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20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排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桥梁上的排水结构过滤性能有限,容易堵塞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桥梁主体上的排水槽,排水槽的侧壁上贯穿有水平状的圆筒,圆筒另一端置于主体外侧,主体上预留有空腔,圆筒位于空腔上端,圆筒左端上经多个螺钉固定有栅栏网,圆筒左半部分的下侧壁上开有下水槽,下水槽上覆盖有筛网,空腔内有集水箱,集水箱下端连接有竖管;圆筒右端固定有圆板,圆板将圆筒右端密封,圆筒的右端下侧有出料筒,空腔内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器;圆筒内有水平状且能转动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转轴右端置于圆筒外侧,转轴右端连接有与其同轴的风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排水
,特别是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中对环保越来越重视,提出海绵城市概念,其中对雨水的收集和预处理也有相应的要求。城市桥梁建设中为了防止桥面积水,防止产生的打滑、失控,从而发生车辆滑移或侧翻的交通事故,所以桥梁上一定要有排水设施。目前,桥梁上的排水结构主要采用水槽结构,然后利用管道输送至特定的地方,但是输水管道一般不是竖直设置,而是有曲折的沿着桥的外形进行设置。这种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且粗糙,使用中输水管容易被桥面上的冲刷的小的杂物沉积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排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桥梁上的排水结构过滤性能有限,容易堵塞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桥梁主体上的排水槽,排水槽的侧壁上贯穿有水平状的圆筒,圆筒另一端贯穿主体并置于主体外侧,主体上预留有空腔,圆筒位于空腔上端,圆筒左端上经多个螺钉固定有栅栏网,圆筒左半部分的下侧壁上开有下水槽,下水槽上覆盖有筛网,空腔内放置有开口向上且呈漏斗状的集水箱,水流能经下水槽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主体(1)上的排水槽(2),排水槽(2)的侧壁上贯穿有水平状的圆筒(3),圆筒(3)另一端贯穿主体(1)并置于主体(1)外侧,主体(1)上预留有空腔(4),圆筒(3)位于空腔(4)上端,圆筒(3)左端上经多个螺钉固定有栅栏网(5),圆筒(3)左半部分的下侧壁上开有下水槽(6),下水槽(6)上覆盖有筛网,空腔(4)内放置有开口向上且呈漏斗状的集水箱(7),水流能经下水槽(6)进入到集水箱(7)内,集水箱(7)下端连接有竖管(8),竖管(8)下端贯穿主体(1)且置于桥梁下侧;圆筒(3)右端固定有圆板(9),圆板(9)将圆筒(3)右端密封,圆筒(3)的右端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主体(1)上的排水槽(2),排水槽(2)的侧壁上贯穿有水平状的圆筒(3),圆筒(3)另一端贯穿主体(1)并置于主体(1)外侧,主体(1)上预留有空腔(4),圆筒(3)位于空腔(4)上端,圆筒(3)左端上经多个螺钉固定有栅栏网(5),圆筒(3)左半部分的下侧壁上开有下水槽(6),下水槽(6)上覆盖有筛网,空腔(4)内放置有开口向上且呈漏斗状的集水箱(7),水流能经下水槽(6)进入到集水箱(7)内,集水箱(7)下端连接有竖管(8),竖管(8)下端贯穿主体(1)且置于桥梁下侧;圆筒(3)右端固定有圆板(9),圆板(9)将圆筒(3)右端密封,圆筒(3)的右端下侧有出料筒(10),空腔(4)内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器(11);圆筒(3)内有水平状且能转动的转轴(12),转轴(12)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平张占军李利民王延豪林维地刘世界赵崇飞常鉴玲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