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7423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及其应用。该改良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盐碱地土壤、解盐促生菌剂、红糖和水充分混合后进行发酵,自然风干得到解盐促生菌发酵后的土壤;步骤二,将腐殖酸水溶液与发酵后的土壤混合均匀,自然风干,然后除去土壤表层析出的盐碱;步骤三,重复步骤二多次至土壤表层无盐碱析出,完成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腐殖酸辅助解盐促生菌微生物改良盐碱地土壤法,改良后的土壤盐碱含量降低,土壤团粒结构适中,且主要有机质含量大幅度提高,通过改良处理后的盐碱地土壤能够直接种植盐地碱蓬、盐爪爪、百脉根、盐角草等耐盐植物,且耐盐植物能够较好的生长,提高盐碱地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的盐含量过高,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一类土壤。盐碱地在全球总面积约占有9.56亿公顷,其中我国有26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盐碱地的形成主要受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并可细分为以下几类地区:滨海盐渍区(东营、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华北地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西北地区)、草原盐渍区(内蒙古)。盐碱地是具备巨大开发潜力的土地资源,若能将我国盐碱地充分利用,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众多学者很早就对盐碱地进行了研究。上世纪20年代,就有学者对土壤盐碱化开始逐步研究,最初主要探索了土地盐碱化的地域分布、形成原因、演变过程、控制机制等方面。上世纪30年代,B.A.萨乌缅等建议采用合理安排灌溉用水和实施草田轮作的方案进行土壤盐碱化的改良。在40年代形成围绕水利工程渗漏,改善灌溉、排水的措施等一系列理论。在50年代植物改良措施与化学改良措施接踵而来。五十至七十年代,澳大利亚科学家A.J.Peck、以色列科学家HugoBoyko等提出以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的方法,与此同时,使用化学试剂治理盐碱地的方法也被学者提出。近些年来,国外研究盐碱地改良方案逐渐向综合措施治理的方向发展,并且在综合治理措施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进行水盐运动规律等。目前阶段,国外预测土壤形成次生盐碱化趋势的侧重比较多,通过分子生物学对原始盐害与次生盐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盐碱地治理,但多是按以往经验方法进行治理,并未形成一定体系。主要方法为采用高洼地势,冲洗灌溉,适当施肥,及时中耕,及时排水。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化学法治理盐碱地,并有相关学者提出生物法治理盐碱地的思路,但并未实施,此时水利工程措施仍为主要治理方法,并成为当时一大热点。九十年代初起,开始实施生物法和化学法治理盐碱地。目前,常见的改良方法有客土法、植物改良法、水利改良法、化学改良法等。新疆地区因其独特沉积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母质,导致了区域内盐碱地广泛分布,盐碱地的含盐量高,团粒结构复杂,有机质含量少。同时,盐碱地附近的水由于温度高,蒸发量大,水中的含盐量大,导致没有植物能在盐碱地上生存,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克拉玛依红山湖盐碱地属于典型的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风沙大,蒸发强烈,缺少淡水资源,使得一般的改良方法效果很差。现如今,国内盐碱地的治理主要分有以下四种方法: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其中物理改良主要有:抬高地形、及时松土、平整土地等;水利改良包括:灌水洗盐、地下排盐等;化学改良可使用:醋渣等;而生物改良可选用:微生物剂。物理方法局限性在于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如果地下水的位置处于较深的情况,那么新疆盐碱地的传统改良措施,如“灌水洗盐、地下排盐”等,只是将盐分冲刷到土壤较深的区域,使其不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威胁,但并未从根源治理。化学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新疆地区普遍干旱,淡水资源匮乏,因此,寻找一种不需要大量淡水,低成本的改良盐碱地土壤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该改良方法获得的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在种植耐盐植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种植盐地碱蓬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得以实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盐碱地土壤、解盐促生菌剂、红糖和水充分混合后进行发酵,自然风干得到解盐促生菌发酵后的土壤;步骤二,将腐殖酸水溶液与发酵后的土壤混合均匀,自然风干,然后除去土壤表层析出的盐碱;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至土壤表层无盐碱析出,完成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上述的改良方法中,红糖能够为解盐促生菌提供发酵营养成分,经过解盐促生菌发酵后的土壤中的含盐量有所下降,且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含量增加;配合腐殖酸辅助改良,改良后的土壤盐碱含量降低,土壤团粒结构适中,且主要有机质含量大幅度提高。上述的改良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盐碱地土壤、所述解盐促生菌剂、所述红糖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为(390~410):1:1:(390~410)。上述的改良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腐殖酸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4%;所述腐殖酸水溶液与所述发酵后的土壤的质量比为1:(0.8~1.2)。本专利技术的改良方法中,所述腐殖酸主要采用化工厂的工业腐殖酸。上述的改良方法中,优选地,发酵的温度为25~28℃,发酵时间为45~50h。上述的改良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盐碱地土壤包括新疆克拉玛依市红山湖盐碱地土壤。上述的改良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解盐促生菌剂包括碧旺解盐促生菌剂。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改良方法获得的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在种植耐盐植物中的应用。上述的应用中,优选地,所述耐盐植物包括盐地碱蓬、盐爪爪、百脉根或盐角草等。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种植盐地碱蓬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挖坑并于坑中均匀铺设岩石块,然后在岩石块上铺设盐碱地土壤覆盖岩石块;接着在盐碱地土壤上铺设沙子覆盖盐碱地土壤;最后将上述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回填坑中覆盖沙子,并用砖块将坑四周围住;向坑中加入水,待坑中土壤表层析出盐碱后,去除土壤表层盐碱;接着向坑中加入腐殖酸水溶液,待坑中土壤表层析出盐碱后,去除土壤表层盐碱;重复加入腐殖酸水溶液至坑中土壤表层无盐碱析出;将盐地碱蓬种子均匀撒入坑中土壤中,然后采用解盐促生菌水溶液浇灌,每隔1天浇灌两次;待盐地碱蓬进入幼苗生长期后,采用腐殖酸水溶液进行浇灌,每隔1天浇灌一次;待盐地碱蓬长成后进行收割,完成盐地碱蓬的种植。上述的方法中,“于坑中均匀铺设岩石块,然后在岩石块上铺设盐碱地土壤覆盖岩石块;接着在盐碱地土壤上铺设沙子覆盖盐碱地土壤”能够提高土壤的团粒粒径,土壤的粒径越小,毛细现象越严重,就越能从地下吸水,地下高矿化度的水被吸到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就留在土壤表层,使得土壤盐碱化;因此通过扩大土壤的粒径,能够有效降低毛细现象,降低土地的后续的盐碱化。此外,虽然已经去除了处理的土壤中的盐碱,但坑周围以及坑下方的盐碱地土壤中的盐碱含量依然较高,而且盐水会通过渗析作用扩散过来,因此需要多次添加腐殖酸水溶液和解盐促生菌实现盐碱含量的进一步降低。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岩石块的直径为8~12cm。岩石块的直径很大,能够大范围降低毛细现象。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沙子的直径为1~4mm,所述沙子铺设的厚度为1~3cm。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腐殖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2.5%。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解盐促生菌水溶液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盐碱地土壤、解盐促生菌剂、红糖和水充分混合后进行发酵,自然风干得到解盐促生菌发酵后的土壤;/n步骤二,将腐殖酸水溶液与发酵后的土壤混合均匀,自然风干,然后除去土壤表层析出的盐碱;/n步骤三,重复步骤二多次至盐碱地土壤表层无盐碱析出,完成盐碱地土壤的改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盐碱地土壤、解盐促生菌剂、红糖和水充分混合后进行发酵,自然风干得到解盐促生菌发酵后的土壤;
步骤二,将腐殖酸水溶液与发酵后的土壤混合均匀,自然风干,然后除去土壤表层析出的盐碱;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多次至盐碱地土壤表层无盐碱析出,完成盐碱地土壤的改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方法,其中,所述盐碱地土壤、所述解盐促生菌剂、所述红糖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为(390~410):1:1:(390~4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方法,其中,所述腐殖酸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4%;所述腐殖酸水溶液与所述发酵后的土壤的质量比为1:(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方法,其中,发酵的温度为25~28℃,发酵时间为45~5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方法,其中,所述盐碱地土壤包括新疆克拉玛依市红山湖盐碱地土壤;
优选地,所述解盐促生菌剂包括碧旺解盐促生菌剂。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改良方法获得的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


7.权利要求6所述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在种植耐盐植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耐盐植物包括盐地碱蓬、盐爪爪、百脉根或盐角草。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改良后的盐碱地土壤种植盐地碱蓬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挖坑并于坑中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军伟皮婧婧肖兰刘艳升张海兵赵硕祎吴梅宋琪牛岩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