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72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包括顶部辅助装置和底部辅助装置,所述顶部辅助装置包括主带,连接在主带下方的大腿套环以及两组滑轮组件,所述大腿套环设有两个,两个大腿套环分别通过若干连接带连接在主带两侧,所述主带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负重扣,每个负重扣上可拆卸的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同侧的滑轮组件绑有配重袋;所述底部辅助装置包括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板、通过缓冲减震机构连接在升降板上的支撑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单杠底座上;能够满足不同级别引体向上练习者的需求,即使初级练习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减小负荷强度单独完成训练动作,确保训练时动作标准和训练安全。

A new type of pull up assistant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训练辅助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
技术介绍
单杠引体向上是人体上肢力量训练的主要练习动作和训练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上肢屈肌力量检测的重要手段,部队《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和地方中学生体育考试都将其作为一项体能考核内容,因此开展引体向上训练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地方都十分广泛,但单杠引体向上练习主要是通过克服自身体重来完成练习动作,其负荷强度受练习者体重的限制,练习者很难根据自身上肢力量的大小科学安排负荷强度,在实际的训练中练习者难以按照人体力量训练规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造成引体向上初级练习者训练时负荷强度太大难以完成动作,练习动作变形不规范,高级练习者训练时负荷强度偏小,达不到应有的训练刺激,导至训练效果差,以及伤病率高等问题,基于此情况设计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以方便引体向上练习者灵活调节训练负荷强度,使初级练习者与高级练习者都能从训练中受益,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包括顶部辅助装置和底部辅助装置,所述顶部辅助装置包括主带,连接在主带下方的大腿套环以及两组滑轮组件,所述主带的一端连接固定扣,所述主带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与固定扣配合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大腿套环设有两个,两个大腿套环分别通过若干连接带连接在主带两侧,所述主带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负重扣,每个负重扣上可拆卸的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同侧的滑轮组件绑有配重袋;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单杠固定带,所述单杠固定带套设在单杠上,所述滑轮通过安装座与单杠固定带相连;所述辅助训练器还配套设有收纳包,所述收纳包内部分隔为牵引绳区、滑轮区、配重袋区和主带区;所述底部辅助装置包括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板、通过缓冲减震机构连接在升降板上的支撑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单杠底座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通过机架固定连接在单杠底座上的调节电机,连接在调节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底端转动连接在单杠底座上的调节螺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单杆底座上的导向杆,所述调节螺杆上旋接有旋接螺母,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导向滑块,所述旋接螺母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滑块固定连接在升降板另一端,所述调节螺杆底部同轴连接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若干等距均匀设置的缓冲减震弹簧。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能够满足不同级别引体向上练习者的需求,即使初级练习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减小负荷强度单独完成训练动作,确保训练时动作标准和训练安全,高级练习者也根据需要增强负荷强度,使上肢肌肉在训练时得到充分的刺激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收纳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带,2-滑轮,3-固定扣,4-大腿套环,5-负重扣,6-牵引绳,7-配重袋,8-收纳袋,9-单杠固定带,10-升降板,11-支撑板,12-缓冲减震机构,13-调节电机,14-驱动齿轮,15-调节螺杆,16-导向杆,17-旋接螺母,18-导向滑块,19-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包括顶部辅助装置和底部辅助装置,所述顶部辅助装置包括主带,连接在主带下方的大腿套环、两组滑轮组件和收纳袋,所述主带的一端连接固定扣,所述主带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与固定扣配合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大腿套环设有两个,两个大腿套环分别通过若干连接带连接在主带两侧,所述主带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负重扣,每个负重扣上可拆卸的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同侧的滑轮组件绑有配重袋,每只配重袋可装填5-10公斤沙子,牵拉绳连接的配重袋越重则练习者抗阻负荷越小,练习者调节好重量后将主带穿戴起来即可使用,如需增加引体向上的负荷强度,练习者只需单独使用主带,将配重袋悬挂在主带的负重扣上,配重越重练习者抗阻负荷越大;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单杠固定带,所述单杠固定带套设在单杠上,所述滑轮通过安装座与单杠固定带相连;所述收纳包内部分隔为牵引绳区、滑轮区、配重袋区和主带区。所述底部辅助装置包括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板、通过缓冲减震机构连接在升降板上的支撑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单杠底座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通过机架固定连接在单杠底座上的调节电机,连接在调节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底端转动连接在单杠底座上的调节螺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单杆底座上的导向杆,所述调节螺杆上旋接有旋接螺母,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导向滑块,所述旋接螺母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滑块固定连接在升降板另一端,所述调节螺杆底部同轴连接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若干等距均匀设置的缓冲减震弹簧。该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能够满足不同级别引体向上练习者的需求,即使初级练习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减小负荷强度单独完成训练动作,确保训练时动作标准和训练安全,高级练习者也根据需要增强负荷强度,使上肢肌肉在训练时得到充分的刺激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辅助装置和底部辅助装置,所述顶部辅助装置包括主带,连接在主带下方的大腿套环以及两组滑轮组件,所述主带的一端连接固定扣,所述主带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与固定扣配合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大腿套环设有两个,两个大腿套环分别通过若干连接带连接在主带两侧,所述主带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负重扣,每个负重扣上可拆卸的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同侧的滑轮组件绑有配重袋;/n所述底部辅助装置包括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板、通过缓冲减震机构连接在升降板上的支撑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单杠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辅助装置和底部辅助装置,所述顶部辅助装置包括主带,连接在主带下方的大腿套环以及两组滑轮组件,所述主带的一端连接固定扣,所述主带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与固定扣配合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大腿套环设有两个,两个大腿套环分别通过若干连接带连接在主带两侧,所述主带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负重扣,每个负重扣上可拆卸的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同侧的滑轮组件绑有配重袋;
所述底部辅助装置包括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板、通过缓冲减震机构连接在升降板上的支撑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单杠底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单杠固定带,所述单杠固定带套设在单杠上,所述滑轮通过安装座与单杠固定带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刚赖传龙陶兴宇李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