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3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涉及市政设备领域,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端的立柱,所述立柱相互远离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若干组阻挡行人移动的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铰接于容纳槽内的固定杆、铰接于固定杆远离立柱一端的活动杆及将相邻立柱的活动杆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活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在移动隔离栏时将活动杆转动至让位槽内,将固定杆转动至容纳槽内,此时可直接将隔离栏进行移动,从而使隔离栏的移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
技术介绍
在进行市政施工时,通常采用道路隔离栏来对使用区域进行分隔,使行人及车辆不会进入施工区域内,使行人保持安全,使车辆保持行驶畅通。中国专利CN205591152U公开的一种市政用道路隔离栏,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支撑柱一、支撑柱二和上横梁,上横梁的下方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柱二的上端固定有警报器,上横梁的上方竖直设置有翻转板,翻转板的两端分别具有转轴一和转轴二,转轴一穿设在支撑柱一内,支撑柱二内具有安装孔,转轴二穿设在安装孔内,翻转板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并通过扭簧复位,转轴二的外周面上沿径向穿设有导电销,安装孔内设置有与警报器相连的触头一和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触头二,导电销能够随着翻转板转动使触头一和触头二导通。由于道路隔离栏通常移动较为频繁,而上述隔离栏在移动时需要将支撑柱及横梁同时进行移动,此时会导致隔离栏的移动较为麻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使隔离栏的移动更加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端的立柱,所述立柱相互远离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若干组阻挡行人移动的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铰接于容纳槽内的固定杆、铰接于固定杆远离立柱一端的活动杆及将相邻立柱的活动杆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活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隔离栏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放置,之后将活动杆与固定杆转动至竖直状态,并利用连接机构将相邻活动杆连接,在移动隔离栏时直接将活动杆及固定杆转动至容纳槽内,此时直接将立柱进行搬运,从而使隔离栏的移动过程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活动杆的连接块及螺纹杆,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纹杆与螺纹孔之间的配合实现相邻活动杆之间的连接,此时连接的过程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杆均与一个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于活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于连接块远离螺纹孔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两根连接杆连接时,转动连接块使螺纹杆与螺纹孔对齐,此时即可实现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此时连接杆的连接过程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开设有容纳槽的侧壁水平滑动有若干限位块,当所述固定杆呈竖直状态置于容纳槽内时,所述限位块与固定杆远离容纳槽的侧壁抵接,当所述固定杆呈水平设置时,所述限位块上端与固定杆下端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对固定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固定杆在水平状态及竖直状态时的位置均可得到限定,从而使活动杆的连接及隔离栏的移动的过程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呈水平的所述固定杆上端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活动杆转动连接于让位槽内,且所述活动杆完全转动至让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让位槽对转动至水平状态的活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使活动杆在连接时不再需要人工对其进行限定,进一步提升了相邻活动杆连接时的便捷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呈水平设置的活动杆上端贯穿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将活动杆远离固定杆的端面贯穿,所述连接块置于转动槽内转动,所述连接块开设有螺纹孔的端面与活动杆远离固定杆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活动杆转动至让位槽内时,直接将连接块连接的螺纹杆转动至转动槽内,此时连接机构不会对活动杆的转动产生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固定杆呈水平设置时,所述让位槽底面靠近立柱的位置贯穿有驱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活动杆从让位槽内取出时,通过驱动槽推动活动杆从而使活动杆从让位槽内取出,此时取出活动杆的过程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块穿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轴线与转动块的轴线相交,所述驱动杆与转动块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动块转动时,利用驱动杆带动转动块移动,在移动转动块时不再需要将手指伸入两块连接块之间,从而使转动块的转动过程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移动隔离栏时将活动杆转动至让位槽内,将固定杆转动至容纳槽内,此时可直接将隔离栏进行移动,从而使隔离栏的移动更加方便;2、利用连接机构将相邻活动杆进行连接,在连接时转动连接块使螺纹杆与螺纹孔对齐,从而实现活动杆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阻挡机构呈水平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11、立柱;111、滑槽;12、容纳槽;2、阻挡机构;21、固定杆;211、让位槽;212、驱动槽;22、活动杆;221、转动槽;23、限位块;3、连接机构;31、连接块;311、螺纹孔;32、螺纹杆;33、转动杆;34、固定块;35、转动块;36、防脱块;37、驱动杆;371、抵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座1及使用螺栓固定于底座1上端的立柱11,立柱11相互远离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呈竖竖直设置的容纳槽12,容纳槽12内均设置有两组阻挡行人移动的阻挡机构2,两组阻挡机构2呈上下设置。阻挡机构2包括铰接于容纳槽12内的固定杆21、铰接与固定杆21远离立柱11一端的活动杆22及将相邻立柱11的活动杆22连接的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设置于活动杆22远离固定杆21的一端。当固定杆21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其完全置于容纳槽12内,且呈竖直设置的固定杆21的上端与容纳槽12铰接。在将隔离栏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之后将活动杆22与固定杆21转动至竖直状态,并利用连接机构3将相邻活动杆22连接,在移动隔离栏时直接将活动杆22及固定杆21转动至容纳槽12内,此时直接将立柱11进行搬运,从而使隔离栏的移动过程更加方便。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机构3包括分别与活动杆22连接的连接块31及螺纹杆32,连接块31与活动杆22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连接块31平行于其转动轴线的一个侧壁开设有螺纹孔311,螺纹杆32设置于连接块31远离螺纹孔311的一端,螺纹杆32螺纹连接于相邻连接块31的螺纹孔311内。连接块31靠近螺纹杆32的端面一体成型有截面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远离连接块31的端面一体成型有固定块34,转动杆33外同时连接块31有两块转动块35,两块转动块35同时将转动杆33及固定块34夹持,两块转动块35通过螺栓固定且沿转动杆33的轴线转动。螺纹杆3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防脱块36,防脱块36及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设置于底座(1)上端的立柱(11),所述立柱(11)相互远离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内设置有若干组阻挡行人移动的阻挡机构(2),所述阻挡机构(2)包括铰接于容纳槽(12)内的固定杆(21)、铰接于固定杆(21)远离立柱(11)一端的活动杆(22)及将相邻立柱(11)的活动杆(22)连接的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设置于活动杆(22)远离固定杆(21)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设置于底座(1)上端的立柱(11),所述立柱(11)相互远离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内设置有若干组阻挡行人移动的阻挡机构(2),所述阻挡机构(2)包括铰接于容纳槽(12)内的固定杆(21)、铰接于固定杆(21)远离立柱(11)一端的活动杆(22)及将相邻立柱(11)的活动杆(22)连接的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设置于活动杆(22)远离固定杆(2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分别连接于活动杆(22)的连接块(31)及螺纹杆(32),所述连接块(3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311),所述螺纹杆(32)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2)均与一个连接机构(3)连接,所述连接块(31)转动连接于活动杆(22)远离固定杆(21)的一端,所述螺纹杆(32)的一端连接有转动块(35),所述转动块(35)转动连接于连接块(31)远离螺纹孔(31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隔离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开设有容纳槽(12)的侧壁水平滑动有若干限位块(23),当所述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