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21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通过将丙烯酸正丁酯(nBA)和丙烯酸叔丁酯(tBA)自由基共聚的产物进行水解反应制备得到。其中,水解反应实现了共聚物中叔丁基向羧基的转化。nBA和tBA之间反应性的微小差异使共聚物的结构单元易于控制;改变两单体的相对投料量可以调节弹性体的性质从柔软易延展到高机械强度变化。氢键相互作用充当物理交联点,有助于提高机械性能。此外,该种弹性体暴露于365nm紫外灯下时会发出强烈的荧光,并表现出聚集增强发射(AEE)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塑性弹性体领域,涉及一种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弹性体在日用品、汽车、电子设备、医疗等多种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损伤和难以探测的微裂纹,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使用寿命。自19世纪末以来,自修复材料已成为一类新型的智能材料,根据其实现机制可分为外援型和本征型。其中,本征型具有多次修复的能力,将非共价键(例如氢键、金属-配体配位、离子相互作用以及π–π堆积)或基于动态共价键(Diels-Alder反应、酯交换反应、烯烃复分解、二硫键交换、亚胺交换等)引入基体以实现材料的自修复。然而,基于动态共价键的自修复体系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条件下,如加热、光照等,实现修复,因而限制其应用;相比之下,基于动态非共价相互作用的自修复体系可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修复裂纹,但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较弱,导致材料强度较低。因此,对于实际应用而言,亟需开发优异的动态修复能力与良好的机械性能兼具的弹性体。自然界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以丙烯酸正丁酯nBA和丙烯酸叔丁酯tBA作为单体共聚得到无规共聚物,水解反应实现叔丁基向羧基的转化,在不含传统发色基团的情况下,紫外灯照射时该弹性体在溶液和固体状态下均显示出荧光发射性质;所述丙烯酸正丁酯nBA和丙烯酸叔丁酯tBA的摩尔比8︰1~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以丙烯酸正丁酯nBA和丙烯酸叔丁酯tBA作为单体共聚得到无规共聚物,水解反应实现叔丁基向羧基的转化,在不含传统发色基团的情况下,紫外灯照射时该弹性体在溶液和固体状态下均显示出荧光发射性质;所述丙烯酸正丁酯nBA和丙烯酸叔丁酯tBA的摩尔比8︰1~3︰1。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弹性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叔丁酯的共聚:将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叔丁酯按摩尔比混合,加入溶解有引发剂的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N2或Ar氛围下,温度55~80℃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8~16h得到无规共聚物;
步骤2、共聚物的水解反应:将无规共聚物纯化后,加入酸反应16~24h,水解反应实现叔丁基向羧基的转化,然后用去离子水沉淀得到机械性能可调的荧光热塑性聚丙烯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禹王文艳薛颖李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