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51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公开了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机臂以及设置于主机臂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机臂,所述主机臂上设置有机舱单元;所述机舱单元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上舱板与下舱板,所述上舱板与下舱板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夹持主机臂的管夹组件,所述管夹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所述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之间构成用于固定主机臂的安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机舱单元与主机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管夹组件连接的结构,进而便于无人机机架部件损坏后的维修与更换,提升无人机机架的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现有公告号CN207191380U的专利公开一种无人机机架,包括机架本体,机架本体的拐角处设置有防护角,机架本体相邻的两个拐角处连接有外围支撑柱,机架本体与外围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正面支撑柱。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公开无人机机架形体较大,且为一次成型,不便拆卸,特别是机架本体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在机架本体的中间会安装有控制器、摄像头等其他电器元件造成机架本体中间的负载较大,当机架本体中间发开裂等生损坏后不能及时更换及维修,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机舱单元与主机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管夹组件连接,进而便于无人机机架部件损坏后的维修与更换,提升无人机机架的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机臂以及设置于主机臂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机臂,所述主机臂上设置有机舱单元;所述机舱单元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上舱板与下舱板,所述上舱板与下舱板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夹持主机臂的管夹组件,所述管夹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所述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之间构成用于固定主机臂的安装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舱单元包括上舱板与下舱板两个分体结构,并且上舱板与下舱板分别与分体结构的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可拆卸连接,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之间可拆卸固定后夹持主机臂,进而实现机舱单元与主机臂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无人机机架部件损坏后的维修与更换,提升无人机机架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舱板与下舱板之间且沿主机臂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管夹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舱板与下舱板之间设置有夹持主机臂的管夹组件,且在主机臂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对该管夹组件,在管夹组件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供元器件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持件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固定柱以及设置于上固定柱之间的上夹持部,所述下夹持件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下固定柱以及设置于下固定柱之间的下夹持部,所述上舱板与上固定柱之间穿设有上螺栓,所述下舱板与下固定柱之间穿设有下螺栓,且所述上螺栓贯穿至下固定柱或下螺栓贯穿至上固定柱,所述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之间构成所述安装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舱板上贯穿有一对上螺栓,且上螺栓进一步贯穿上固定柱后螺纹连接于下固定柱的上端,实现上舱板与上夹持件以及下夹持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夹持固定主机臂;下舱板则贯穿有一对下螺栓,下螺栓进一步螺纹连接于下固定柱中,实现下舱板与下夹持件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了整个机舱单元与主机臂之间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舱板至下夹持部之间穿设有中部螺栓或所述下舱板至上夹持部之间穿设有中部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部螺栓贯穿上夹持部或下夹持部以及主机臂,最后再螺纹连接于下夹持部或上夹持部中,进而一步限定机舱单元与主机臂之间的相对转动,提升机舱单元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固定柱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固定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无人机的重心,上述中的下固定柱长度大于上固定柱,使得下舱板距主机臂的长度大于上舱板距主机臂的长度,在安装元器件后,使得无人机的重心偏于主机臂的下方,进而保证了无人机飞行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固定柱之间的下侧连接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固定柱较长,且下固定柱与下舱板承担无人机的主要负荷,加强筋连接于下固定柱之间,进而提升下夹持件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下舱板在负载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机臂与侧机臂之间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通道一以及垂直于通道一的通道二,所述主机臂的端部插接于通道二中,所述侧机臂穿设与通道一中,所述三通管上且位于通道二远离通道一的一端向通道二开设有间隔槽,所述间隔槽与通道一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螺栓穿过间隔槽一侧的三通管以及主机臂,并螺纹连接间隔槽另一侧的三通管上,调整锁定螺栓使得间隔槽变小进而三通管夹紧主机臂,且锁定螺栓限定了三通管与主机臂之间相对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机臂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半弧片以及下半弧片,所述上半弧片与下半弧片之间构成用于固定侧机臂的插接腔,且所述侧机臂长度方向的两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上端设置有与下半弧片抵接的安装块,所述上半弧片与安装座之间穿设有锁止螺栓且设置有与锁止螺栓配合的锁止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半弧片上穿设锁止螺栓,锁止螺栓再依次穿过侧机臂、下半弧片以及安装块后设置锁止螺母配合,使得上半弧片与下半弧片夹紧侧机臂,实现支撑脚在侧机臂两端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半弧片且朝向安装块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块上延伸有嵌设固定于卡槽中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嵌设于卡槽中,实现安装块与下半弧片之间的预定位,保证支撑脚能够垂直于侧机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的上端贯穿安装块以及下半弧片插接于侧机臂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脚上安装有元器件时,元器件的电线能够支撑脚内部进入侧机臂中,且进一步锁止了支撑脚与侧机臂之间的相对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机舱单元与主机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管夹组件固定连接,主机臂与侧机臂之间采用可拆卸的三通管连接,并且侧机臂与支撑脚采用可拆卸的安装座连接,进而便于无人机机架部件损坏后的维修与更换;2.主机臂、侧机臂以及支撑脚内部空间的连通,实现无人机中的电线大多可以隐藏收纳于其中,提升了无人机的美观性,同时实现保护电线提升无人机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的总装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管夹组件与主机臂之间的连接结构;图3是用于体现各螺栓在管夹组件上的安装方向与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三通管结构以及各螺栓安装方向与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体现支撑脚与安装座组装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体现支撑脚与安装座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主机臂;2、侧机臂;3、支撑脚;4、机舱单元;41、上舱板;42、下舱板;5、管夹组件;51、上夹持件;511、上固定柱;512、上夹持部;52、下夹持件;521、下固定柱;522、下夹持部;523、加强筋;53、安装腔;6、三通管;61、通道一;62、通道二;63、间隔槽;7、安装座;71、上半弧片;72、下半弧片;721、安装架;722、抵接平面;723、卡槽;73、插接腔;8、安装块;81、卡块;9、布线孔。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机臂(1)以及设置于主机臂(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机臂(2),所述主机臂(1)上设置有机舱单元(4);/n所述机舱单元(4)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上舱板(41)与下舱板(42),所述上舱板(41)与下舱板(42)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夹持主机臂(1)的管夹组件(5),所述管夹组件(5)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持件(51)与下夹持件(52),所述上夹持件(51)与下夹持件(52)之间构成用于固定主机臂(1)的安装腔(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机臂(1)以及设置于主机臂(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机臂(2),所述主机臂(1)上设置有机舱单元(4);
所述机舱单元(4)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上舱板(41)与下舱板(42),所述上舱板(41)与下舱板(42)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夹持主机臂(1)的管夹组件(5),所述管夹组件(5)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持件(51)与下夹持件(52),所述上夹持件(51)与下夹持件(52)之间构成用于固定主机臂(1)的安装腔(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组件(5)设于所述上舱板(41)与下舱板(42)之间、沿主机臂(1)长度方向的两侧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件(51)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固定柱(511)以及设置于上固定柱(511)之间的上夹持部(512),所述下夹持件(52)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下固定柱(521)以及设置于下固定柱(521)之间的下夹持部(522),所述上舱板(41)与上固定柱(511)之间穿设有上螺栓,所述下舱板(42)与下固定柱(521)之间穿设有下螺栓,且所述上螺栓贯穿至下固定柱(521)或下螺栓贯穿至上固定柱(511),所述上夹持部(512)与下夹持部(522)之间构成所述安装腔(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舱板(41)至下夹持部(522)之间穿设有中部螺栓或所述下舱板(42)至上夹持部(512)之间穿设有中部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H型四旋翼无人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柱(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惊鸣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