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平面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40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平面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算法包括S1.将边界分解为多个直线段,每个直线段对应一个缓冲区;S2.获取每个直线段的端点A、B,建立坐标系并获取A、B的坐标;S3.根据A、B的坐标获取缓冲区的四个顶点坐标;S4.根据缓冲区的顶点坐标获取缓冲区中多边形的边界,进而判断待判断点是否位于边界的缓冲区内;通过该算法无需引入条件判断逻辑即可通过将缓冲区视为一个独立的多边形对象,进而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来判断待测点是否位于缓冲区内,缓冲区和多边形边界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块进行处理,算法复用度高且设计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复平面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边界缓冲区计算
,具体而言,涉及基于复平面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制式复杂、基站站址密集;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优化、评估工作复杂度越来越高。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优化、评估的对象是一系列的部署在具体站址上的通信基站;地理位置是站址最关键的信息,通常用经纬度数据表示;通信网络包含一系列精心布局的站址,覆盖一块对应的地理区域;开展无线网络规划、优化、评估工作时,通常需要指定对应区域的地理边界,从大量站址中提取出地理边界内的地址,用于开展进一步分析。考虑到通信基站的越区覆盖问题(即边界外的基站对边界内的区域形成有效覆盖),还需考虑地理边界对应扩延区域,称之为缓冲区。本专利技术旨在研究地理边界与缓冲区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的算法,用于判断给定的地址是否在地理边界或其缓冲区内,为计算机辅助开展地理信息处理提供帮助。现有的缓冲区算法,通过计算点与线段的距离判断是否在缓冲区内,通过对边界线段平行移动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复平面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边界分解为多个直线段,每个直线段对应一个缓冲区;/nS2.获取每个直线段的端点A、B,建立坐标系并获取A、B的坐标;/nS3.根据A、B的坐标获取缓冲区的四个顶点坐标;/nS4.根据缓冲区的顶点坐标获取缓冲区中多边形的边界,进而判断待判断点是否位于边界的缓冲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复平面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边界分解为多个直线段,每个直线段对应一个缓冲区;
S2.获取每个直线段的端点A、B,建立坐标系并获取A、B的坐标;
S3.根据A、B的坐标获取缓冲区的四个顶点坐标;
S4.根据缓冲区的顶点坐标获取缓冲区中多边形的边界,进而判断待判断点是否位于边界的缓冲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1.选取一段待分解的边界,检测并提取其中的直线段;
S12.获取缓冲半径,根据缓冲半径r,划定每一直线段对应的缓冲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S21.获取每个直线段的端点A、B,以AB作为中轴线建立长为AB、宽为2r的多边形CDEF,所述多边形CDEF为缓冲区的一部分;
S22.建立以O为原点的坐标系,获取端点A的坐标(Xa,Ya)和端点B的坐标(Xb,Y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理边界缓冲区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S31.获取向量的复数Xa+Yai,向量的复数Xb+Ybi,向量的复数为(Xb-X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源源吴琪刘营肖钦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