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6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护手工具,包括活动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手臂固定槽,手臂固定槽的一端开口设置、另一端连通有手掌固定槽,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设置有翻转组件,且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麻仰卧/俯卧位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上肢手臂放置不稳存在的医疗风险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手工具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手工具。
技术介绍
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时常会对患者进行全麻手术,在全麻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是呈仰卧位或俯卧位。全麻俯卧/仰卧位病人在体位摆放时,受手术床长度和宽度影响,病人的上肢双臂放置的位置常常不稳,使得患者的手臂直接会垂坠在手术床的两侧,轻则病人下手术床后感觉酸痛,重者上肢掉下或者漏出床沿的部分被透视机器碰伤,增加医疗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护手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麻仰卧/俯卧位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上肢手臂放置不稳存在的医疗风险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护手工具,包括活动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手臂固定槽,手臂固定槽的一端开口设置、另一端连通有手掌固定槽,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设置有翻转组件,且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组件。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中,固定机构设置在手术床的两侧,在病人进行全麻手术时用于固定和放置其手臂,避免手臂在手术过程中垂坠在手术床下造成手臂不适或导致医疗风险的问题。其中,手臂固定槽用于固定病人的手臂,手掌固定槽用于特定的放置病人的手掌。在手术过程中,固定组件用于连接固定板与手术床,使得固定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位置稳定。翻转组件用于实现固定板的翻转,使得固定板能够相对手术床转动,在其不使用时,能够使固定板、手臂固定槽以及手掌固定槽能够垂坠在手术床的两侧,避免其占用过多的位置。本技术方案在全麻病人手术过程中,通过在手术床的两侧设置能够固定手臂和手掌的固定机构,保证了病人手术过程中其上肢手臂能够被稳定的放置,避免手臂垂坠到手术床外造成患者的手臂不适或者因意外刮碰而出现医疗风险的问题。进一步,固定板的两面均设置有手臂固定槽和手掌固定槽。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板的两面均设置手臂固定槽和手掌固定槽,使得固定板能够双面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翻转组件包括固接在手术床底部的合页,合页的另一个叶片上固接有翻转轴,翻转轴远离合页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本技术方案中,合页的设置能够使得固定板能够相对手术床转动,使得固定板能够在平行于手术床和垂直于手术床的状态切换。在使用时,固定板平行于手术床;在使用结束后,使得固定板垂直于手术床,垂挂在手术床的侧部,避免占用空间。此外,翻转轴的设置能够使固定板相对手术床翻转,由于固定板的两面均设置了手臂固定槽和手掌固定槽,患者在全麻手术时,可能处于仰卧位,也可能处于俯卧位,通过使固定板相对旋转轴转动,能够使得固定板相对手术床的位置改变,进而使得其既能够适用于病人全麻仰卧位手术,也能够适用于病人全麻俯卧位手术,增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手术床两侧部的矩形孔,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的且与矩形孔正对设置的插孔,插孔与矩形孔之间插设有矩形的插杆。本技术方案中,在需要固定固定板的位置时,操作人员仅需要将插杆插入到矩形孔和插孔内即可,操作方便,且插杆矩形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固定板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手术床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矩形孔,两个矩形孔均可与插孔正对。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固定板能够相对旋转轴转动以达到翻面和切换位置的效果,因此设置了两个矩形孔,使得在固定板相对旋转轴转动改变了位置之后,仍然能够被稳定的固定。进一步,手掌固定槽远离手臂固定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拆卸槽,拆卸槽与手掌固定槽可连通,且拆卸槽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本技术方案中,拆卸槽可拆卸的连接在手掌固定槽的端部,在需要在患者的手指尖端检测心率或血氧指数时,可将拆卸槽从手掌固定槽上拆卸下来,并使其相对固定板转动,避免对各个管路产生阻碍。进一步,固定板的两侧边上均固接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弹性的绑带。本技术方案中,固定板上的绑带可辅助限定病人和手臂的位置,进一步增加患者手臂固定的稳定性。进一步,手臂固定槽为弧形的凹槽。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手臂固定槽设置成弧形的凹槽,能够提高病人的手臂与手臂固定槽之间贴合的紧密度,进而更好的放置手臂。进一步,固定板远离手术床的一侧边上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放置槽。本技术方案中,固定板侧边上的放置槽用于放置心电监护或血氧饱和等线路,保证其有序放置,避免缠绕。进一步,插杆远离矩形孔的一端固接有圆盘。本技术方案中,插杆端部的圆盘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拿取插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1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固定板翻转状态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固定板未翻转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手术床1、枕头2、固定板3、手臂固定槽4、手掌固定槽5、翻转轴6、合页7、矩形孔8、插杆9、拆卸槽10、连接环11、绑带12、放置槽13、圆盘14。实施例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护手工具,包括分别活动连接在手术床1左、右两侧的固定机构,本技术方案中的固定机构用于对患者全麻手术过程中上肢手臂进行位置的固定。固定机构用于放置患者的手臂和手掌,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上开设有手臂固定槽4,手臂固定槽4为弧形的凹槽。手臂固定槽4的上端开口设置、下端连通有手掌固定槽5,手掌固定槽5也开设在固定板3上,结合图2所示,手掌固定槽5远离手臂固定槽4的一端(下端)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拆卸槽10,拆卸槽10与手掌固定槽5可连通,且拆卸槽10的底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的底端上。固定板3的左、右两侧边上均固接有连接环11,两个连接环11之间均绑有弹性的绑带12。固定板3远离手术床1的一侧边(外侧边)上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放置槽13。固定板3与手术床1之间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用于实现固定板3的转动,翻转组件包括固接在手术床1底部的合页7,合页7的另一个叶片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固定板3与手术床1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在使用时限定固定板3的位置。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手术床1两侧部的横向的矩形孔8,固定板3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且与矩形孔8正对设置的插孔(图中未示出),插孔与矩形孔8之间插设有矩形的插杆9,插杆9远离矩形孔8的一端固接有圆盘14。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手术时,可在手术床1上放置枕头2,患者呈仰卧位平躺在手术床1上,而后对患者进行上肢手臂的固定。首先,将固定板3放置到与手术床1平行的位置,此时,位于手术床1侧边的合页7的两个叶片处于同一平面。而后将固定板3上的插孔与手术床1上的矩形孔8正对设置,并将插杆9依次插入到插孔和矩形孔8内,以实现固定板3位置的固定。而后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手臂放置槽13内,保证患者的手掌位于手掌放置槽13内,此时拆卸槽10通过连接绳连接在手掌放置槽13上,对患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手臂固定槽,手臂固定槽的一端开口设置、另一端连通有手掌固定槽,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设置有翻转组件,且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在手术床两侧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手臂固定槽,手臂固定槽的一端开口设置、另一端连通有手掌固定槽,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设置有翻转组件,且固定板与手术床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两面均设置有手臂固定槽和手掌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接在手术床底部的合页,合页的另一个叶片上固接有翻转轴,翻转轴远离合页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手术床两侧部的矩形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的且与矩形孔正对设置的插孔,所述插孔与矩形孔之间插设有矩形的插杆。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翠平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