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疫苗接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8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5
疫苗接种车包括:车厢,其设置在车辆底盘上且沿自车头至车尾的车辆纵轴线延伸,车厢具有:至少一个候种区域,其中设置有排队系统;至少一个接种区域,其中设置有接种台和接种箱;和至少一个观察区域;侯种区域和观察区域设置在车厢的第一侧并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接种区域设置在车厢的第二侧;侯种区域和接种区域之间形成有接种通道;接种通道具有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接种出口位于侯种区域和观察区域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为山区、牧区、海岛、灾区的疫苗接种需求设计,尤其考虑到集中接种人流密集、流动量大、接种数量大的需要,内部的各个区域符合标准接种流程,不会出现路径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疫苗接种车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疫苗接种车。
技术介绍
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偏远山区牧区人们对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了解甚少。据不完全统计,在偏远山区、牧区、不种、漏种和不及时接种现象非常严重,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当地儿童成为传染病、多发病和流行病的高危人群。目前偏远山区的疫苗接种通常还是由乡村接种点实现。这些县镇级医院预防接种人员调动频繁,从专业技术上讲,他们很难得到专业的、定期的培训,这些因素导致了免疫规划预防接种整体工作管理实施困难。实际上,部分疫苗需要多次接种,但是在山区、牧区,由于普遍科学意识薄弱,家长很难做到按期为儿童接种,而且丢失《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很难做到准确接种。此外,对于县乡镇统一集中接种的方式,由于接种人数多,集中接种时间有限,也基本无法完善接种程序,例如,在接种前对接种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了解,接种后进行病理观察,完成接种工作记录,预约下次接种时间等等。因此,在山区、牧区,现有的接种方式很难达到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山区牧区,现有的接种方式很难达到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的问题,研发设计一种全新的疫苗接种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疫苗接种车,包括:车厢,车厢设置在车辆底盘上且沿自车头至车尾的车辆纵轴线延伸,车厢具有:至少一个候种区域,候种区域中设置有排队系统;至少一个接种区域,接种区域中设置有接种台和接种箱;和至少一个观察区域;其中,候种区域和观察区域设置在车厢的第一侧并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接种区域设置在车厢的第二侧;候种区域和接种区域之间形成有接种通道;接种通道具有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接种出口位于候种区域和观察区域之间。为满足集中接种时人员流动性大,接种人数多的特殊需求,排队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接收自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预约请求信号,生成并输出预约登记信号;疫苗接种车还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接收预约登记信号并显示;第一显示屏设置在车厢外侧。为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接种台包括:第一读取单元,第一读取单元通过第一扫描窗口读取疫苗接种本编码并生成选定疫苗信号;接种箱包括:多个容纳单元,每一个容纳单元中均存储有疫苗;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接收选定疫苗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至少一个容纳单元朝向接种箱外部移动,以实现疫苗的自动取用。为提高准确率,接种箱还包括:第二读取单元,第二读取单元通过第二扫描窗口读取存储在容纳单元中的疫苗上的疫苗编码并生成接种确认信号。为避免由于供电原因导致疫苗失效,接种箱包括直流压缩机,接种箱中的直流压缩机由市电供电、发电机供电或太阳能供电。考虑到接种人数多的使用需求,还包括:存储区域,存储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疫苗冷藏箱,存储区域设置在车厢的第一侧,接种区域和存储区域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为保证疫苗质量,疫苗冷藏箱包括直流压缩机,疫苗冷藏箱中的直流压缩机由市电供电、发电机供电或太阳能供电。为提高应急处理水平,还包括:应急处理区域,应急处理区域设置在车尾处;应急处理区域包括:第三处理器,第三处理器与网络服务器建立无线通信。为更为准确的获得出现异常情况的接种人员的实际情况,车厢中还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用于采集应急处理区域的实时图像。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用于显示宣传视频,第二显示屏设置在车厢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疫苗接种车特别为山区、牧区、海岛、灾区的疫苗接种需求设计,尤其考虑到集中接种人流密集、流动量大、接种需求高的具体需要,疫苗接种车内部的各个区域符合标准接种流程,接种人进入车厢后按照标准接种流程单向移动,不会出现路径交叉,医护人员无需维护接种秩序,可以极大地优化接种效率。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公开的疫苗接种车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疫苗接种车中排队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疫苗接种车中接种台和接种箱的电路原理示意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疫苗接种车中应急处理区的电路原理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针对现有山区、牧区疫苗接种方式很难达到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的问题,一种全新设计的疫苗接种车如图1所示。疫苗接种车1包括车厢100。车厢100设置在车辆底盘上且沿自车头至车尾的车辆纵轴线A-A’延伸。疫苗接种车1可以采用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能或者混合能源作为动力装置,其可以在道路上行驶并可以供医护人员乘用。车厢100内具有候种区域10,接种区域11和观察区域12。如图1所示,在车厢100中设置有一个候种区域10,两个接种区域11和一个观察区域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义地理解,根据车厢100的面积,也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的候种区域10,或者仅设置一个接种区域11。具体来说,候种区域10和观察区域12设置在车厢100的第一侧,如图1所示的右侧,候种区域10和观察区域12沿车辆纵轴线A-A’依次分布,相对的,接种区域11设置在车厢100的第二侧。候种区域10和接种区域11之间形成接种通道。接种通道具有接种入口13和接种出口14,如图1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种入口13形成在车头一端,接种出口14形成在车尾一端并位于候种区域10和观察区域12之间。其中,候种区域10中设置有排队系统33,接种区域11中则设置有接种台19和与之匹配的接种箱20。疫苗接种车1的内部结构符合预防接种的基本流程,接种前,医护人员可以对处于候种区域10中的待接种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好了解,同时可以对处于观察区域12中的接种人进行20-30分钟的病理观察。由于整个接种通道是自车辆纵轴线A-A’延伸的,人在车厢100内的移动路径是单相的,不会出现路径上的交叉,医护人员无需维护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疫苗接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厢,所述车厢设置在车辆底盘上且沿自车头至车尾的车辆纵轴线延伸,所述车厢具有:/n至少一个候种区域,所述候种区域中设置有排队系统;/n至少一个接种区域,所述接种区域中设置有接种台和接种箱;和/n至少一个观察区域;/n其中,所述候种区域和所述观察区域设置在所述车厢的第一侧并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所述接种区域设置在所述车厢的第二侧;所述候种区域和所述接种区域之间形成有接种通道;所述接种通道具有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所述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所述接种出口位于所述候种区域和所述观察区域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疫苗接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所述车厢设置在车辆底盘上且沿自车头至车尾的车辆纵轴线延伸,所述车厢具有:
至少一个候种区域,所述候种区域中设置有排队系统;
至少一个接种区域,所述接种区域中设置有接种台和接种箱;和
至少一个观察区域;
其中,所述候种区域和所述观察区域设置在所述车厢的第一侧并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所述接种区域设置在所述车厢的第二侧;所述候种区域和所述接种区域之间形成有接种通道;所述接种通道具有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所述接种入口和接种出口沿车辆纵轴线依次分布,所述接种出口位于所述候种区域和所述观察区域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接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队系统包括:
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自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预约请求信号,生成并输出预约登记信号;
所述疫苗接种车还包括:
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接收所述预约登记信号并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车厢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接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台包括:
第一读取单元,所述第一读取单元通过第一扫描窗口读取疫苗接种本编码并生成选定疫苗信号;
所述接种箱包括:
多个容纳单元,每一个容纳单元中均存储有疫苗;
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接收所述选定疫苗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驱动至少一个容纳单元朝向所述接种箱外部移动。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玲生巩燚蔡碧陈伟甘明王长双孙辉峰李涛纪栋斌潘修洋李春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特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