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85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包括带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筒体;所述的进料口设置在筒体的顶端,所述的出料口设置在筒体下部的一侧;在所述的筒体中部设置有承接斗,所述的承接斗包括呈锥面的承接部与环柱形的过渡部,在所述过渡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体,在过渡部下端的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并在所述过渡部内、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带粉碎刀片的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延伸出过渡部下端的支撑体,并在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输出轴延伸至筒体内的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内的下部设置有向出料口倾斜的承接板。

A feeding barrel for silica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
本技术属于二氧化硅生产
,特指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
技术介绍
二氧化硅又称硅石,纯的二氧化硅无色,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但溶于氢氟酸及热浓磷酸,能和熔融碱类起作用;自然界中存在有结晶二氧化硅和无定形二氧化硅两种,二氧化硅可以由硅酸钠进行制备,硅酸钠很容易由于受潮而结块,结块的较大体积的硅酸钠会影响整体的反应速率。传统进料装置是通过人工挤压的粉碎形式将大块的受潮的硅酸钠压碎,即麻烦又影响工序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无需人工进行压碎的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包括带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筒体;所述的进料口设置在筒体的顶端,所述的出料口设置在筒体下部的一侧;在所述的筒体中部设置有承接斗,所述的承接斗包括呈锥面的承接部与环柱形的过渡部,在所述过渡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体,在过渡部下端的支撑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并在所述过渡部内、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带粉碎刀片的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延伸出过渡部下端的支撑体,并在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输出轴延伸至筒体内的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内的下部设置有向出料口倾斜的承接板。其中支撑体能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过渡部上。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硅酸钠晶体由进料口进入后会经承接部落入过渡部中,后大颗粒的硅酸钠晶体会被粉碎刀片进行粉碎成能通过第一过滤板的小颗粒晶体,最后经承接板从出料口离开筒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片,且每组粉碎刀片均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刀片构成。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片,且每组粉碎刀片均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刀片构成,从而能确保粉碎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筒体内、所述的承接斗的上方设置有承接件,所述的承接件包括呈半球面的壳体状的分流段与呈环柱型的连接段构成,所述的球面的分流段正对进料口,所述的连接段延伸至承接部的上方,且连接段与筒体之间形成有间隙;并在的承接件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连接承接件与筒体。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硅酸钠晶体从进料口上倒入后,会在球面的分流段的作用下分散至四周,后经连接段与筒体之间形成的间隙落入承接部上,能避免了硅酸钠从一个位置进入过渡段,从而确保了粉碎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承接斗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筋,所述的支撑筋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连接承接斗与筒体。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承接斗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筋,能起到加固承接斗的作用,从而确保了承接斗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第一过滤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的第二过滤板的过滤直径等于于第一过滤板,所述的第二过滤板位于旋转轴上最下方粉碎刀片的下侧。进料筒内的所有部件的材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体积较大的颗粒被第二过滤板挡住后会被粉碎刀片进行粉碎成体积较小的能从第一过滤板中穿过颗粒,从而确保可硅酸钠的颗粒大小,进而提高生产中的反应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进料口、2-出料口、3-筒体、4-承接部、5-过渡部、6-支撑体、7-第一过滤板、8-粉碎刀片、9-旋转轴、10-粉碎电机、11-承接板、12-分流段、13-连接段、14-连接筋、15-支撑筋、16-第二过滤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包括带进料口1与出料口2的筒体3;所述的进料口1设置在筒体3的顶端,所述的出料口2设置在筒体3下部的一侧;在所述的筒体3中部设置有承接斗,所述的承接斗包括呈锥面的承接部4与环柱形的过渡部5,在所述过渡部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体6,在过渡部5下端的支撑体6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板7,并在所述过渡部5内、位于两个支撑体6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带粉碎刀片8的旋转轴9;所述的旋转轴9延伸出过渡部5下端的支撑体6,并在所述的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输出轴延伸至筒体3内的粉碎电机10,所述粉碎电机10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旋转轴9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3内的下部设置有向出料口2倾斜的承接板11。其中支撑体6能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过渡部5上。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硅酸钠晶体由进料口1进入后会经承接部4落入过渡部5中,后大颗粒的硅酸钠晶体会被粉碎刀片8进行粉碎成能通过第一过滤板7的小颗粒晶体,最后经承接板11从出料口2离开筒体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旋转轴9上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片8,且每组粉碎刀片8均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刀片构成。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旋转轴9上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片8,且每组粉碎刀片8均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刀片构成,从而能确保粉碎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筒体3内、所述的承接斗的上方设置有承接件,所述的承接件包括呈半球面的壳体状的分流段12与呈环柱型的连接段13构成,所述的球面的分流段12正对进料口1,所述的连接段13延伸至承接部4的上方,且连接段13与筒体3之间形成有间隙;并在的承接件上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筋14,所述的连接筋14连接承接件与筒体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硅酸钠晶体从进料口1上倒入后,会在球面的分流段12的作用下分散至四周,后经连接段13与筒体3之间形成的间隙落入承接部4上,能避免了硅酸钠从一个位置进入过渡段,从而确保了粉碎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承接斗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筋15,所述的支撑筋15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连接承接斗与筒体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承接斗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筋15,能起到加固承接斗的作用,从而确保了承接斗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第一过滤板7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6,所述的第二过滤板16的过滤直径等于于第一过滤板7,所述的第二过滤板16位于旋转轴9上最下方粉碎刀片8的下侧。进料筒内的所有部件的材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体积较大的颗粒被第二过滤板16挡住后会被粉碎刀片8进行粉碎成体积较小的能从第一过滤板7中穿过的颗粒,从而确保可硅酸钠的颗粒大小,进而提高生产中的反应速率。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包括带进料口(1)与出料口(2)的筒体(3),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料口(1)设置在筒体(3)的顶端,所述的出料口(2)设置在筒体(3)下部的一侧;在所述的筒体(3)中部设置有承接斗,所述的承接斗包括呈锥面的承接部(4)与环柱形的过渡部(5),在所述过渡部(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体(6),在过渡部(5)下端的支撑体(6)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板(7),并在所述过渡部(5)内、位于两个支撑体(6)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带粉碎刀片(8)的旋转轴(9);所述的旋转轴(9)延伸出过渡部(5)下端的支撑体(6),并在所述的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输出轴延伸至筒体(3)内的粉碎电机(10),所述粉碎电机(10)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旋转轴(9)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3)内的下部设置有向出料口(2)倾斜的承接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包括带进料口(1)与出料口(2)的筒体(3),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料口(1)设置在筒体(3)的顶端,所述的出料口(2)设置在筒体(3)下部的一侧;在所述的筒体(3)中部设置有承接斗,所述的承接斗包括呈锥面的承接部(4)与环柱形的过渡部(5),在所述过渡部(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体(6),在过渡部(5)下端的支撑体(6)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板(7),并在所述过渡部(5)内、位于两个支撑体(6)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带粉碎刀片(8)的旋转轴(9);所述的旋转轴(9)延伸出过渡部(5)下端的支撑体(6),并在所述的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输出轴延伸至筒体(3)内的粉碎电机(10),所述粉碎电机(10)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旋转轴(9)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3)内的下部设置有向出料口(2)倾斜的承接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生产用进料筒,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轴(9)上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鸿旭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