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催化剂颗粒后处理装置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与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催化剂颗粒后处理装置与应用。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可以在酸性和水热反应中,具有较好稳定性的微孔材料,分子筛催化剂在吸附分离,石油炼制,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由于其微孔孔径的限制,会导致一部分分子比较大的,很难进入孔道中,阻碍了大分子反应物和产物在孔道内的扩散,极易形成积碳而失活。为了解决因其不足,扩大在工业中应用,因此需要改善其孔道的结构,制备出具有微-介孔复合结构的多级孔分子筛催化剂,使其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近些年来,一些新兴的催化剂改性方法中,低浓度碱处理方法,得到本领域研究人员认可,经过脱硅碱处理,产品的比表面会增大,并形成骨架二次孔,同时大量微孔得到保留,提高了其吸附和扩散性能,从而改善其催化活性。然而,由于碱处理会导致催化剂骨架硅铝比的下降,而水热处理过程,被普遍认为,对催化剂骨架的脱铝补硅、结构重排起着作用,在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中,对保持其结构稳定方面,具有很大意义。离子交换,作为催化剂改性方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催化剂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气态/液态共混进料系统,预热系统,鼓泡传质系统,换热回收系统顺次连接;所述气态/液态共混进料系统包括化学试剂液流管路(19)、辅助气体管路(20);所述预热系统包括电加热炉(12);所述鼓泡传质系统包括主体釜(27),主体釜(27)内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倒切角式雾化喷嘴(10),主体釜(27)设有主体釜温控系统(4),主体釜(27)顶部设有主体釜盖板(5);所述换热回收系统包括主体釜板盖(5)上设置的过滤器(3)以及从过滤器(3)连出的换热回收管路(28),换热回收管路(28)上设有换热器(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催化剂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气态/液态共混进料系统,预热系统,鼓泡传质系统,换热回收系统顺次连接;所述气态/液态共混进料系统包括化学试剂液流管路(19)、辅助气体管路(20);所述预热系统包括电加热炉(12);所述鼓泡传质系统包括主体釜(27),主体釜(27)内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倒切角式雾化喷嘴(10),主体釜(27)设有主体釜温控系统(4),主体釜(27)顶部设有主体釜盖板(5);所述换热回收系统包括主体釜板盖(5)上设置的过滤器(3)以及从过滤器(3)连出的换热回收管路(28),换热回收管路(28)上设有换热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催化剂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试剂从进料口起依次设有柱塞泵(18)、球阀Ⅱ(17),并通过复合接头(16)与电加热炉(12)连接,所述辅助气体管路(20)的辅助气体进气口为总管路分支出两条分管路,一条分管路上依次连接有球阀Ⅰb(15-2)、流量控制器b(14-2)、单向逆止阀b(21-2),最终与复合接头(16)连接,并通过复合接头(16)与化学试剂液流管路(19)汇合并与电加热炉(12)连接,另一条分管路上依次连接有球阀Ⅰa(15-1)、流量控制器a(14-1)、单向逆止阀a(21-1),最终与主体釜(27)顶部侧壁连接;所述化学试剂,包括但不限于ⅠA族、ⅡA族金属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盐、碱性溶液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化学试剂流速为10-100ml/min;所述辅助气体管路(20)中的辅助气体包括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辅助气体流量为0.02-100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催化剂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炉(12)上设有电炉温控系统(13),控制电加热炉(12)的温度为50-850℃;所述主体釜(27)外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进气通道(29),进气通道(29)位于倒切角式雾化喷嘴(10)的正下方,进气通道(29)一端与主体釜(27)连通,另一端设有排料阀(26);电加热炉(12)一端与复合接头(16)连接,另一端分支出并列的管路a(31)和管路b(32),管路a(31)和管路b(32)上均从靠近电加热炉(12)一侧起依次设有阀门和单向逆止阀,管路a(31)与复合进液管道(11)连接,管路b(32)与进气通道(29)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催化剂颗粒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鑫,王志光,李小龙,王贤彬,李进,王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