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71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格挡装置、头套、固定环和防护结构,所述防护服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衣袖,所述格挡装置的底端通过卡槽固定在衣袖的外侧,所述头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护目镜,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安装在防护服底端的两侧,所述防护结构设置在防护服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衣袖的外侧设置防护板,可以扩大受到撞击的受力面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撞击力度,在消防员的视野盲区部分增加了防护结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消防员受到的伤害,腰带的正面设置了连接带,可以将小孩固定在连接带内部,方便了消防员活动,腰带的背面设置了工具包,方便了急救药品或工具的携带。

A fire protection device for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体安全防护
,具体为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是保护活跃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因此,适应火灾现场救助活动的消防员防护服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在火灾现场使用时,消防服可能无法抵挡家具烧毁倾倒时的撞击,在消防人员无法观察到的视野盲区,消防服的保护效果较低,抢救受伤人员时,不方便移动小孩,抢救药品或工具不方便携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消防员的手臂缺少防护装置,消防员视野盲区的保护效果较差和不方便携带小孩与救援工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格挡装置、头套、固定环和防护结构,所述防护服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衣袖,所述格挡装置的底端通过卡槽固定在衣袖的外侧,所述头套的底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头套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护目镜,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安装在防护服底端的两侧,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嵌入有腰带,所述腰带正面的顶端与连接带的底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带的顶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的两侧相连接,所述腰带和连接带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腰带的背面与工具包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防护结构的背面设置在防护服的背面。<br>优选的,所述格挡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卡扣、限位球、连接球、第二挡板和拉绳,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球,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球,所述限位球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球,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背面均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两侧连接有拉绳。优选的,所述连接球内嵌于限位球的内部,所述限位球底部通孔的横截面直径小于连接球的横截面直径。优选的,所述护目镜的底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的背面和头套的内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吸汗层、排汗层、缓冲层和阻燃层,所述吸汗层的右侧通过机械缝合与排汗层的左侧相连接,所述排汗层的右侧通过机械缝合与缓冲层的左侧相连接,所述缓冲层的右侧通过机械缝合与阻燃层的左侧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在衣袖的外侧设置防护板,可以扩大受到撞击的受力面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撞击力度,在消防员的视野盲区部分增加了防护结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消防员受到的伤害,腰带的正面设置了连接带,可以将小孩固定在连接带内部,方便了消防员活动,腰带的背面设置了工具包,方便了急救药品或工具的携带;(1)衣袖的外侧通过卡扣连接有防护板,通过防护板可以使用手臂推动部分较大的障碍物,同时扩大了手臂与物体的接触面积,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手臂,减小了手臂受到的伤害;(2)在消防员的背部和头部等视野盲区中设置了保护结构,通过保护结构的缓冲作用,可以降低消防员可能受到的伤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防装置的安全性;(3)腰带的正面设置了连接带,通过连接带可以将小孩固定在消防员的胸前,保护小孩的同时,方便了消防员的活动,腰带的背面设置了工具包,方便了药品和工具的携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背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挡板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防护服;2、衣袖;3、格挡装置;301、第一挡板;302、卡扣;303、限位球;304、连接球;305、第二挡板;306、拉绳;4、卡槽;5、头套;6、护目镜;7、空气过滤器;8、腰带;9、固定环;10、连接扣;11、连接带;12、防护结构;1201、吸汗层;1202、排汗层;1203、缓冲层;1204、阻燃层;13、工具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1、格挡装置3、头套5、固定环9和防护结构12,防护服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衣袖2,格挡装置3的底端通过卡槽4固定在衣袖2的外侧,格挡装置3包括第一挡板301、卡扣302、限位球303、连接球304、第二挡板305和拉绳306,第一挡板30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球303,第二挡板30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球304,限位球30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球304,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5的背面均设置有卡扣302,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5的两侧连接有拉绳306,通过拉绳306将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5展开,将卡扣302扣入卡槽4中,可以简便的将格挡装置3固定在衣袖2的外侧,通过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5可以使消防员通过手臂推动较大的障碍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救援效率,同时保护了手臂。连接球304内嵌于限位球303的内部,限位球303底部通孔的横截面直径小于连接球304的横截面直径,通过连接球304在限位球303的内部转动,从而方便了消防员手臂的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格挡装置3的便利性。头套5的底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1的顶端相连接,头套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护目镜6,护目镜6的底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7,空气过滤器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的材料为活性炭过滤网,通过空气过滤器7可以过滤空气中部分有毒气体,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防员的安全。固定环9的表面固定安装在防护服1底端的两侧,固定环9的内部嵌入有腰带8,腰带8正面的顶端与连接带11的底端相连接,连接带11的顶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1的两侧相连接,腰带8和连接带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扣10,腰带8的背面与工具包13的顶端相连接。防护结构的背面12设置在防护服1的背面,防护结构12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1的背面和头套5的内部相连接,通过在消防员的视野盲区位置设置了防护结构12,可以降低消防员受到伤害的撞击力度,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防员的安全。防护结构12包括吸汗层1201、排汗层1202、缓冲层1203和阻燃层1204,吸汗层1201的右侧通过机械缝合与排汗层1202的左侧相连接,排汗层1202的右侧通过机械缝合与缓冲层1203的左侧相连接,缓冲层1203的右侧通过机械缝合与阻燃层1204的左侧相连接,吸汗层1201的材料为纤维针织面料,排汗层1202的材料为亚麻面料,缓冲层1203的材料为缓冲棉,阻燃层1204的材料为阻燃纤维,通过吸汗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1)、格挡装置(3)、头套(5)、固定环(9)和防护结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衣袖(2),所述格挡装置(3)的底端通过卡槽(4)固定在衣袖(2)的外侧,所述头套(5)的底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头套(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护目镜(6),所述固定环(9)的表面固定安装在防护服(1)底端的两侧,所述固定环(9)的内部嵌入有腰带(8),所述腰带(8)正面的顶端与连接带(11)的底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带(11)的顶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1)的两侧相连接,所述腰带(8)和连接带(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扣(10),所述腰带(8)的背面与工具包(1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防护结构(12)的背面设置在防护服(1)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1)、格挡装置(3)、头套(5)、固定环(9)和防护结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衣袖(2),所述格挡装置(3)的底端通过卡槽(4)固定在衣袖(2)的外侧,所述头套(5)的底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头套(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护目镜(6),所述固定环(9)的表面固定安装在防护服(1)底端的两侧,所述固定环(9)的内部嵌入有腰带(8),所述腰带(8)正面的顶端与连接带(11)的底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带(11)的顶端通过机械缝合与防护服(1)的两侧相连接,所述腰带(8)和连接带(1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扣(10),所述腰带(8)的背面与工具包(1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防护结构(12)的背面设置在防护服(1)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人体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装置(3)包括第一挡板(301)、卡扣(302)、限位球(303)、连接球(304)、第二挡板(305)和拉绳(306),所述第一挡板(30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球(303),所述第二挡板(30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球(304),所述限位球(30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球(304),所述第一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可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