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3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源插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连接供电线路,并具有供负载设备插接的端口给负载设备供电,内部具有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光发射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外部信号,并通过内置的编码器匹配指令再控制光发射模块对外发射控制信号控制对应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集成有能够接受外部控制命令的控制模块和光发射模块,能够匹配现有老旧型号的电器,该电器不具有联网功能的设备,则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座结构间接实现物联网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
本技术属于电源插座
,具体涉及固定式插座结构。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泛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连接结构,通过该结构可插入各种接线,从而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并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普通插座结构和原理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其功能已经满足现有需求,其技术上并未存在需要完善或修改部分。但由于现有智能家居概念,致使许多家电设备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为了适应和满足该发展理念,则需要在不改变现有设备体积和大致结构基础上尽可能集成较多的电控和通信部件,从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大部分家居设备变成具有数据收发功能的终端,以便进行远程控制。而插座这种固定式结构,原本由于现有的规范标准要求,其面板和内部尺寸为限定值,无法进行改进,则导致其内部具有较大空间,能够安装较多部件。则市场上出现较多智能插座技术,均是利用其内部空间设置较多的功能模块,同时具有物联网功能,并提供多种接口。但这种改进方式均为了适应现有设备,而无法兼容老旧的家居设备,例如大多电视或空调不具有联网功能,即使设置有智能终端,也无法兼容并对上述设备进行控制,则无法实现整屋数据链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旨在通过设置特殊的功能部件能够兼容更多的老式设备,从而与智能机顶盒或其他作为控制中心的设备配合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连接供电线路并具有供负载设备插接的端口给负载设备供电,内部具有控制模块和光发射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外部信号,并通过内置的编码器匹配指令再控制光发射模块对外发射控制信号控制对应设备。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插座包括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则直接嵌入墙体内或固定在板材等其他物体上,且直接将零线、火线与地线接入;而可移动式则是通过线缆连接外部的供电线路。其具有的端口包括各种标准的结构,负载设备均通过插接的方式获取电能。也就是说,与现有插座相同,其具备基本的插座功能,同时具有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内设有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通过对控制模块输入控制信号,并由控制模块内具有的编码芯片进行匹配,最后由光发射模块中发送光信号控制部分能够接受光信号的设备动作,例如空调开闭及温度调节、电视开闭及换台等操作。该编码芯片内置有完整的数据库,类似市场上的万能遥控器,通过设置时调试并与对应设备匹配,则使用时能够直接在库中匹配对应设备型号的指令编码进行发送,降低控制延迟。还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用电模块均由控制模块内的电源控制部分供电,相较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通过板载的芯片就能够实现变压整流供电,无需单独设置电源。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内部具有检测模块,通过接入供电线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中。检测模块包括多种,电流、电压、环境检测等,其中的环境检测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可集成多个传感器,从而实现多个信息实时检测,并由控制模块处理后将数据向外发送,链接的终端设备能够实时调用该数据从而查看该插座内或通过该插座获电的负载设备的供电信息。其中值得说明的是,电流和电压可通过变压后具有放大功能的支路进行检测,并通过算法可获取主电路中的供电情况和电功率,从而能够计算和反馈通过该插座所消耗的电能。或可直接采用互感器、霍尔传感器等独立模块进行无侵入式检测。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内部具有无线模块,通过与控制模块连接进行信号收发。智能家居中最重要的基本功能则是互联,通过建立局域网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整屋完整数据链,可通过任一设备采集获取对应信息,也可通过任一设备进行无接触控制,则改变现有直接的控制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而本技术中的无线模块一般采用近距离通信技术,例如RF射频、Wifi、蓝牙、ZigBee、NB-IoT等,其中ZigBee最佳,其具有低能耗特点,且便于自组网,适合距离较短且数据较少的通信要求。其中,整屋设有一个或多个能够接受语音信息的模块,其通过语音算法从而识别语音命令,并在确认后直接通过向本技术的插座发送控制指令,从而对匹配的多个负载设备进行控制。例如,需要对电视进行控制,在该电视不具备语音功能和联网功能前提下,仅能够通过遥控进行操作。在屋内,使用者直接语音命令打开/关闭电视,语音模块能够识别后将命令直接发送至插座内的控制模块中,由控制模块识别后通过解码芯片匹配对应的指令,最后再通过光发射模块发射光束控制电视开启/关闭。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外部具有分光模块,通过与光发射模块配合使得从光发射模块的光源分成多束并朝向对应设备。值得说明的是,光发射模块的发射光路为固定方向,且插座内由于体积限制,则一般仅设置单个,而控制的外部设备不仅限于单个,若固定方向则无法实现多个设备控制效果。而所谓的分光模块则是一种具有反射或折射光信号的结构,其设置在光路上,并设有多个可调角度的引导设备,使得从光发射传感器中出来的光信号能够同时被分散朝向不同的方向。由于该设备为机械结构,无法根据信号进行解码和光路控制,也就是该设备无法获取到通过的光信号用于控制哪台设备,则只能是将每次的光信号分散至所有指定方向,使得所有对应的设备均接收到相同光信号。由于光信号的特殊编码,则仅有对应的设备能够识别并动作。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内部具有开关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实现插设在端口上的负载设备与供电线路之间通断状态。所谓开关模块则是在其内部集成有继电器,通过控制模块对其进行控制。或通过外部的命令输入,或直接设置电功率或电流阈值,并通过内部设置的检测模块在检测到电流出现异常时直接断开与负载设备的连接,从而切断电源保护负载设备。结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几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包括相互扣合的面板和底盖,所述底盖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控制模块和光发射模块均集成在电路板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所述面板上设有单独的开口供光发射模块的光信号传输。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具体为内嵌式结构,包括相互扣合的面板和底盖,所述底盖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控制模块和光发射模块均集成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上还集成有开关模块、无线模块和检测模块。该实施方式与上述第六种实施方式具有一定重叠,主要是提供一种集成多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插座结构,其中的检测模块与开关模块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上述内容中提及的电功率或电流检测断电功能。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所述电路板包括堆叠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连接供电线路,并具有供负载设备插接的端口给负载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内部具有控制模块和光发射模块;/n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外部信号,并通过内置的编码器匹配指令再控制光发射模块对外发射控制信号控制对应设备;/n在内部设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对接入的供电线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连接供电线路,并具有供负载设备插接的端口给负载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内部具有控制模块和光发射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外部信号,并通过内置的编码器匹配指令再控制光发射模块对外发射控制信号控制对应设备;
在内部设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对接入的供电线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内部具有无线模块(7),通过与控制模块连接进行信号收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分光模块,所述分光模块通过与光发射模块配合使得从光发射模块的光源分成多束并朝向对应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内部具有开关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从而改变插设在端口上的负载设备与供电线路之间通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电流检测和红外控制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面板(1)和底盖(2),所述底盖(2)内设置有电路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邝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享住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