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99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包括分体设置的钻刃本体及阶梯钻本体,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可拆卸连接,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槽,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阶梯钻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凸部,连接凸部的内圆周壁与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相接触,连接凸部通过连接组件与钻刃本体配合连接,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螺母、紧固件,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配合螺母的圆周壁及钻刃本体圆周壁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孔,紧固件与定位孔相适配。插接部与插接槽配合,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的连接及在径向方向上的固定;紧固件配合螺母与钻刃本体进行定位,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在轴向方向上的固定。

A kind of drill bit easy to repl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
本技术涉及钻头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
技术介绍
目前,钻头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使用钻头的各种工具非常多,如电钻、气钻等。为了钻出一个直径较大的钻孔,人们通常会采用阶梯钻。阶梯钻设有若干端直径依次扩大的钻孔刃,可以避免因直接采用直径大的钻孔刃,导致钻孔刃与待钻孔的材料之间受力过大,使得材料与钻头的接触位置发生破损,影响钻孔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前端的钻孔刃磨损较大,因此经常会出现前端直径较小的钻孔刃已经被磨损到无法继续使用,而后端的直径较大的钻孔刃依然完好的情况,且阶梯钻都是一体设置的,此时整个阶梯钻都要报废,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包括分体设置的钻刃本体及阶梯钻本体,所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插接槽适配的插接部,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尾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内圆周壁与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凸部通过连接组件与钻刃本体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螺母、紧固件,所述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所述配合螺母的圆周壁及钻刃本体圆周壁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紧固件与定位孔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分体设置,当钻头需要安装使用时,将阶梯钻本体上的插接部插入钻刃本体上的插接槽内,以此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的连接及在径向方向上的固定,再通过连接组件将阶梯钻本体与钻刃本体进行连接;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尾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连接组件的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将阶梯钻本体与钻刃本体锁紧,同时紧固件插入配合螺母及钻刃本体上的定位孔,将配合螺母与钻刃本体进行定位,避免配合螺母转动,以此实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在轴向方向上的固定。当需要对受损的钻刃本体进行更换时,只需拆卸连接组件,并将插接部与插接槽分离,即可更换并重新安装,同时也可对受损的阶梯钻本体进行更换并重新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槽为弧形槽,所述插接槽沿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设置并由靠近钻刃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插接部沿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一侧的弧形壁设置并由靠近直径较小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槽为弧形槽,且插接槽沿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设置并由靠近钻刃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得以适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需求;插接部与插接槽相适配,使得插接部与插接槽的接触部位增大,以此提高插接槽与插接部的连接强度;同时钻头对物料进行钻孔时,使得旋转更加稳定,也易于实现力的均匀分布,使物料各处受力均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槽为沿钻刃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直槽,所述插接部为沿阶梯钻本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插接直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以适用实际使用中的不同需求,同时使得插接槽与插接部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直槽沿钻刃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呈燕尾槽状设置,所述插接直部沿阶梯钻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呈燕尾榫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槽的截面呈燕尾槽状,插接直部的截面呈燕尾榫状,阶梯钻本体与钻刃本体连接时,插接直部插设于直槽内并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固定。燕尾槽与燕尾榫结构的设置使得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之间高强度结合,避免在受力时脱开,使得连接更为可靠、稳定性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槽在钻刃本体上均匀设置为两组,所述阶梯钻本体设置为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钻本体通过插接部与钻刃本体连接。插接槽设置为两组,阶梯钻本体设置为两组,使得结构更为合理、稳定性更好,更易排屑,避免设置为一体造成安装困难,在钻头对物料进行钻孔时,使得旋转更加稳定,也易于实现力的均匀分布,使物料各处受力均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两相邻的所述阶梯钻本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排屑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头在进行钻孔时产生的碎屑通过排屑通道排出,同时钻孔所产生的热量随碎屑排出,能够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图;图中标号含义:钻刃本体-1,插接槽-11,阶梯钻本体-2,插接部-21,连接凸部-22,连接组件-3,配合螺母-31,紧固件-32,定位孔-4,排屑通道-5。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参见附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包括分体设置的钻刃本体1及阶梯钻本体2,所述钻刃本体1与阶梯钻本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刃本体1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槽11,所述阶梯钻本体2对应钻刃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插接槽11适配的插接部21,所述阶梯钻本体2对应钻刃本体1的尾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22,所述连接凸部22的内圆周壁与钻刃本体1的外圆周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凸部22通过连接组件3与钻刃本体1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配合螺母31、紧固件32,所述配合螺母31套设于连接凸部22上并与连接凸部22螺纹连接,所述配合螺母31的圆周壁及钻刃本体1圆周壁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孔4,所述紧固件32与定位孔4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刃本体1与阶梯钻本体2分体设置,当钻头需要安装使用时,将阶梯钻本体2上的插接部21插入钻刃本体1上的插接槽11内,以此实现钻刃本体1与阶梯钻本体2的连接及在径向方向上的固定,再通过连接组件3将阶梯钻本体2与钻刃本体1进行连接;阶梯钻本体2对应钻刃本体1尾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22,连接组件3的配合螺母31套设于连接凸部22上并与连接凸部22螺纹连接,将阶梯钻本体2与钻刃本体1锁紧,同时紧固件32插入配合螺母31及钻刃本体1上的定位孔4,将配合螺母31与钻刃本体1进行定位,避免配合螺母31转动,以此实现钻刃本体1与阶梯钻本体2在轴向方向上的固定。当需要对受损的钻刃本体1进行更换时,只需拆卸连接组件3,并将插接部21与插接槽11分离,即可更换并重新安装,同时也可对受损的阶梯钻本体2进行更换并重新安装。参见附图2中,实施例1中:所述插接槽11为弧形槽,所述插接槽11沿钻刃本体1的外圆周壁设置并由靠近钻刃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插接部21沿阶梯钻本体2对应钻刃本体1一侧的弧形壁设置并由靠近直径较小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槽11为弧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钻刃本体及阶梯钻本体,所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插接槽适配的插接部,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尾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内圆周壁与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凸部通过连接组件与钻刃本体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螺母、紧固件,所述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所述配合螺母的圆周壁及钻刃本体圆周壁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紧固件与定位孔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钻刃本体及阶梯钻本体,所述钻刃本体与阶梯钻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插接槽适配的插接部,所述阶梯钻本体对应钻刃本体的尾部一侧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内圆周壁与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相接触,所述连接凸部通过连接组件与钻刃本体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螺母、紧固件,所述配合螺母套设于连接凸部上并与连接凸部螺纹连接,所述配合螺母的圆周壁及钻刃本体圆周壁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紧固件与定位孔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钻刃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为弧形槽,所述插接槽沿钻刃本体的外圆周壁设置并由靠近钻刃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插接部沿阶梯钻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紫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南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