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76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包括固定机架,固定机架上的中心区域位置设置有环形直线电机,沿着环形直线电机运动轨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模组和一个进出料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线马达驱动机构相较于丝杆在组件,精度速度都有了长足的提升,同时双动子直线电机依托于一条轨道独立运动,设备可以做到两端上料和下料,这一优势不仅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节拍,同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有效占空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
本技术涉及直线电机驱动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都是由丝杆伺服系统搭建而成,这一方式存在两项弊端。1、丝杆系统一般只能搭配一个运动件,哪怕搭配两个运动件也只能做到同速同时同距运动,两个运动件无法各自独立动作,这一构架工作节拍无法获得大幅提升的同时也极大的浪费了设备有效占空比。2、丝杆系统是前端反馈系统,受限于元件的精度以及磨耗情况,既无法提供相机精准的位置反馈也无法提供陡降式的速度轨迹,因而无法做到高精度检测以及飞拍功能。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包括固定机架,固定机架上的中心区域位置设置有环形直线电机,沿着环形直线电机运动轨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模组和一个进出料模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上料模组的设置方向均与环形直线电机的运动轨迹方向相垂直,进出料模组的设置方向与环形直线电机的运动轨迹方向相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料模组包括第一上料轴安装座,第一上料轴安装座的顶部通过底梁法兰连接设置有第一直线电机,第一直线电机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气缸驱动连接设置,第一气缸的驱动杆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板与底部的第一物料横板驱动连接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直线电机的顶部还设置有坦克链,第一滑块与坦克链相连接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物料横板的底部还设置有震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环形直线电机包括环形轨道,环形轨道上设置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可移动的连接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移动底座上通过第二滑块连接设置有治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进出料模组包括第二上料轴安装座,第二上料轴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直线电机安装板,第二直线电机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为双动子直线电机结构设置,第二直线电机上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滑块驱动连接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驱动杆通过第二气缸连接板与底部的第二物料横板驱动连接设置,第二直线电机上的第二端通过第四滑块驱动连接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驱动杆通过第三气缸连接板与底部的第三物料横板驱动连接设置。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直线马达驱动机构相较于丝杆在组件,精度速度都有了长足的提升,同时双动子直线电机依托于一条轨道独立运动,设备可以做到两端上料和下料,这一优势不仅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节拍,同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有效占空比。本技术同时依托于直线马达的末端反馈机制以及电机的超高加减速能力,运动件可以依据栅尺反馈,在临近相机时做到速度陡降,在相机取相完成后再陡然拉升速度返回取件位,这一机制大大的提升了节拍。本技术中环形直线电机循环线结构设置,具有以下好处:1、速度快:5G加速,5M/S最大速度;2、精度高:±0.001mm重复定位精度;3、几乎没有任何噪音:因为不是接触性传动,机构正常运转过程中除开电流声,没有任何的噪音;4、多动子独立运动:这一功能使得装配线在布局上不再受限于等间距原则。大大的提升了厂房利用率,为厂房设备布局提供更多的可选项。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或者图2中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或者图2中环形直线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或者图2中进出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固定机架2上料模组3环形直线电机4进出料模组21第一上料轴安装座22底梁法兰23第一气缸24坦克链25第一滑块26第一直线电机27第一气缸连接板28第一物料横板29震盘31环形轨道32移动底座33治具34第二滑块41第二上料轴安装座42第二直线电机安装板43第二直线电机44第三滑块45第二气缸46第二气缸连接板47第二物料横板48第四滑块49第三气缸50第三气缸连接板51第三物料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包括固定机架1,固定机架1上的中心区域位置设置有环形直线电机3,沿着环形直线电机3运动轨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模组2和一个进出料模组4。优选的,若干个上料模组2的设置方向均与环形直线电机3的运动轨迹方向相垂直,进出料模组4的设置方向与环形直线电机3的运动轨迹方向相平行。优选的,上料模组2包括第一上料轴安装座21,第一上料轴安装座21的顶部通过底梁法兰22连接设置有第一直线电机26,第一直线电机26通过第一滑块25与第一气缸23驱动连接设置,第一气缸23的驱动杆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板27与底部的第一物料横板28驱动连接设置。优选的,第一直线电机26的顶部还设置有坦克链24,第一滑块25与坦克链24相连接设置。优选的,第一物料横板28的底部还设置有震盘29。优选的,环形直线电机3包括环形轨道31,环形轨道31上设置有移动底座32,移动底座32可移动的连接设置在环形轨道31上,移动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架(1),所述固定机架(1)上的中心区域位置设置有环形直线电机(3),沿着所述环形直线电机(3)运动轨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模组(2)和一个进出料模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架(1),所述固定机架(1)上的中心区域位置设置有环形直线电机(3),沿着所述环形直线电机(3)运动轨迹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模组(2)和一个进出料模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上料模组(2)的设置方向均与环形直线电机(3)的运动轨迹方向相垂直,所述进出料模组(4)的设置方向与环形直线电机(3)的运动轨迹方向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组(2)包括第一上料轴安装座(21),所述第一上料轴安装座(21)的顶部通过底梁法兰(22)连接设置有第一直线电机(26),所述第一直线电机(26)通过第一滑块(25)与第一气缸(23)驱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气缸(23)的驱动杆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板(27)与底部的第一物料横板(28)驱动连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装配的直线电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26)的顶部还设置有坦克链(24),所述第一滑块(25)与坦克链(24)相连接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