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01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系统。第一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第一过滤池上部与第二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内,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部分弯曲设置,并且在第一过滤池中的第一管道开口朝上;第三过滤池上部与第四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两端端口均设置有筛网;第四过滤池的下半部分呈锥筒状,并窄口端朝下。效果:其一,将打印墨盒清洗废水转化为可以排放的废水。其二,第一管道设计成L形,使第一过滤池的油无法进入第一管道,减少过滤油池的设置。其三,沉淀池中设置隔渣槽,使第四过滤池中过滤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具体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中最好改为打印墨盒清洗废水一般来源于印刷厂,印刷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高色度的水墨、油墨废水。对于这种废水主要特点是浓度高,含有的化学成分多,其中包括乳化剂、不溶性有机物和油,并且印刷用油墨多是油性,清洗或调墨使用的都是有机溶剂,毒性都比较大如果直接排放的话将会造成不可逆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实现将打印墨盒清洗废水转变成可排放的废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回转式鼓风机、用于调节PH值的第一过滤池、用于混凝的第二过滤池、用于絮凝的第三过滤池和用于沉淀的第四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与第二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内,所述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部分弯曲设置,并且在第一过滤池中的第一管道开口朝上;所述第二过滤池上部与第三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三过滤池上部与第四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两端端口均设置有筛网;所述第四过滤池的下半部分呈锥筒状,并窄口端朝下;所述回转式鼓风机包括若干个出风口,并且各个出风口分别延展至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第三过滤池和第四过滤池的底部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加入调节PH的值药剂的第一加药泵。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加入混凝药剂的第二加药泵。可选地,所述第三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加入絮凝药剂的第三加药泵。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将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小分子物质的第五过滤池,所述第四过滤池上部与第五过滤池下部通过第四管道连通。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将活性污泥降解的第六过滤池,所述第五过滤池上部与第五过滤池下部通过第六管道连通。可选地,还包括MBR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与第六过滤池相连通,用于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可选地,所述第四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杂质出口。可选地,所述第四过滤池内并且第四管道所在侧面设置有用于隔除从第四过滤池进入第四管道的杂质的隔渣槽。可选地,所述隔渣槽为U形槽,所述隔渣槽一侧边设置在第四过滤池的内侧面,所述隔渣槽的另一侧边设置设置为锯齿状,所述隔渣槽的内槽连通第四管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将打印墨盒清洗废水转化为可以排放的废水。其二,第一管道设计成L形,使第一过滤池的油无法进入第一管道,减少过滤油池的设置。其三,沉淀池中设置隔渣槽,使第四过滤池中过滤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第四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过滤池;2、第二过滤池;3、第三过滤池;4、第四过滤池;5、第五过滤池;6、第六过滤池;7、MBR膜生物反应器;8、第一管道;9、第四管道;10、回转式鼓风机;11、第一加药泵;12、第二加药泵;13、第三加药泵;14、隔渣槽;15、第三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公开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回转式鼓风机10、用于调节PH值的第一过滤池1、用于混凝的第二过滤池2、用于絮凝的第三过滤池3和用于沉淀的第四过滤池4。其中第一过滤池1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和第一加药泵11,在进水口进水的同时第一加药泵11不断往第一过滤池1加入调节PH值药剂,破坏部分油漆的乳化剂,第一过滤池1上部与第二过滤池2下部通过第一管道8连通,第一管道8伸入到第一过滤池1内,第一管道8伸入到第一过滤池1部分弯曲设置,第一管道8伸入部分呈“L”形,并且在第一过滤池1中的第一管道8开口朝上,由于经过第一过滤池1的废水杂质较多,常常伴有机油或其他油状液体,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会上浮到水面上,在油上浮过程中由于第一管道8的开口朝上,使油无法沿第一管道8进入到第二过滤池2,在油上浮到废水表面,则油无办法下沉沿第一管道8进入第二过滤池2。所以第一过滤池1中通过第一管道8的设计与第一加药泵11的设计去除了废水中油和油漆的乳化剂。进一步地,第二过滤池2上部与第三过滤池3下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在第二过滤池2中出水口在上部位置,而第二过滤池2的进水口在下部位置,使第二过滤池2中的废水必须经过较长的反应时间才能沿出水口排出,并且第二管道的两端开口均设置有筛网,第二过滤池2内设置有用于加入混凝药剂的第二加药泵12,可以通过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来让废水容易形成矾花,筛网的孔径为10~40mm,用以隔离大部分的矾花。进一步地,第三过滤池3上部与第四过滤池4下部通过第三管道15连通,设计原理同上端第二管道一致。并且第三过滤池3内设置有用于加入絮凝药剂的第三加药泵13,絮凝药剂可通过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来让废水容易形成矾花。本申请中先混凝后再絮凝。主要是由于混凝剂具备较强的吸附能力,对于污染物的混凝沉淀效果佳,然而由于混凝剂处理后的矾花小,在去除污染物的时候,会残留一些小矾花及细微污染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滋生,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必须在使用混凝剂后投加絮凝剂,絮凝剂将混凝沉淀的小矾花及细小悬浮污染物絮凝成大的絮团然后去除。进一步地,第四过滤池4上部与第五过滤池5下部通过第四管道9连通,第四过滤池4可使废水形成的矾花固定通过沉淀后与清水分离,后再使清水进入下一步深化处理。第四过滤池4的下半部分呈锥桶状,并且锥桶状的窄口端朝,可使矾花沉淀到锥桶状内侧壁时,矾花可沿着侧壁一直滑落到第四过滤池4的底部,进而加快矾花的沉淀。另外,第四过滤池4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杂质出口,由于矾花具有一定腐蚀性,在第四过滤池4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打开杂质出口,使矾花沿杂质出口排出外运。可选地,考虑到第四过滤池4为沉淀池,沉淀过程中由于水在不断流转,导致杂质会随着水的流动通过第四管道9流到第五过滤池5中。本申请在第四过滤池4内并且第四管道9所在侧面设置有用于隔除从第四过滤池4进入第四管道9的杂质的隔渣槽14,隔渣槽14为U形槽,所述隔渣槽14一侧边贴紧在第四过滤池4的内侧面设置,如图,隔渣槽14的另一侧边设置设置为锯齿状,并且隔渣槽14设置在第四过滤池4的上部位置,第四管道9连通到隔渣槽14内,水五法从隔渣槽14的底面进入槽内,在第四过滤池4内的水不断流转带动部分杂质朝向第四管道9流出时,水会撞上隔渣槽14的锯齿状侧面,使杂质撞击后被会因重力和水的流转带动离开,使接近第五过滤池5的水顶面的水杂质较少,则从锯齿状侧面流入隔渣槽14槽内的水会比不设置隔渣槽14进入第四管道9的水杂质会更少。并且由于是沉淀池,隔渣槽14的设置,使需要先隔渣槽14再进入第四管道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式鼓风机、用于调节PH值的第一过滤池、用于混凝的第二过滤池、用于絮凝的第三过滤池和用于沉淀的第四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与第二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内,所述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的部分弯曲设置,并且在第一过滤池中的第一管道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池上部与第三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三过滤池上部与第四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两端开口均设置有筛网;所述第四过滤池的下半部分呈锥筒状,并锥筒状窄口端朝下;所述回转式鼓风机包括若干个出风口,并且各个出风口分别延展至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第三过滤池和第四过滤池的底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式鼓风机、用于调节PH值的第一过滤池、用于混凝的第二过滤池、用于絮凝的第三过滤池和用于沉淀的第四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与第二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内,所述第一管道伸入到第一过滤池的部分弯曲设置,并且在第一过滤池中的第一管道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池上部与第三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三过滤池上部与第四过滤池下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两端开口均设置有筛网;所述第四过滤池的下半部分呈锥筒状,并锥筒状窄口端朝下;所述回转式鼓风机包括若干个出风口,并且各个出风口分别延展至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第三过滤池和第四过滤池的底部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加入调节PH的值药剂的第一加药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加入混凝药剂的第二加药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墨盒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池内设置有用于加入絮凝药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金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