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
本技术属于预制装配式钢管桁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
技术介绍
随着长输热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输热管道比以往更多地需要通过沟谷、河流;由于地质、地形的复杂性,常常必须采用跨越方式。普通钢桁架结构的适用跨度范围一般在80米以内;120米跨度以上的管道跨越结构一般要采用悬索管桥结构。当管道需要跨越80~120米的跨度时,普通钢桁架结构要么难以胜任、要么很不经济;如果采用悬索管桥,则投资大、工期长,管桥两端还需要具备设置主缆锚碇的场地条件。因此积极研究、利用结构新技术,充分挖掘桁架这一经典结构型式来承载管道,安全经济地实现80~120米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承载管道的立体钢桁架截面型式一般为矩形;此时桁架支座设在桁架两端的下弦端节点处。矩形截面的立体桁架,尽管钢材用量稍大,但由于杆件下料整齐划一、连接方便,工效较高,因而使用广泛。当桁架跨度大于60米时,受力需要使杆件截面多采用圆形钢管截面;此时如沿袭使用矩形截面,不仅钢材用量较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且呈上下设置的两根上弦和一根下弦,两根上弦和一根下弦呈倒三角形排布,所述两根上弦和一根下弦之间通过腹杆(5)连接,每根上弦均包括上弦钢管(1)和连接于上弦钢管(1)两端的上弦端部钢管(3),所述上弦钢管(1)和上弦端部钢管(3)之间均通过上弦连接节点(6)连接,下弦包括下弦预应力钢管(2)和连接于下弦预应力钢管(2)两端的下弦非预应力钢管(4),所述下弦预应力钢管(2)和下弦预应力钢管(2)之间通过下弦连接节点(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且呈上下设置的两根上弦和一根下弦,两根上弦和一根下弦呈倒三角形排布,所述两根上弦和一根下弦之间通过腹杆(5)连接,每根上弦均包括上弦钢管(1)和连接于上弦钢管(1)两端的上弦端部钢管(3),所述上弦钢管(1)和上弦端部钢管(3)之间均通过上弦连接节点(6)连接,下弦包括下弦预应力钢管(2)和连接于下弦预应力钢管(2)两端的下弦非预应力钢管(4),所述下弦预应力钢管(2)和下弦预应力钢管(2)之间通过下弦连接节点(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钢管(1)分割为若干段首尾相接的单段上弦钢管(1),相邻的单段上弦钢管(1)之间通过上弦连接节点(6)相接;所述上弦钢管(1)内填充有混凝土,并在上弦钢管(1)的两端留有上弦连接空间(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连接节点(6)包括钢衬管(601)和填充于钢衬管(601)内并伸出于钢衬管(601)两端的混凝土(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上弦钢管(1)连接时,上弦连接节点(6)两端的混凝土(8)分别插入一个上弦钢管(1)端部的上弦连接空间(101)内,一个上弦钢管(1)的端部以上弦连接节点(6)的钢衬管(601)为底衬板与另一个上弦钢管(1)的端部相抵并焊接;上弦钢管(1)与上弦端部钢管(3)连接时,上弦连接节点(6)两端的混凝土(8)分别插入上弦钢管(1)端部的上弦连接空间(101)和上弦端部钢管(3)内,上弦钢管(1)的端部以钢衬管(601)为底衬板与上弦端部钢管(3)的端部相抵并焊接;当钢衬管(601)与上弦钢管(1)相接时,则在钢衬管(601)与上弦钢管(1)相接的一端的混凝土端部涂抹环氧砂浆;所述钢衬管(601)的外径为上弦钢管(1)的内径;钢衬管(601)的长度为20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40~C50;混凝土的长度超出钢衬管(601)的两端各100mm,混凝土端面留出20mm深度的环形凹凸面;所述上弦钢管(1)分段后的单段上弦钢管(1)的长度不大于上弦钢管(1)直径的20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管道跨越的倒三角截面钢管组合桁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上弦钢管(1)之间、上弦钢管(1)与上弦端部钢管(3)之间均以钢衬管(601)为底衬板,采用坡口对接焊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跨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兴,高蕾,罗林聪,金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夏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