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425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制作离地苗床,将压块脱盐椰糠用水喷洒膨胀松散后混入底肥平铺在苗床上,待含水量降至65‑75%时,按照一定密度栽植马铃薯脱毒苗,以塑料薄膜遮护苗床,起保温保湿作用,待幼苗生根成活,按照马铃薯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配量及使用方法进行施肥,以满足马铃薯原原种的生长营养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纯椰糠基质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对环境友好且能够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目的。生产中废弃的椰糠基质直接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可以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使用的栽培基质(蛭石)生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及使用后的废弃基质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原原种的繁育方法,具体为一种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椰糠是椰树果实加工后的残渣。椰壳经清洗、粉碎、干燥、压块后,就成为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广泛用于蔬菜、花卉等育苗和生产中。椰糠作为新型无土栽培材料,具有较高的保水能力,适宜的酸碱度(5.5~6.5),良好的柔韧性和透气性。但作为一种有机质,很容易滋生病菌及昆虫,在实际使用中,椰糠一般不会单独使用,经常与土壤或与其他材料混合形成一种营养土,然后用于栽培。我国马铃薯原原种种生产大面积、规模化使用的基质是蛭石,蛭石是黑云母矿物(石层状结构含镁的水铝硅酸盐次生变质矿物)经高温焙烧后,体积迅速膨胀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层状且层间含有结晶水的材料,是无土栽种的重要基质。由于该基质是由自然矿石加高温烧制而成,其开采及加工对自然环境和空气产生巨大污染,而废弃基质无法再利用,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已经被国家自然资源管理及环保部门限制生产,这对我国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①离地苗床制作:选用盘状苗床内铺底布,苗床离地30cm以上;/n②椰糠基质铺设及栽植/na.压块椰糠泡发:将市售的脱盐压块椰糠摆放在苗床上,使用符合灌溉标准的清水洒湿压块椰糠,使其泡发呈松散粉末状,然后平铺于苗床上,按照15-20g/m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2 CN 20191100375181.一种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离地苗床制作:选用盘状苗床内铺底布,苗床离地30cm以上;
②椰糠基质铺设及栽植
a.压块椰糠泡发:将市售的脱盐压块椰糠摆放在苗床上,使用符合灌溉标准的清水洒湿压块椰糠,使其泡发呈松散粉末状,然后平铺于苗床上,按照15-20g/m2撒施复合肥17-17-17,与椰糠混匀,摊平,完成厚度为8-10cm;
b.晾晒数日,待含水量降至65-75%时,按照一定密度栽植马铃薯脱毒苗;
c.用塑料薄膜遮护苗床保温保湿6-9天,待幼苗成活生根,取掉遮护物;
③脱毒苗定植后的管理
a.灌溉:视天气情况使用喷灌浇洒,始终保持基质50-70%含水量;
b.施肥:在脱毒苗生长过程中,采用随水浇灌或叶面喷施方式给予脱毒苗生长所需肥料;
c.病虫害防治:椰糠基质容易发生病虫害,需要及时经常预防,每隔7-9天时间定期进行农药喷洒预防病虫害;
d.培基质;定植后脱毒苗茎干伸长后,分两次添加基质,每次添加1-2cm厚度,埋住马铃薯苗底部1-2个叶片;
④收获:生长期满90天后开始停施水肥,待基质干燥后即可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所述苗床采用金属网或其他网状材料制成宽度1.5m、长度不限、深度15cm的盘状苗床,或预制塑料盘状苗床,其底部设支架支撑,使其离地30c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椰糠作为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祎李田李华泽张宇刘悦善李元旦刘登徐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