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江良专利>正文

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67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其结构包括底固盘、调固座、滚齿体、固架体、固定夹、底箱,底固盘下表面焊接于底箱上表面,滚齿体套设于调固座外表面,固定夹固定于固架体外表面,将中口顺着调固座的表面进行挤入,使得抵弧能够抵在调固座表面,带动裹层往后端的挤层进行挤压,对外力起到反推的作用,能够在滚齿头经常需要套设更换时,对其内壁进行一定推力的固定,防止其磨损而有所倾斜晃动,胶层与调固座最为接触的部位,抵触外力的挤压,对叠层进行压动,其叠层将会有所摆动伸展,对衔接部位起到限制活动位置的作用,外撑角的支撑力由固角与中体大面积支撑住,在滚齿内壁对固定杆进行抵触时,能够更好的贴合抵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
技术介绍
数控滚齿机在夹固物体后,通过所套设的滚齿根据数控在物体表面进行高速转动,让滚齿的形态根据所需的数据对物体进行钻磨处理。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切卧式数控滚齿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其钻磨的滚齿形状需要根据所需进行更换,当内壁经常套于固定杆上摩擦后,内壁会有所磨损,在后续套设于固定杆上进行高速处理时,较容易出现歪斜摆动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其钻磨的滚齿形状需要根据所需进行更换,当内壁经常套于固定杆上摩擦后,内壁会有所磨损,在后续套设于固定杆上进行高速处理时,较容易出现歪斜摆动的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底固盘、调固座、滚齿体、固架体、固定夹、底箱,所述底固盘下表面焊接于底箱上表面,所述滚齿体套设于调固座外表面,所述固定夹固定于固架体外表面。所述滚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其结构包括底固盘(11)、调固座(22)、滚齿体(33)、固架体(44)、固定夹(55)、底箱(66),所述底固盘(11)下表面焊接于底箱(66)上表面,所述滚齿体(33)套设于调固座(22)外表面,所述固定夹(55)固定于固架体(44)外表面,其特征在于:/n所述滚齿体(33)包括齿纹(301)、压层(302)、中口(303),所述压层(302)外表面与齿纹(301)内壁相贴合,所述齿纹(301)内部贯穿有中口(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其结构包括底固盘(11)、调固座(22)、滚齿体(33)、固架体(44)、固定夹(55)、底箱(66),所述底固盘(11)下表面焊接于底箱(66)上表面,所述滚齿体(33)套设于调固座(22)外表面,所述固定夹(55)固定于固架体(44)外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齿体(33)包括齿纹(301)、压层(302)、中口(303),所述压层(302)外表面与齿纹(301)内壁相贴合,所述齿纹(301)内部贯穿有中口(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层(302)包括压体(001)、限位道(002),所述压体(001)贯穿限位道(002)且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体(001)包括抵弧(s11)、裹层(s12)、撑芯(s13)、挤层(s14),所述撑芯(s13)嵌入于裹层(s12)内部,所述裹层(s12)安装于抵弧(s11)与挤层(s14)之间,所述撑芯(s13)通过裹层(s12)与挤层(s1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卧式数控滚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层(s14)包括挤角(x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良
申请(专利权)人:刘江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