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永顺专利>正文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99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体生态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包括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浮床本体上设有若干油吸附瓶,油吸附瓶外侧设有植物固定腔;所述油吸附瓶底部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由设置在浮床本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驱动,所述油吸附瓶为可通过水体的油水分离半透膜;所述油吸附瓶为由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的葫芦形结构;所述油吸附瓶内壁设有微生物菌层;所述植物固定腔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微生物菌层间设有单向滤透器。该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在使用时,能够吸收锁定浮床水域的油性物质,并经生态植物吸收分解,实现原位修复,处理效率高;床体结构简单,制作便捷,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
本技术属于水体生态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
技术介绍
在水体生态修复治理中,生态浮床技术是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通常在需要治理的水域放置浮床,利用浮床上种植的植物对水体进行原位修复,以净化水质。但在船体行进过程中,水体表面通常会悬浮有大量油性物质,以现有的生态浮床技术很难快速将油性物质收集、吸收分解,油性物质会随着水体流动而流动,生态浮床处理效率低,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能够吸收锁定浮床水域的油性物质,并经生态植物吸收分解,实现原位修复,处理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包括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浮床本体上设有若干油吸附瓶,油吸附瓶外侧设有植物固定腔;所述油吸附瓶底部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由设置在浮床本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驱动,所述油吸附瓶为可通过水体的油水分离半透膜。螺旋桨的设置,利用涡轮压力将水域中的水流流入油吸附瓶中,由于油吸附瓶是水体可以正常通过的油水分离半透膜,将油性物质吸附在瓶中,经植物固定腔中的生态植物分解,实现水体生态原为修复,处理效率高;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驱动螺旋桨工作,浮床放入水流中,可以随时供电,节能降耗,又能避免电池在水体中造成汞污染;该智能浮床结构简单,制作便捷,将其放置在水域中即可灵活处理浮床水域的油性物质,安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油吸附瓶为由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的葫芦形结构。组成的葫芦形结构,由于中部较窄,螺旋桨螺旋卷入的水流不易从油吸附瓶中流出,增加了含油污水与油吸附瓶的接触面积,提高该智能浮床的锁油性能,处理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油吸附瓶内壁设有微生物菌层。设置的微生物菌层,可以加快吸附在油吸附瓶上油性物质的分解,分解后的物质被植物固定腔中的植物吸收,提高水体的生态修复,形成该水域生态修复的良性循环。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固定腔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微生物菌层间设有单向滤透器。设置的通孔,可以使植物定向扎根生长,浮床在水流放置位置上平稳,适用范围广;设置的单向滤透器可以精准将油性物质分解后的营养物供给植物,进一步提高该浮床生态修复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浮床本体底部设有负重网。负重网的设置使得该智能浮床重心偏下,可以平稳的放置在水流上。进一步的,所述浮床本体两侧设有固定绳索孔。设置的固定绳索孔,可以将浮床固定在水域某个固定位置,浮床放置后可以确保处理水体环境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所述油吸附瓶之间的距离大于至少两个植物固定腔的直径。油吸附瓶中螺旋桨的存在,使得水域中具有水流漩涡,相邻油吸附瓶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既能避免不同水流漩涡之间的影响,又不影响植物固定腔中植物的生长,处理效率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螺旋桨的设置,利用涡轮压力将水域中的水流流入油吸附瓶中,由于油吸附瓶是水体可以正常通过的油水分离半透膜,将油性物质吸附在瓶中,经植物固定腔中的生态植物分解,实现水体生态原为修复,处理效率高;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驱动螺旋桨工作,浮床放入水流中,可以随时供电,节能降耗,又能避免电池在水体中造成汞污染;该智能浮床结构简单,制作便捷,将其放置在水域中即可灵活处理浮床水域的油性物质,安装方便。2、油吸附瓶为葫芦形结构,由于中部较窄,螺旋桨螺旋卷入的水流不易从油吸附瓶中流出,增加了含油污水与油吸附瓶的接触面积,提高该智能浮床的锁油性能,处理效率高;设置的微生物菌层,可以加快吸附在油吸附瓶上油性物质的分解,分解后的物质被植物固定腔中的植物吸收,提高水体的生态修复,形成该水域生态修复的良性循环。3、设置的通孔,可以使植物定向扎根生长,浮床在水流放置位置上平稳,适用范围广;设置的单向滤透器可以精准将油性物质分解后的营养物供给植物,进一步提高该浮床生态修复性能;设置的负重网和固定绳索孔,可以将浮床固定在水域某个固定位置,浮床放置后可以确保处理水体环境的均匀性;油吸附瓶中螺旋桨的存在,使得水域中具有水流漩涡,相邻油吸附瓶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既能避免不同水流漩涡之间的影响,又不影响植物固定腔中植物的生长,处理效率高。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浮床本体,2为油吸附瓶,21为上半球,22为下半球,23为螺旋桨,24为微生物菌层,3为植物固定腔,31为通孔,32为单向滤透器,4为太阳能电池板,5为负重网,6为固定绳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所述浮床本体1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浮床本体1上设有若干油吸附瓶2,油吸附瓶2外侧设有植物固定腔3;所述油吸附瓶2为由上半球21和下半球22组成的葫芦形结构,所述油吸附瓶2底部设有螺旋桨23,具体的,螺旋桨23设置在下半球22内底部,所述螺旋桨23由设置在浮床本体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4电连接驱动,所述油吸附瓶2内壁设有微生物菌层24,所述油吸附瓶2为可通过水体的油水分离半透膜,相邻两个油吸附瓶2之间的距离大于至少两个植物固定腔3的直径;所述植物固定腔3底部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与微生物菌层24间设有单向滤透器32;浮床本体1底部设有负重网5,两侧设有固定绳索孔6,可以将该智能浮床固定在一定范围使用。该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在使用时,能够吸收锁定浮床水域的油性物质,并经生态植物吸收分解,实现原位修复,处理效率高;床体结构简单,制作便捷,将其放置在水域中即可灵活处理浮床水域的油性物质,安装方便。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1)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浮床本体(1)上设有若干油吸附瓶(2),油吸附瓶(2)外侧设有植物固定腔(3);所述油吸附瓶(2)底部设有螺旋桨(23),所述螺旋桨(23)由设置在浮床本体(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4)电连接驱动,所述油吸附瓶(2)为可通过水体的油水分离半透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1)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浮床本体(1)上设有若干油吸附瓶(2),油吸附瓶(2)外侧设有植物固定腔(3);所述油吸附瓶(2)底部设有螺旋桨(23),所述螺旋桨(23)由设置在浮床本体(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4)电连接驱动,所述油吸附瓶(2)为可通过水体的油水分离半透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吸附瓶(2)为由上半球(21)和下半球(22)组成的葫芦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智能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吸附瓶(2)内壁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葛永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