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训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52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训练架,属于体育锻炼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的两侧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配重机构,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与配重机构连接的高位下拉训练机构,机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配重机构连接的上位水平拉训练机构,机架包括四个立杆,立杆的顶部共同固设有定位架,位于配重机构同侧的两根立杆底部固设有支撑杆;所述配重机构包括竖向固设于定位架和支撑杆中部的两根导向柱,两根导向柱上共同套设有多个配重块,位于最顶部的配重块上顶板,顶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动滑轮一,动滑轮一上连接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上设置有与动滑轮一连接的传动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现高位下拉为1倍力、上拉水平拉为1/2倍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训练架
本技术涉及体育锻炼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综合训练架。
技术介绍
体育训练器械具有为人们提供体能训练的效果,根据人们需要训练的肌肉群的不同,训练器械的形状、结构也不同。以胸腹部肌肉训练为例,其现有训练器械的结构为:一组可调节的配重块,通过拉索拉动,并在拉索上配有滑轮,改变拉力大小,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这种训练器械其拉索的位置一定,使用者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只能以固定的姿势向着固定的方向发力,进行力量训练。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9745657A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体育训练器械以及组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锻炼设备
,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内滑动设置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拉索,支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定滑轮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滑槽,二号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二号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动滑轮组,二号滑块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拉索,支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号导向轮,二号拉索绕设在一号导向轮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三号滑槽,三号滑槽上滑动设置有训练组件,二号拉索固定设置在训练组件上;其通过滑轮组配合配重块提供一定拉力的训练效果,其使用端的手柄拥有上、下两个固定位置,方便使用者改变手柄的拉力方向,实现不同的肌肉锻炼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训练者在训练时,无法实现高位下拉为1倍力、上拉水平拉为1/2倍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训练架,在同一台设备上,能够实现高位下拉为1倍力、上拉水平拉为1/2倍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综合训练架,包括机架,机架的两侧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配重机构,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与配重机构连接的高位下拉训练机构,机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配重机构连接的上位水平拉训练机构,机架包括四个立杆,立杆的顶部共同固设有定位架,位于配重机构同侧的两根立杆底部固设有支撑杆;所述配重机构包括竖向固设于定位架和支撑杆中部的两根导向柱,两根导向柱上共同套设有多个配重块,位于最顶部的配重块上顶板,顶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动滑轮一,动滑轮一上连接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上设置有与动滑轮一连接的传动绳;所述高位下拉训练机构包括位于定位架与配重块同侧顶部的上拉绳,定位架的一端固设有供上拉绳穿过的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轴向水平设置,上拉绳的一端穿过定位套筒和固定连接有高位拉手,定位架的顶部远离定位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支撑杆位于张紧轮的正下方固设有换向轮,定位机构位于换向轮的正上方抵接有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动滑轮二,上拉绳穿过换向轮后与定位板上的动滑轮二连接;所述上位水平拉训练机构包括竖向滑移连接于立杆上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轮,传动绳从两个限位轮之间穿过,定位座远离立杆的一侧固设有水平拉手,支撑杆位于立杆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一和定滑轮二,传动绳穿出导向机构的一端从定滑轮一和定滑轮二的底部穿过后与水平拉手固定,另一端从导向机构的顶部穿过后固定连接于定位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拉绳穿过张紧轮的顶部后绕过换向轮的底部并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底部,向下拉动高位拉手,上拉绳的拉力带动固定板向下运动,固定板上的动滑轮二带动传动绳向下拉,传动绳带动动滑轮一和指定数目的配重块向上运动,根据动滑轮一和动滑轮二反向运动的特点,将动滑轮一和动滑轮二出来的1/2倍力变为1倍力,从而实现高位下拉运动1倍力;拉动水平拉手,传动绳带动动滑轮一和指定数目的配重块向上运动,定滑轮一和定滑轮二对传动绳起到张紧和导向作用,根据动滑轮比定滑轮省力二分之一,即上位水平拉运动需要出二分之一倍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设于定位架上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导向轮四、导向轮五以及导向轮六,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二对称位于定位板的两端且等高设置,导向轮三和导向轮四位于定位板的中间位置,导向轮三和导向轮四分别为了两根导向柱的正上方且等高设置,导向轮五位于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三之间,导向轮六位于导向轮二和导向轮四之间,且导向轮五和导向轮六等高设置于定位板上,其中导向轮一的轴心高度高于导向轮三和导向轮五的轴心高度,导向轮三的轴心高度高于导向轮五的轴心高度,传动绳依次穿过导向轮一和导向轮二的顶部、动滑轮二的底部、导向轮六和导向轮四的顶部、动滑轮一的底部、导向轮三和导向轮二的顶部后与水平拉手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导向轮四、导向轮五以及导向轮六能够对传动绳进行张紧和导向,拉动水平拉手,传动绳带动动滑轮二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导向轮四、导向轮五、导向轮六、动滑轮一以及动滑轮二上均开设有限位槽,传动绳从限位槽中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限位槽能够防止传动绳在传动的过程中从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导向轮四、导向轮五以及导向轮六上掉落,使传动绳在传动的过程中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设有橡胶垫一,定位板底部对应橡胶垫一的位置固设有橡胶垫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动滑轮二在传动绳的作用下竖向运动时,橡胶垫一和橡胶垫二能够减少固定板和定位板之间的碰撞,从而减少固定板和定位板之间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位于上拉绳下方的位置固设有坐垫,立杆位于坐垫的上方固设有两个橡胶套筒,橡胶套筒用于支撑人的背部,高位拉手上固设有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训练时,人坐在坐垫上,背倚靠在橡胶套筒上,向下拉动高位拉手,即能进行训练,防滑垫能够增加手与把手之间的摩擦,根据动滑轮一和动滑轮二反向运动的特点,将动滑轮一和动滑轮二出来的1/2倍力变为倍力,从而实现高位下拉运动1倍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定位座上开设有与安装孔对应的插接孔,插接孔内插接有定位销。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定位座滑移连接于立杆上,滑移至适当高度后,使定位销插接于定位座的插接孔和安装孔内,即能调节定位座的高度,即调节水平拉手的高度,适应不同训练者的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位于定位座的下方滑移连接有一个踏板,踏板靠近立杆的一侧固接有滑移连接于立杆上的固定夹,立杆上一侧还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调位孔,固定夹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能够插设于任一调位孔内的定位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固定夹滑移至适当位置后,使定位螺栓和立杆上的调位孔对应,拧动定位螺栓至插接于立杆的调位孔内,即能调节踏板的高度,使踏板能够适应不同训练者的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的下侧中部竖直固接有加片柱,加片柱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连通孔一,各配重块的中部均竖直开设有供加片柱穿过的贯穿孔,各配重块的一侧均开设有能够与连通孔一连通的连通孔二,任一配重块上还设置有一能够插设于连通孔一与连通孔二的插销。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调节配重块数量时,将插销从配重块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训练架,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侧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配重机构(2),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与配重机构(2)连接的高位下拉训练机构(3),机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配重机构(2)连接的上位水平拉训练机构(4),机架(1)包括四个立杆(11),立杆(11)的顶部共同固设有定位架(12),位于配重机构(2)同侧的两根立杆(11)底部固设有支撑杆(13);/n所述配重机构(2)包括竖向固设于定位架(12)和支撑杆(13)中部的两根导向柱(21),两根导向柱(21)上共同套设有多个配重块(22),位于最顶部的配重块(22)上顶板(23),顶板(2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动滑轮一(233),动滑轮一(233)上连接有导向机构(5),导向机构(5)上设置有与动滑轮一(233)连接的传动绳(58);/n所述高位下拉训练机构(3)包括位于定位架(12)与配重块(22)同侧顶部的上拉绳(31),定位架(12)的一端固设有供上拉绳(31)穿过的定位套筒(32),定位套筒(32)的轴向水平设置,上拉绳(31)的一端穿过定位套筒(32)和固定连接有高位拉手(35),定位架(12)的顶部远离定位套筒(3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33),支撑杆(13)位于张紧轮(33)的正下方固设有换向轮(34),定位机构位于换向轮(34)的正上方抵接有一个固定板(59),固定板(59)上转动连接有动滑轮二(591),上拉绳(31)穿过换向轮(34)后与定位板(51)上的动滑轮二(591)连接;/n所述上位水平拉训练机构(4)包括竖向滑移连接于立杆(11)上的定位座(41),定位座(4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轮(42),传动绳(58)从两个限位轮(42)之间穿过,定位座(41)远离立杆(11)的一侧固设有水平拉手(43),支撑杆(13)位于立杆(1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一(44)和定滑轮二(45),传动绳(58)穿出导向机构(5)的一端从定滑轮一(44)和定滑轮二(45)的底部穿过后与水平拉手(43)固定,另一端从导向机构(5)的顶部穿过后固定连接于定位座(4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训练架,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侧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配重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与配重机构(2)连接的高位下拉训练机构(3),机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配重机构(2)连接的上位水平拉训练机构(4),机架(1)包括四个立杆(11),立杆(11)的顶部共同固设有定位架(12),位于配重机构(2)同侧的两根立杆(11)底部固设有支撑杆(13);
所述配重机构(2)包括竖向固设于定位架(12)和支撑杆(13)中部的两根导向柱(21),两根导向柱(21)上共同套设有多个配重块(22),位于最顶部的配重块(22)上顶板(23),顶板(2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动滑轮一(233),动滑轮一(233)上连接有导向机构(5),导向机构(5)上设置有与动滑轮一(233)连接的传动绳(58);
所述高位下拉训练机构(3)包括位于定位架(12)与配重块(22)同侧顶部的上拉绳(31),定位架(12)的一端固设有供上拉绳(31)穿过的定位套筒(32),定位套筒(32)的轴向水平设置,上拉绳(31)的一端穿过定位套筒(32)和固定连接有高位拉手(35),定位架(12)的顶部远离定位套筒(3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33),支撑杆(13)位于张紧轮(33)的正下方固设有换向轮(34),定位机构位于换向轮(34)的正上方抵接有一个固定板(59),固定板(59)上转动连接有动滑轮二(591),上拉绳(31)穿过换向轮(34)后与定位板(51)上的动滑轮二(591)连接;
所述上位水平拉训练机构(4)包括竖向滑移连接于立杆(11)上的定位座(41),定位座(4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轮(42),传动绳(58)从两个限位轮(42)之间穿过,定位座(41)远离立杆(11)的一侧固设有水平拉手(43),支撑杆(13)位于立杆(1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一(44)和定滑轮二(45),传动绳(58)穿出导向机构(5)的一端从定滑轮一(44)和定滑轮二(45)的底部穿过后与水平拉手(43)固定,另一端从导向机构(5)的顶部穿过后固定连接于定位座(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5)包括固设于定位架(12)上的定位板(51),定位板(51)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一(52)、导向轮二(53)、导向轮三(54)、导向轮四(55)、导向轮五(56)以及导向轮六(57),导向轮一(52)和导向轮二(53)对称位于定位板(51)的两端且等高设置,导向轮三(54)和导向轮四(55)位于定位板(51)的中间位置,导向轮三(54)和导向轮四(55)分别为了两根导向柱(21)的正上方且等高设置,导向轮五(56)位于导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强张孝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克洛菲特工贸有限公司孙国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