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74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筒,分离筒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分离筒上方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入液口,入液口处设置有防漏漏斗,分离筒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直齿轮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抬升板,抬升板底部设置有分离装置,分离筒侧壁设置有分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油液分离时,通过电机驱动将抬升板进行上移,移动到油水分界线处,通过转动控制旋钮,使得控制柱连接的阻挡板将开设在抬升板上的分流口进行密封,使得油与水分割开,通过上移抬升板使得油液从油液管排出,在抬升板上移时,会使刮取环上移,使得刮取环将分离筒侧壁上粘附的油液进行刮取到抬升板上,实现对油液的分离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机
,尤其涉及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城市的餐饮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环境卫生,给广大的人民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酒店、餐厅、食堂等餐饮行业和家庭的餐后剩余物资,主要包括米和面粉类食品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类等含有丰富的生物质能的有机物资,餐厨垃圾是一种受到长期忽视的潜在资源,且数量庞大。经过过滤的餐厨垃圾需要经过油水分离才能进行排放,现有的方式是通过乳化剂进行简单处理或直接排放,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且油液在一些农业生产中可充当肥料,现需要一种简便的油水分离装置来进行油液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厨余垃圾中的油液不经过处理进行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其能有效对水与油液进行分离,并对油液进行回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筒,所述分离筒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分离筒上方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入液口,所述入液口处设置有防漏漏斗,所述分离筒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底部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筒侧壁设置有分流机构。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分离筒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内侧壁啮合连接有调节丝杠环,所述调节丝杠环底部与抬升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环顶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底部设置有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柱贯穿抬升板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阻挡板。优选地,所述抬升板上开设有多个呈扇形的分流口,所述阻挡板上开设有多个与分流口对应的配合口。优选地,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开设在分离筒侧壁的油液出液口,所述油液出液口设置有油液管,所述油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分离筒底部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优选地,所述抬升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刮取环,所述刮取环上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对应口,所述抬升板顶部设置有倾斜槽。本技术中有益效果为:1、在对油液分离时,通过电机驱动将抬升板进行上移,移动到油水分界线处,通过转动控制旋钮,使得控制柱连接的阻挡板将开设在抬升板上的分流口进行密封,使得油与水分割开,通过上移抬升板使得油液从油液管排出,实现对油液的分离回收。2、在抬升板上移时,会使刮取环上移,使得刮取环将分离筒侧壁上粘附的油液进行刮取到抬升板上,通过油液管一齐排出,保证设备的整洁,实现对油液的有效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筒、2支撑柱、3防漏漏斗、4电机、5直齿轮、6抬升板、7传动齿轮、8丝杠螺母、9调节丝杠环、10固定块、11控制旋钮、12控制柱、13阻挡板、14分流口、15油液管、16排水管、17刮取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筒1,分离筒1可采用透明橡胶材料,方便观察油水分离位置,分离筒1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分离筒1上方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入液口,入液口处设置有防漏漏斗3,分离筒1顶部设置有电机4,电机4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5,直直齿轮5余传动齿轮7啮合连接,齿轮5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抬升板6,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与分离筒1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侧壁通过轴承转动固定在分离筒1上方,传动齿轮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8,丝杠螺母8内侧壁啮合连接有调节丝杠环9,调节丝杠环9内部中空,方便控制柱12在其内进行转动控制阻挡板13,调节丝杠环9底部与抬升板6连接。抬升板6底部设置有分离装置,进一步地,分离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环9顶部的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控制柱12,控制柱12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层,控制柱12底部设置有控制旋钮11,控制柱12贯穿抬升板6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阻挡板13。再进一步地,抬升板6上开设有多个呈扇形的分流口14,阻挡板13上开设有多个与分流口14对应的配合口,其配合口与分流口14大小一致,开启时方便混合液体的密度分层。分离筒1侧壁设置有分流机构,进一步地,分流机构包括开设在分离筒1侧壁的油液出液口,油液出液口设置有油液管15,油液管1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分离筒1底部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再进一步地,抬升板6侧壁固定连接有刮取环17,刮取环17内侧比外侧低,即顶部呈倾斜设置,方便刮取的油液的掉落,刮取环17上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对应口,抬升板6顶部设置有倾斜槽。本技术中,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设置在分离筒1上方的防漏漏斗3将待处理混合液倒入到分离筒1内,将阻挡板13上的配合口与抬升板6上的分流口14重合,使得混合液进入到分离筒1内,通过分离筒1透明外壁进行观察油水分离位置,通过电机4驱动,在直齿轮5的带动下使得传动齿轮7带动丝杠螺母8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调节丝杠环9上移,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抬升板6进行缓慢上移;当抬升板6上移到油水分离处时,转动位于调节丝杠环9上方的控制旋钮11,使得控制旋钮11连接的控制柱12在固定块10上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控制柱12底部连接的阻挡板13的配合口与分流口14错开,从而使得阻挡板13侧壁将抬升板6上的分流口14进行堵住,通过阻挡板13与抬升板6实现将油水分离;开启电机4,使得调节丝杠环上移,带动与之连接的抬升板6上移,在抬升板6上移时会使设置在抬升板6上的刮取环17将分离筒1侧壁的油液刮取到抬升板6上,当调节丝杠环9移动到油液管15处时,开启第一阀门,将位于抬升板6上的油液经油液管15进行排出,进行收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1)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分离筒(1)上方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入液口,所述入液口处设置有防漏漏斗(3),所述分离筒(1)顶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5),所述直齿轮(5)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抬升板(6),所述抬升板(6)底部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筒(1)侧壁设置有分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包括分离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1)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分离筒(1)上方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入液口,所述入液口处设置有防漏漏斗(3),所述分离筒(1)顶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5),所述直齿轮(5)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有抬升板(6),所述抬升板(6)底部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筒(1)侧壁设置有分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分离筒(1)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7),所述传动齿轮(7)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8),所述丝杠螺母(8)内侧壁啮合连接有调节丝杠环(9),所述调节丝杠环(9)底部与抬升板(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碟片式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调节丝杠环(9)顶部的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沈飞谢伟李欢李向东沈利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