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317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包括第一连接器电路、第二连接器电路及供电端选择电路,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辅电输入接口、第一供电接口、第二供电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路包括设备充电接口和从设备充电接口,所述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从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第二供电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能够在Apple设备与从设备连接时,接入外电对Apple设备和从设备进行供电,延长待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
技术介绍
在支付领域,新兴的支付手段不断涌现,个人便携式支付已经是未来电子支付的热门话题,传统保护POS设备的应用场景方案略显单一;这就要求传统支付设备扩展应用场景,POS设备的使用方案不能固步自封,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与新科技的产品的融合,POS设备应用方案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和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以跟进时代的步伐。若使用数据线将Apple设备与POS设备连接进行通信,POS设备会从Apple设备吸取大电流,降低Apple设备自身的使用时长,并且目前Apple设备数据线的设计上,没有能够外接电源对设备进行充电的设计,无法在Apple设备连接POS设备时实现对其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及数据线,实现将Apple设备与从设备连接的同时能够进行充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包括第一连接器电路、第二连接器电路及供电端选择电路;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路的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第一供电接口连接,从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的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第二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接口;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能够通过所述辅电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连接情况,判断是否对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的从设备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之间设置供电端选择电路,第一连接器与Apple设备连接,第二连接器与从设备连接,从设备可为POS设备,在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电源输入接口未连接外接电源时,通过第一连接器的从设备充电接口与辅电输入接口的连接及第二连接器电路的充电接口与第二供电接口的连接,实现第一连接器连接的Apple设备为电路供电;当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电源输入接口有外接电源时,能够通过第一供电接口及第二供电接口为Apple设备和从设备供电,并且,供电端选择电路能够通过辅电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的连接情况,判断是否对从设备进行充电,实现能够在Apple设备与从设备连接的同时外接电源进行充电,保证设备的电量供应,同时根据连接情况判断是否为从设备进行充电,避免从设备从Apple设备大量取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端选择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逻辑芯片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应用场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连接外电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连接外电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7,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包括第一连接器电路、第二连接器电路及供电端选择电路;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路的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第一供电接口连接,从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的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第二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接口;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能够通过所述辅电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连接情况,判断是否对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的从设备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之间设置供电端选择电路,第一连接器与Apple设备连接,第二连接器与从设备连接,从设备可为POS设备,在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电源输入接口未连接外接电源时,通过第一连接器的从设备充电接口与辅电输入接口的连接及第二连接器电路的充电接口与第二供电接口的连接,实现第一连接器连接的Apple设备为电路供电;当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电源输入接口有外接电源时,能够通过第一供电接口及第二供电接口为Apple设备和从设备供电,并且,供电端选择电路能够通过辅电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的连接情况,判断是否对从设备进行充电,实现能够在Apple设备与从设备连接的同时外接电源进行充电,保证设备的电量供应,同时根据连接情况判断是否为从设备进行充电,避免从设备从Apple设备大量取电。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还包括信号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还包括ID接口;所述ID接口与所述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在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接入外电时改变所述信号输出接口上的电平信号,所述ID接口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输出接口的电平变化判断是否对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的从设备进行充电。由上述描述可知,在供电端选择电路设置信号输出接口,根据供电端选择电路中不同的供电端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并且与第二连接器电路的ID接口连接,ID接口接收电平信号后,根据电平信号判断第二连接器电路连接的从设备是否进行取电操作,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从设备不会从Apple设备中取电,延长了Apple设备在与从设备连接时的待机时间。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和三极管;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运算放大器实现对数据线电路的供电,并且将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电源输入接口连接,若电源输入接口连接外电,则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平改变,信号输出接口输出电平变化信号,从设备开始取电;若电源输入接口无外接电源,则三极管的基极无电压变化,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平也不会改变,信号输出接口的电平信号无变化,从设备不会从Apple设备取电。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电源逻辑芯片;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源逻辑芯片的第一输入引脚连接,所述辅电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源逻辑芯片的第二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电源逻辑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源逻辑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电源逻辑芯片在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接入外电时改变所述电源逻辑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的电平信号。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电源逻辑芯片实现在电源输入接口接入外电时,改变第二输出引脚的电平信号,第二连接器电路的ID接口接收到相应信号后,使从设备开始取电,相较于使用元件完成相应功能,使用芯片能够节约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路的第一负电压数据线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的第二负电压数据线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路的第一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电路、第二连接器电路及供电端选择电路,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辅电输入接口、第一供电接口、第二供电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n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路包括设备充电接口和从设备充电接口,所述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从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辅电输入接口连接;/n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第二供电接口连接;/n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能够通过所述辅电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连接情况,判断是否对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的从设备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电路、第二连接器电路及供电端选择电路,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辅电输入接口、第一供电接口、第二供电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路包括设备充电接口和从设备充电接口,所述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连接,所述从设备充电接口与所述辅电输入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的第二供电接口连接;
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能够通过所述辅电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的连接情况,判断是否对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的从设备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还包括信号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路还包括ID接口;
所述ID接口与所述信号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在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接入外电时改变所述信号输出接口上的电平信号,所述ID接口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输出接口的电平变化判断是否对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的从设备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Apple设备通信的数据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选择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和三极管;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辅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铭江健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