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提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08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菌种提取罐,包括罐体和轴承,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依次贯穿盖体和罐体的顶部,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通过加热板的温度对壳体内的酶解液和菌种加热,提高酶解的效率,搅拌酶解完成后,通过气缸的活塞杆将盖体与罐体之间分离,并使搅拌轴带动壳体向上移动,使酶解液与菌种之间通过滤筒和壳体的配合下分离,避免产生堵塞的情况,而影响液体提取的效果,通过第一管体、箱体和第二过滤网和第二管体上的配合,将提取液从二次过滤后排出收集,提高了对菌种的提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菌种提取罐
本技术涉及菌种
,具体为菌种提取罐。
技术介绍
菌种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食用菌提取装置(公开号:CN206591131U)公开了食用菌提取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提取罐,提取罐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提取罐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水箱,进水箱设置在机架上,进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连接在提取罐的侧面上,进水管内设置有隔板一,能够自动进行食用菌的提取过程,实现了食用菌自动提取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效果好,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只通过简单的搅拌无法使菌与酶解液之间能够充分混合,且通过过滤网时会导致滤网堵塞,影响液体的提取,降低了对菌种的提取效率,为此,提出菌种提取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菌种提取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菌种提取罐,包括罐体和轴承,所述罐体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菌种提取罐,包括罐体(7)和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7)的顶部设置有盖体(24),所述盖体(24)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焊接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的一端依次贯穿盖体(24)和罐体(7)的顶部,所述罐体(7)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11),所述第一板体(1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15),所述第二板体(15)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滤筒(8),所述第二板体(15)的顶部且位于滤筒(8)的内部设置有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加热板(21),所述壳体(20)的外侧壁贴合滤筒(8)的内侧壁,所述搅拌轴(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菌种提取罐,包括罐体(7)和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7)的顶部设置有盖体(24),所述盖体(24)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焊接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的一端依次贯穿盖体(24)和罐体(7)的顶部,所述罐体(7)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11),所述第一板体(1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15),所述第二板体(15)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滤筒(8),所述第二板体(15)的顶部且位于滤筒(8)的内部设置有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加热板(21),所述壳体(20)的外侧壁贴合滤筒(8)的内侧壁,所述搅拌轴(2)的一端贯穿壳体(20)的内部,所述轴承(3)的外圈焊接于壳体(20)的顶部,所述轴承(3)的内圈与搅拌轴(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2)位于壳体(20)内部的外侧壁焊接有两个搅拌叶(19),所述搅拌叶(19)的前表面开设有等距排列的通孔(18),所述搅拌叶(19)的前表面焊接有等距排列的刀片(17),所述罐体(7)的内壁两侧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管体(10),所述第一管体(10)远离第一板体(11)的一端连通有箱体(12),所述箱体(12)的底部连通有第二管体(13),所述第二管体(13)的一端贯穿于罐体(7)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益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