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渗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渗灌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渗灌装置。
技术介绍
渗水管是埋设在土壤内部的渗水机构,由于渗水管埋设在土壤里面,长期使用后,渗水孔很容易被泥土堵塞,导致渗水系统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渗水孔很容易被泥土堵塞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业渗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渗灌装置,包括埋设在土壤内部的地埋水管,所述地埋水管上固接有若干个渗水壳体,所述渗水壳体上开设有渗水孔,所述地埋水管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地埋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与地埋水管之间安装有水流量调节阀,所述水箱与水源连通,所述水泵进水端与水箱连通,若干个所述渗水壳体对称分布在地埋水管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渗水壳体为一对,每对渗水壳体之间设有一个挤水机构;所述挤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设有螺纹部,两端的螺纹部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部插设在渗水壳体内,所述螺纹部外圆周与渗水壳体内壁相切,所述螺纹部的螺距从支撑杆中部向端部逐渐变小,所述渗水壳体上的渗水孔从地埋水管向端部由疏变密,所述支撑杆中部贯穿设有若干个杆体,沿支撑杆轴向若干个所述杆体等角度分布,且若干个所述杆体在支撑杆上螺旋分布,所述杆体沿支撑杆径向贯穿,所述杆体两端固接有反向设置的碗状板。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渗水壳体端部内壁之间放置有圆珠。所述地埋水管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杆体由一节细杆及两节粗杆组成,两个所述粗杆置于细杆两端,所述碗状板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渗灌装置,包括埋设在土壤内部的地埋水管(3),所述地埋水管(3)上固接有若干个渗水壳体(2),所述渗水壳体(2)上开设有渗水孔(8),所述地埋水管(3)一端连接有水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水管(3)另一端连通有水箱(1),所述水箱(1)与地埋水管(3)之间安装有水流量调节阀(12),所述水箱(1)与水源连通,所述水泵(4)进水端与水箱(1)连通,若干个所述渗水壳体(2)对称分布在地埋水管(3)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渗水壳体(2)为一对,每对渗水壳体(2)之间设有一个挤水机构;/n所述挤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两端设有螺纹部(10),两端的螺纹部(10)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部(10)插设在渗水壳体(2)内,所述螺纹部(10)外圆周与渗水壳体(2)内壁相切,所述螺纹部(10)的螺距从支撑杆(5)中部向端部逐渐变小,所述渗水壳体(2)上的渗水孔(8)从地埋水管(3)向端部由疏变密,所述支撑杆(5)中部贯穿设有若干个杆体,沿支撑杆(5)轴向若干个所述杆体等角度分布,且若干个所述杆体在支撑杆(5)上螺旋分布,所述杆体沿支撑杆(5)径向贯穿,所述杆体两端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渗灌装置,包括埋设在土壤内部的地埋水管(3),所述地埋水管(3)上固接有若干个渗水壳体(2),所述渗水壳体(2)上开设有渗水孔(8),所述地埋水管(3)一端连接有水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水管(3)另一端连通有水箱(1),所述水箱(1)与地埋水管(3)之间安装有水流量调节阀(12),所述水箱(1)与水源连通,所述水泵(4)进水端与水箱(1)连通,若干个所述渗水壳体(2)对称分布在地埋水管(3)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渗水壳体(2)为一对,每对渗水壳体(2)之间设有一个挤水机构;
所述挤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两端设有螺纹部(10),两端的螺纹部(10)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部(10)插设在渗水壳体(2)内,所述螺纹部(10)外圆周与渗水壳体(2)内壁相切,所述螺纹部(10)的螺距从支撑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战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