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61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箱体,且箱体底部的右侧与底板的顶部铰接,箱体底部的左侧与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液压缸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左侧,且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底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液压缸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部。该稻谷运输保藏装置,通过湿度传感器对箱体内稻谷的湿度进行监控,如若稻谷受潮后湿度产生变化,则通过电热管运作对箱体内的稻谷进行烘干处理,同时配合驱动电机运作带动辅助机构对箱体内的稻谷进行翻动,促进各部分稻谷受热均匀的同时,通过吸湿海绵的特殊设计吸收稻谷表面的水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
技术介绍
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人类共确认出22类稻谷,但是唯一用于大宗贸易的是普通类稻谷。我国稻作分布广泛。我国稻作分布广泛,从南到北稻区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个温度带。从总体看,由于纬度、温度、季风、降雨量、海拔高度、地形等的影响,我国稻作区域的分布呈东南部地区多而集中,西北部地区少而分散,西南部垂直分布、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的格局。水稻种植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种植区域以南方为主,南方3个稻作区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3.6%,稻作区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可分为9个亚区,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3个稻作区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其稻作区跨度很大,包括7个明显不同的稻作亚区。在稻谷运输过程中,如若遭遇雨水天气并由于车厢密闭性较差导致稻谷受潮,并无法得到及时干燥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稻谷在到达目的地后出现发霉等影响正常食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箱体,且箱体底部的右侧与底板的顶部铰接,箱体底部的左侧与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液压缸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左侧,且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底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液压缸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且箱体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热管,电热管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箱体内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框、网体和吸湿海绵,所述固定框焊接在转杆上,网体嵌装在固定框内,若干吸湿海绵呈阵列状嵌装在网体的前后两侧。优选地,所述转杆的右端套装有球轴,且球轴相背转杆的一侧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远离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右壁上。优选地,所述箱体右侧的下半部铰接有箱门,且箱门内嵌装有第一磁片,箱门贯穿箱体的内右壁,且箱体内壁与箱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片。优选地,所述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的磁力相吸。优选地,所述箱体内壁前后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箱体内右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布,且防水布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凹槽内。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湿度传感器对箱体内稻谷的湿度进行监控,如若稻谷受潮后湿度产生变化,则通过电热管运作对箱体内的稻谷进行烘干处理,同时配合驱动电机运作带动辅助机构对箱体内的稻谷进行翻动,促进各部分稻谷受热均匀的同时,通过吸湿海绵的特殊设计吸收稻谷表面的水分,进一步达到了对稻谷的防潮处理效果。2、通过设置液压缸,能够便于在对稻谷进行下料时,使得箱体相对底板发生倾斜,同时通过拉开箱门即可使稻谷排出,在对稻谷进行储存时,通过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之间的吸力能够有效保证箱门与箱体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同时基于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实现的连接方式,进一步方便了下料时打开箱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辅助机构的正视图。图中:1、底板;2、箱体;3、液压缸;4、滑轮;5、滑槽;6、湿度传感器;7、电热管;8、驱动电机;9、转杆;10、辅助机构;11、箱门;12、第一磁片;13、第二磁片;14、凹槽;15防水布;16、滑杆;101、固定框;102、网体;103、吸湿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底部的右侧与底板1的顶部铰接,箱体2底部的左侧与液压缸3的输出端铰接,液压缸3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且液压缸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4,底板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滑槽5,且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滑轮4,液压缸3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箱体2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6,且箱体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热管7,电热管7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箱体2内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转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10,转杆9的右端套装有球轴,且球轴相背转杆9的一侧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远离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内右壁上。辅助机构10包括固定框101、网体102和吸湿海绵103,固定框101焊接在转杆9上,网体102嵌装在固定框101内,若干吸湿海绵103呈阵列状嵌装在网体102的前后两侧。箱体2右侧的下半部铰接有箱门11,且箱门11内嵌装有第一磁片12,箱门11贯穿箱体2的内右壁,且箱体2内壁与箱门1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片13,第一磁片12与第二磁片13的磁力相吸,箱体2内壁前后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14,箱体2内右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布15,且防水布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6,滑杆16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凹槽14内。使用时,将稻谷放入箱体2内进行输送,并拉动滑杆16在凹槽14内滑动使得防水布15对箱体2顶部进行遮盖,防止雨水经由车厢进入箱体2内,湿度传感器6检测到箱体2内湿度超出要求时启动驱动电机8,使得驱动电机8带动转杆9与辅助机构10转动,进而通过网体102翻动稻谷,并通过吸湿海绵103吸收稻谷表面的水分,在需要进行下料时通过液压缸3运作将箱体2的左半部以右侧直角边为轴心向上抬起,拉开箱门11即可将稻谷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底部的右侧与底板(1)的顶部铰接,箱体(2)底部的左侧与液压缸(3)的输出端铰接,液压缸(3)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且液压缸(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4),底板(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滑槽(5),且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滑轮(4),液压缸(3)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n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6),且箱体(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热管(7),电热管(7)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箱体(2)内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转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底部的右侧与底板(1)的顶部铰接,箱体(2)底部的左侧与液压缸(3)的输出端铰接,液压缸(3)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且液压缸(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4),底板(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滑槽(5),且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滑轮(4),液压缸(3)的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
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6),且箱体(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热管(7),电热管(7)的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箱体(2)内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转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谷运输保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10)包括固定框(101)、网体(102)和吸湿海绵(103),所述固定框(101)焊接在转杆(9)上,网体(102)嵌装在固定框(101)内,若干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伟林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云傲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