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缪三明专利>正文

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9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包括下托板,下托板的下表面环形均布有第一预埋柱,下托板的上侧装设有上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对应端面均环形布设有插套,上托板上的插套一一对应下托板上的插套且对应的插套内均装设有软质柱。通过软质柱的软性,承接下侧的震动过程中能够缓降向地上梁柱上传递的震动,并且由于软质柱环形均布设置,吸震效果好,而软质柱固定设置在插套内,环形均匀支撑在上托板外缘,具有平衡吸震的效果,地震级数较大时,铅块在震动下冲击抵压上托板的下表面中心,由于铅块自身具有良好的抵压延展性,能够一定程度吸收地震过程对地上梁柱的冲击,保护地上梁柱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
,具体为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带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生产时,需要考虑对建筑进行施工抗震处理,尤其对埋入地下的建筑梁柱基础,如不做好抗震处理,对其上侧的较大结构稳固性带来很大损害。土木工程建筑抗震结构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现有的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通过捆扎在一体的车轮胎和砂石将地下梁柱与地上梁柱分开,当地震来临时,地下梁柱晃动过程中通过车轮胎和砂石缓冲震动,从而对地上梁柱具有避震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由于地震发生时,会产生面波、横波和纵波,震动幅度和方向较为复杂,采用车轮胎和砂石对地上梁柱的支撑平衡,支撑平衡性不高,弱化其本身具有的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支撑平衡性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包括下托板,所述下托板的下表面环形均布有第一预埋柱,所述下托板的上侧装设有上托板,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对应端面均环形布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包括下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1)的下表面环形均布有第一预埋柱(2),所述下托板(1)的上侧装设有上托板(3),所述上托板(3)和下托板(1)对应端面均环形布设有插套(4),所述上托板(3)上的插套(4)一一对应下托板(1)上的插套(4),上托板(3)的插套(4)和下托板(1)的插套(4)内均装设有软质柱(5),所述上托板(3)的上表面环形均布有第二预埋柱(7)。/n

【技术特征摘要】
1.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包括下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1)的下表面环形均布有第一预埋柱(2),所述下托板(1)的上侧装设有上托板(3),所述上托板(3)和下托板(1)对应端面均环形布设有插套(4),所述上托板(3)上的插套(4)一一对应下托板(1)上的插套(4),上托板(3)的插套(4)和下托板(1)的插套(4)内均装设有软质柱(5),所述上托板(3)的上表面环形均布有第二预埋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1)为圆板结构,第一预埋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三明
申请(专利权)人:缪三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