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处置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河湖航道类型丰富,清淤出库的淤泥泥性差异巨大,淤泥颗粒粒径由中粗砂至细淤泥颗粒分布,有机质含量通常在10%以下,但部分区域有机质可达到70%以上,传统的淤泥处理处置技术难以满足各类不同要求,特别是高有机质淤泥结构松散,内部孔隙极多,传统淤泥处理工艺十分难处理。在均化池环节常遇到淤泥改性不均匀,有机淤泥絮团粘性大、流动性低导致进料泵难以进泥等问题。均化池曝气搅拌是使淤泥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通常是以板框机反吹环节或铺设专用曝气系统的方式使淤泥混合,板框机反吹是压滤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排除进料时多余淤泥避免卸料漏浆,反吹曝气强度大但时间短、范围小,淤泥不能充分均化。铺设专用曝气系统能使淤泥混合均匀,又增加了工艺的能耗,如何既充分均化淤泥,又节能降耗是淤泥处置工程中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化池(1)和曝气管(2),所述均化池(1)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池底(1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构成斜坡面(110),所述池底(120)为平面,所述斜坡面(110)上沿其倾斜方向按预设间距布置有多根曝气管(2),每根曝气管(2)上按预设间距设有曝气孔(210)。/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化池(1)和曝气管(2),所述均化池(1)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池底(1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构成斜坡面(110),所述池底(120)为平面,所述斜坡面(110)上沿其倾斜方向按预设间距布置有多根曝气管(2),每根曝气管(2)上按预设间距设有曝气孔(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曝气管(2)处在斜坡面(110)的坡底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面(110)的高宽比为1:1.5~1:2.5;所述池底(120)的宽度为0.5~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曝气管(2)上相邻两个曝气孔(210)之间的间距为0.5~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均化池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曝气管(2)之间的间距为1~1.5m。
技术研发人员:罗壮,洪军,石岩,明安杰,涂劲松,罗野,黄培,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