表面固接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加强柱,且所述第一加强柱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空心钢管内壁。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钢管、第二空心钢管和第三空心钢管的厚度相同,且所述第二空心钢管的直径大于第三空心钢管的直径,所述第三空心钢管的直径大于第一空心钢管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二空心钢管内壁固接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加强柱,且所述第二加强柱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三空心钢管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截面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厚度与第二空心钢管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直径大于第二空心钢管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三空心钢管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口,所述第一加强柱一端贯穿连接口并固接于第二空心钢管内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通过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可以加强第一空心钢管和第三空心钢管、第一空心钢管和第二空心钢管以及第二空心钢管和第三空心钢管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第三混凝土层和第四混凝土层等结构可以增加本结构的整体强度,使本结构在使用时的抗形变的性能得到较大的加强,防止本结构在受到如地震、撞击等外力时发生较大的损伤,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空心钢管,2、第一混凝土层,3、第一加强柱,4、第二空心钢管,5、第二混凝土层,6、第二加强柱,7、第三空心钢管,8、第三混凝土层,9、第四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空心钢管1,所述第一空心钢管1内壁固接第一混凝土层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一侧固接第一加强柱3,所述第一加强柱3一端固接第二空心钢管4,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一侧固接第二混凝土层5,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另一侧固接第二加强柱6,所述第二加强柱6一端固接第三空心钢管7,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一侧固接第三混凝土层8,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另一侧固接第四混凝土层9。所述第一空心钢管1表面固接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加强柱3,且所述第一加强柱3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空心钢管4内壁;所述第一空心钢管1、第二空心钢管4和第三空心钢管7的厚度相同,且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的直径大于第三空心钢管7的直径,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的直径大于第一空心钢管1的直径;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内壁固接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加强柱6,且所述第二加强柱6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三空心钢管7外侧;所述第二混凝土层5的截面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混凝土层5的厚度与第二空心钢管4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5的直径大于第二空心钢管4的直径;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口,所述第一加强柱3一端贯穿连接口并固接于第二空心钢管4内壁。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交错分布的第一加强柱3和第二加强柱6可以加强第一空心钢管1和第三空心钢管7、第一空心钢管1和第二空心钢管4以及第二空心钢管4和第三空心钢管7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第一空心钢管1、第二空心钢管4和第三空心钢管7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稳定,通过第一混凝土层2、第二混凝土层5、第三混凝土层8和第四混凝土层9等结构可以增加本结构的整体强度,使本结构有较好的抗形变的性能,防止本结构在受到撞击等外力时发生较大的损伤,提高本结构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心钢管(1),所述第一空心钢管(1)内壁固接第一混凝土层(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一侧固接第一加强柱(3),所述第一加强柱(3)一端固接第二空心钢管(4),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一侧固接第二混凝土层(5),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另一侧固接第二加强柱(6),所述第二加强柱(6)一端固接第三空心钢管(7),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一侧固接第三混凝土层(8),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另一侧固接第四混凝土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心钢管(1),所述第一空心钢管(1)内壁固接第一混凝土层(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2)一侧固接第一加强柱(3),所述第一加强柱(3)一端固接第二空心钢管(4),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一侧固接第二混凝土层(5),所述第二空心钢管(4)另一侧固接第二加强柱(6),所述第二加强柱(6)一端固接第三空心钢管(7),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一侧固接第三混凝土层(8),所述第三空心钢管(7)另一侧固接第四混凝土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1)表面固接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加强柱(3),且所述第一加强柱(3)的另一端固接于第二空心钢管(4)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钢管(1)、第二空心钢管(4)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敏璐李勇科林焕生刘怀松张平史良张光勇伍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