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06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通的预处理室、热处理反应器、残渣收集室,所述残渣收集室与预处理室通过回收管连接,残渣收集室的内壁设有磁铁、正压冷风机,磁铁位于正压冷风机的上方,正压冷风机风口对准回收管入口,所述预处理室内壁设有负压冷风机,所述负压冷风机风口对准回收管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处理结构高效处理油基岩屑中的一些颗粒较小的硫、重金属等带有害成分的灰尘,减少了环境污染,处理效率提升,环保性能进一步提高;有效回收了油基岩屑中的铁磁性物质,金属碎屑处理效果提高,节约资源;节约热解处理时的热能;对细颗粒灰尘处理更完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危险废物处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大量使用油基钻井液,以及在钻井过程中钻头切屑地层岩石而产生的碎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基岩屑(油基、废弃泥浆、岩屑、金属废屑等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的油基岩屑简单露天堆放,不但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会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的“源头”,如不进行合理有效处理的话,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热解在工业上也称为干馏,固体废物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在高温裂解后,化学分解得到液体、气体、固体三种相态物质,然后进行分类处理。热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基岩屑处理领域。但现在的热解油基岩屑的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颗粒较小的硫、重金属等带有害成分的灰尘不能很好的固定在炭黑、焦炭等固态物中,这些物质很容易飘散在外造成污染;另外,相比较于其他固体废物,油基岩屑中含有钻头切屑地层岩石而产生的金属碎屑,对这些金属碎屑的处理不当,不但污染环境,也不符合回收节约的环保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高效处理一些颗粒较小的硫、重金属等带有害成分的灰尘和金属碎屑处理效果不佳,从而导致的容易污染环境、也不符合回收节约的环保原则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通的预处理室、热处理反应器、残渣收集室,所述残渣收集室与预处理室通过回收管连接,残渣收集室的内壁设有磁铁、正压冷风机,磁铁位于正压冷风机的上方,正压冷风机风口对准回收管入口,所述预处理室内壁设有负压冷风机,所述负压冷风机风口对准回收管出口。本技术的创新点是:增设残渣收集室,磁铁将油基岩屑中含有铁磁性的钻头切屑进行吸附吸收,然后磁铁下方的正压冷风机对带有一些颗粒较小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灰尘进行降温,并通过回收管吹向预处理室,预处理室内壁的负压冷风机也对回收管中的灰尘进行降温,并吸收灰尘更顺利到达预处理室。这样的处理有效回收了铁磁性物质,节约资源,并且,通过循环处理结构,将未能很好的固定在炭黑、焦炭等固态物中的带有一些颗粒较小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灰尘返回到预处理室再进行依次或多次热解处理,从而明显提高了处理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优选的,所述热处理反应器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连通的给料区、装填区、干燥区、热解区、燃烧熔融区,所述给料区与预处理室连通;所述给料区、装填区、干燥区、热解区、燃烧熔融区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给料区为漏斗状,所述装填区为圆筒状,干燥区为圆台状,所述热解区为倒圆台状,所述燃烧熔融区底部为斜向下的斜坡结构,燃烧熔融区通过斜坡结构的底端与残渣收集室连通,燃烧熔融区上设有空气阀。漏斗状结构的给料区将散乱的油基岩屑垃圾富集下沉且防止飞溅,圆筒状结构的装填区方便油基岩屑均匀的下落并且提供了一段缓冲路径,圆台状的干燥区为油基岩屑垃圾提供预热干燥,且由于下落路径的横截面积越来越大,更有效通过热能将垃圾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然后挥发,倒圆台状的热解区热解垃圾生成氢气、甲烷、碳的氧化物等气体,由于下落路径的横截面积越来越小,这段距离可有效集中热能加热,热解效率提高,经热解后的炭黑、焦炭等固态物落入燃烧熔融区进行燃烧熔融(通过空气阀可控制有氧或者无氧燃烧)后形成固态残渣,经过斜坡结构更方便落入残渣收集室,以减少在燃烧熔融区的残渣存留,以便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分离效果更佳,且比较节省热能。优选的,所述给料区内壁设有斜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表面光滑。挡板用于缓冲油基岩屑垃圾进入给料区底部,斜向下延伸的结构方便提供一定的力使垃圾沿挡板向下运动以减少垃圾的散乱,光滑的上表面使得垃圾沿挡板向下运动时收到的阻力很小,以便更加均匀的进入装填区。优选的,所述残渣收集室底部设有水枪,所述水枪连接有水源。水枪方便清洗回收管,还可以提供助力将沉积在回收管中的细颗粒灰尘冲入预处理室。优选的,所述回收管为弧形硬管。相比于直角管等,弧形管拐角比较缓,减缓了细颗粒灰尘进入预处理室的阻力,硬质能减少细颗粒灰尘被管内壁附着的几率,从而使得细颗粒灰尘能更完全地进入预处理室进行循环处理。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循环处理结构高效处理油基岩屑中的一些颗粒较小的硫、重金属等带有害成分的灰尘,减少了环境污染,处理效率提升,环保性能进一步提高;(2)本技术有效回收了油基岩屑中的铁磁性物质,金属碎屑处理效果提高,节约资源;(3)本技术节约热解处理时的热能;(4)本技术对细颗粒灰尘处理更完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预处理室,2、热处理反应器,3、残渣收集室,4、回收管,11、负压冷风机,21、给料区,22、装填区,23、干燥区,24、热解区,25、燃烧熔融区,31、磁铁,32、正压冷风机,33、水枪,211、挡板,251、空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通的预处理室1、热处理反应器2、残渣收集室3,所述残渣收集室3与预处理室1通过回收管4连接,残渣收集室3的内壁设有磁铁31、正压冷风机32,磁铁31位于正压冷风机32的上方,正压冷风机32风口对准回收管4入口,所述预处理室1内壁设有负压冷风机11,所述负压冷风机11风口对准回收管4出口。工作时,油基岩屑垃圾经过预处理室1预处理(如进行搅拌混匀,以使油基岩屑进行均质后形成岩浆等)后,进入热处理反应器2进行热解反应,经过多级分离后形成气态、液态、固态三相分离的热解产物,这些热解产物中:气体成分主要由氢气、甲烷、碳的氧化物、水蒸气等气体组成,这些成分大多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排放入大气,且很大部分可燃,可通过进一步处理转化为燃料油;液体成分主要有乙酸、乙醇、丙酮及其他碳水化合物组成的焦油或化合物组成,这些成分经简单处理可作为燃料能源、工作原料等进行存储;固态主要包括灰渣、炭黑等含纯碳和聚合高分子的含碳物,这些固态物大多可燃,且金属等物质大部分别固定在这些固态物中,经过燃烧熔融便可处理到固态残渣到排放标准进入残渣收集室3。但是,现有技术中,一些颗粒较小的硫、重金属等带有害成分的灰尘不能很好的固定在炭黑、焦炭等固态物中,这些物质很容易飘散在外造成污染;另外,相比较于其他固体废物,油基岩屑中含有钻头切屑地层岩石而产生的金属碎屑,对这些金属碎屑的处理不当,不但污染环境,也不符合回收节约的环保原则。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物质进入残渣收集室3后,磁铁31将油基岩屑中含有铁磁性的钻头切屑进行吸附吸收,然后磁铁31下方的正压冷风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上下连通的预处理室(1)、热处理反应器(2)、残渣收集室(3),所述残渣收集室(3)与预处理室(1)通过回收管(4)连接,残渣收集室(3)的内壁设有磁铁(31)、正压冷风机(32),磁铁(31)位于正压冷风机(32)的上方,正压冷风机(32)风口对准回收管(4)入口,所述预处理室(1)内壁设有负压冷风机(11),所述负压冷风机(11)风口对准回收管(4)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上下连通的预处理室(1)、热处理反应器(2)、残渣收集室(3),所述残渣收集室(3)与预处理室(1)通过回收管(4)连接,残渣收集室(3)的内壁设有磁铁(31)、正压冷风机(32),磁铁(31)位于正压冷风机(32)的上方,正压冷风机(32)风口对准回收管(4)入口,所述预处理室(1)内壁设有负压冷风机(11),所述负压冷风机(11)风口对准回收管(4)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解油基岩屑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反应器(2)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连通的给料区(21)、装填区(22)、干燥区(23)、热解区(24)、燃烧熔融区(25),所述给料区(21)与预处理室(1)连通;
所述给料区(21)、装填区(22)、干燥区(23)、热解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卓华邓超罗玮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洁嘉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