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有效控制VOCs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废气处理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难点。众所周知,在工业生产中获得成功应用的有机废气净化技术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生化法、低温等离子法、光催化氧化法和燃烧法。由于工业有机废气风量大、浓度低、成分复杂,同时含有颗粒物污染物,使用单一的处理技术存在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净化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出现了组合处理工艺技术。例如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该组合处理工艺采用活性炭对低浓度的VOCs废气进行吸附浓缩,用催化氧化炉燃烧浓缩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气,最后再利用燃烧的产生的余热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实现了VOCs的有效处理,同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受整机运输的限制,现有采用一体式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设备无法全面满足大风量处理需求;另外,实际的情况中,废气的浓度往往会有波动,若是废气浓度突增,现在的技术方案无法将废气完全净化,导致排放不达标。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喷 ...
【技术保护点】
1.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废气处理路径,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n预处理模块,用于预先处理废气所含颗粒物;/n吸附模块,包括多个活性炭床,所述活性炭床具有分隔形成的进气腔和出气腔,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通流位置处配置具有脱附通路的炭床,所述进气腔的吸附入口通过吸附入口管道与所述预处理模块的预处理废气出口连通,所述出气腔的吸附出口通过吸附出口管道与排气筒连通;其中,相邻的两个活性炭床中,位于上游侧的所述活性炭床的进气腔可与位于下游侧的所述活性炭床的出气腔通过开关阀连通;/n催化模块,包括依次配置的催化燃烧炉和气体混合器;所述催化燃烧炉通过脱附出口管道与多个所述活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废气处理路径,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
预处理模块,用于预先处理废气所含颗粒物;
吸附模块,包括多个活性炭床,所述活性炭床具有分隔形成的进气腔和出气腔,在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出气腔通流位置处配置具有脱附通路的炭床,所述进气腔的吸附入口通过吸附入口管道与所述预处理模块的预处理废气出口连通,所述出气腔的吸附出口通过吸附出口管道与排气筒连通;其中,相邻的两个活性炭床中,位于上游侧的所述活性炭床的进气腔可与位于下游侧的所述活性炭床的出气腔通过开关阀连通;
催化模块,包括依次配置的催化燃烧炉和气体混合器;所述催化燃烧炉通过脱附出口管道与多个所述活性炭床的脱附出口连通,所述催化燃烧炉的排出口可分别与所述排气筒和所述气体混合器连通,所述气体混合器的出口通过脱附入口管道与多个所述活性炭床的脱附入口连通;
排气模块,包括所述排气筒;
其中,各模块之间通过相适配的连接法兰实现所述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入口管道还连通至所述预处理模块的除湿气体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依次配置的气固混合器和粉尘收集器;所述气固混合器与所述预处理模块的废气源入口连通,以混合废气与石灰粉;所述粉尘收集器下方设置有石粉储存器,以收集所述粉尘收集器过滤的废气颗粒物;所述预处理废气出口位于所述粉尘收集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具有管状框架,所述除湿气体管道形成于所述管状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床配置为:采用间壁分隔形成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并在所述脱附通路上间隔设置有多层所述炭床,每层所述炭床底部设置有管状支架,所述管状支架形成与所述脱附入口连通的部分所述脱附入口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床的吸附材料的上游侧配置有导流孔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漆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的所述吸附入口和所述出气腔的所述吸附出口均与所述活性炭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雷,巫志锦,陈艺聪,李雅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