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及分类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460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材料道路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将建筑垃圾分成金属、木料、砖石、塑料四种分类堆放;将砖石类垃圾进行粉碎,筛分出不同直径大小的粗骨料、细骨料和碎石;将碎石填埋形成道路路基,并将步骤中筛选出可利用的金属、木料铺设在路基内;将细骨料配合混泥土粘性调节剂铺设在路基上,形成平整的路基;在平整后的路基上铺设钢骨架,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混泥土粘性调节剂混合搅拌均匀后浇筑在钢骨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材料的分类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后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和提高道路使用性能的双重效果,促进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及分类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及分类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工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砖瓦砖块、泥浆、废砂浆、沥青块及其他废弃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在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已经成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截至2017年,中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80亿吨,建筑垃圾总量为31~38亿吨,每年新产生的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占地1.5~2亿平方米。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物经分拣、剔除、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砂块等,经回收利用后还可进行再加工,制成各种材料;目前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不仅造成高额的垃圾清运成本,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清运和堆放中产生的遗漏、粉尘、灰沙等又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及分类处理系统,其可以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并且将回的收建筑垃圾建设道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和提高道路使用性能的双重效果,促进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将建筑垃圾分成金属、木料、砖石、塑料四种分类堆放;将砖石类垃圾进行粉碎,筛分出不同直径大小的粗骨料、细骨料和碎石;将碎石填埋形成道路路基,并将步骤中筛选出可利用的金属、木料铺设在路基内;将细骨料配合混泥土粘性调节剂铺设在路基上,形成平整的路基;在平整后的路基上铺设钢骨架,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混泥土粘性调节剂混合搅拌均匀后浇筑在钢骨架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系统,其包括:分拣机构和处理机构,分拣机构包括风机、第一磁吸机和水选池,风机、第一磁吸机和水选池按顺序依次设置,风机和第一磁吸机之间设置有第一运输带,第一磁吸机和水选池之间设置有第二运输带;处理机构包括破碎机、第二磁吸机和振动筛,破碎机的出口通过第三运输带与第二磁吸机的进口连接,第二磁吸机的出口通过第四运输带与振动筛的进口相连接,振动筛的出口通过第五运输带连接水洗池,水洗池的一侧设置有储料仓,水洗池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水选池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进一步地,上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淋头,第一喷淋头位于第一运输带的上方。进一步地,上述破碎机上设置有第二喷淋头,第二喷淋头设置在破碎机进料口的上方。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均通过水管与沉淀池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水选池内设置过滤网篮,滤网篮可拆卸连接在水选池内。进一步地,上述振动筛中配置有0.2mm~0.4mm、0.4mm~0.6mm、0.6mm~1.5mm三种不同粒径的筛网。进一步地,上述振动筛的进口处设置有金属探测器。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运输带和第二运输带均为皮带运输线。进一步地,上述第三运输带、第四运输带、第五运输带均为托辊式运输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及分类处理系统中,首先将建筑垃圾进行粗筛分,即采用风机,磁选机和水力浮选依次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筛分,风机可以将建筑垃圾中质量轻的塑料和灰尘吹落,在通过皮运输机线将筛分的建筑垃圾送入磁选机,磁选机将金属类垃圾筛分出来,在通过水力浮选将木材和重质量的塑料筛分出来,在通过破碎机将筛分后的建筑垃圾破碎,再次通过磁选机分离出金属,振动筛将不同直径的建筑垃圾分开,最后在对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即骨料进行清洗烘干打包,为了减少扬尘,分别在风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淋头,破碎机上设置有第二喷淋头,为了节约用水,水选池清洗过后的水流入沉淀池,沉淀池处理后的水在通过水泵抽到水选池内,同理水洗池的水也可以同样处理;在将分类处理回收的建筑垃圾通过合理的技术途径进行资源化利用,并集成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具体的,针对渣土、泥土及建筑细废料的松垮、不宜粘结、无粘结强度的问题,添加调节剂,将其接触位表面积增大,从而加大粘结性,减少粒子电荷所带来的排斥效应,从而达到降低了接触滑动面的电位的效果,使得原本松垮的渣土、泥土、废弃渣料粘结性增强,整体性能稳固,作为道路等基础材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及分类处理系统,其可以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并且将回的收建筑垃圾建设道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和提高道路使用性能的双重效果,促进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系统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系统中水选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分拣机构;11-风机;111-第一喷淋头;12-第一磁吸机;13-水选池;14-第一运输带;15-第二运输带;2-处理机构;21-破碎机;211-第二喷淋头;22-第二磁吸机;23-振动筛;24-第三运输带;25-四运输带;26-第五运输带;3-水洗池;4-储料仓;5-沉淀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将建筑垃圾分成金属、木料、砖石、塑料四种分类堆放;将砖石类垃圾进行粉碎,筛分出不同直径大小的粗骨料、细骨料和碎石;将碎石填埋形成道路路基,并将步骤中筛选出可利用的金属、木料铺设在路基内;将细骨料配合混泥土粘性调节剂铺设在路基上,形成平整的路基;在平整后的路基上铺设钢骨架,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混泥土粘性调节剂混合搅拌均匀后浇筑在钢骨架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分拣机构1和处理机构2,分拣机构1包括风机11、第一磁吸机12和水选池13,风机11、第一磁吸机12和水选池13按顺序依次设置,风机11和第一磁吸机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运输带14,第一磁吸机12和水选池13之间设置有第二运输带15;处理机构2包括破碎机21、第二磁吸机22和振动筛23,破碎机21的出口通过第三运输带24与第二磁吸机22的进口连接,第二磁吸机22的出口通过第四运输带25与振动筛23的进口相连接,振动筛23的出口通过第五运输带26连接水洗池3,水洗池3的一侧设置有储料仓4,水洗池3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5,水选池13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5。继续参见图1至图3,振动筛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将建筑垃圾分成金属、木料、砖石、塑料四种分类堆放;/nS2:将砖石类垃圾进行粉碎,筛分出不同直径大小的粗骨料、细骨料和碎石;/nS3:将碎石填埋形成道路路基,并将步骤S1中筛选出可利用的金属、木料铺设在路基内;/nS4:将细骨料配合混泥土粘性调节剂铺设在路基上,形成平整的路基;/nS5:在平整后的路基上铺设钢骨架;/nS6: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混泥土粘性调节剂混合搅拌均匀后浇筑在钢骨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道路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建筑垃圾分成金属、木料、砖石、塑料四种分类堆放;
S2:将砖石类垃圾进行粉碎,筛分出不同直径大小的粗骨料、细骨料和碎石;
S3:将碎石填埋形成道路路基,并将步骤S1中筛选出可利用的金属、木料铺设在路基内;
S4:将细骨料配合混泥土粘性调节剂铺设在路基上,形成平整的路基;
S5:在平整后的路基上铺设钢骨架;
S6: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混泥土粘性调节剂混合搅拌均匀后浇筑在钢骨架上。


2.一种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机构(1)和处理机构(2),所述分拣机构(1)包括风机(11)、第一磁吸机(12)和水选池(13),所述风机(11)、所述第一磁吸机(12)和所述水选池(13)按顺序依次设置,所述风机(11)和所述第一磁吸机(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运输带(14),所述第一磁吸机(12)和所述水选池(13)之间设置有第二运输带(15);所述处理机构(2)包括破碎机(21)、第二磁吸机(22)和振动筛(23),所述破碎机(21)的出口通过第三运输带(24)与所述第二磁吸机(2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磁吸机(22)的出口通过第四运输带(25)与所述振动筛(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振动筛(23)的出口通过第五运输带(26)连接水洗池(3),所述水洗池(3)的一侧设置有储料仓(4),所述水洗池(3)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5),所述水选池(13)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达陈小华吴康骆飞王义李林章小改李峰侯嘉昕金仁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