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31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固定安装在飞行器上,作为不可在轨拆卸部分;将棘轮棘齿机构作为插头附件与插头整合,作为可在轨拆卸部分;棘轮棘齿机构绕电连接器的轴往复摆动,使插头旋出插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将棘轮棘齿机构与电连接器的插头整合,使电连接器分离拆卸的单向旋转动作转化成小范围往复摆动运动,从而方便宇航员利用简单手动工具操作,降低了对维修工具和宇航员操作能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维修性,作为空间机构提高工作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在空间机构设计中得到广泛采纳,即维修性设计。大型空间机构由很多小型机构组成,这些小型机构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单点环节,该部分机构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影响整个大型空间机构的寿命。因此,在机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维修性设计,对部分部组件采用在轨可更换设计,即当检测到部组件出现故障时,宇航员可在轨出舱对其进行更换。在功能设计方面,受限于目前研制技术水平,航天员出舱次数十分有限,并充分考虑功能的必要性,简化机构复杂程度,首次上天的电连接器仅需要具备可拆卸功能。在防误操作方面,需结合宇航员操作能力的特点,机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宇航员操作便捷性,在接口设计上应尽可能方便宇航员观察操作。同时,应充分考虑可能的防误操作性。在维修工具方面,目前大多数电连接器均采用电动工具进行拆卸,存在电动工具体积大、质量大、操作复杂且不易操作等问题,人机工效学评价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提高旋转型电连接器在轨拆卸的便捷性,降低对维修工具和宇航员操作能力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固定安装在飞行器上,作为不可在轨拆卸部分;将棘轮棘齿机构作为插头附件与插头整合,作为可在轨拆卸部分;棘轮棘齿机构绕电连接器的轴往复摆动,使插头旋出插座。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棘轮棘齿机构包括棘轮和棘齿,所述棘轮与所述插头的外壳连接,所述棘齿与所述棘轮保持贴合状态;外部拆卸工具推动所述棘齿转动,带动所述棘轮转动,使插头旋出插座。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棘轮棘齿机构包括棘轮和棘齿;所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限位夹块、轴瓦、转动杆、扭簧和接口转接件;所述限位夹块与所述棘轮啮合连接,保证两者轴向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插头的外壳置于所述棘轮内,且所述外壳轴向限位在所述棘轮内;所述轴瓦套在所述棘轮上,且轴向限位于所述限位夹块与所述棘轮外侧壁上的安装面之间,所述轴瓦能在所述棘轮上自由转动;所述扭簧和所述棘齿依次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对接相连形成一壳体,所述限位夹块、轴瓦、棘轮、棘齿、转动杆和扭簧均置于该壳体内,且该壳体与所述轴瓦啮合连接,能与所述轴瓦一起转动;所述转动杆一端插入所述上壳体内,其另一端插入所述下壳体内;所述扭簧一端插入所述上壳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棘齿的一侧,使棘齿受到一个向内扭矩作用,与所述棘轮保持贴合状态;所述接口转接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飞行器上,所述插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置于所述壳体外侧壁上的凹槽内。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转动杆包括杆体和圆环盘,所述圆环盘套设在所述杆体上,将所述杆体分成两段,其中,第一段为圆柱,第二段的外侧壁为弧面和平面组合成的柱面;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棘齿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棘齿通过该安装孔套设在所述第二段上,该安装孔的壁面由弧面和平面组合而成。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设有螺纹孔。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插头的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棘轮呈圆环柱状;所述棘轮的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棘轮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棘轮外侧壁上设有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靠近第一凸起的一端的端面形成安装面;所述棘轮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限位夹块呈半圆环状,所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包含2个限位夹块,2个限位夹块的两端分别啮合连接拼接成一圆环;所述限位夹块的内壁呈台阶状,内径较大的壁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插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凸起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插头的外壳的下端面支撑在所述挡片上,所述插头的外壳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夹块内壁的台阶面接触,使所述插头的外壳轴向限位在台阶面与挡片之间;所述轴瓦轴向限位在限位夹块与安装面之间。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上壳体为带有凸耳的圆环柱,该圆环柱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下壳体亦为带有凸耳的圆环柱,该圆环柱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槽;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相连时,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拼接形成弧形槽,该弧形槽与轴瓦相匹配,装配时,所述轴瓦插入该弧形槽内。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接口转接件包括圆环柱段和喇叭段,所述圆环柱段的一端与所述喇叭段开口较小的一端连接。上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接口转接件的圆环柱段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凸起;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第四凹槽;装配时,所述第三凸起插入所述第四凹槽内,并通过紧固螺钉实现接口转接件与下壳体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包括插头活动部和插座固定部,插座固定部固定安装在空间飞行器上,不可在轨拆卸,插头活动部安装在插座固定部上,可在轨拆卸;插头活动部将电连接器插头在轨拆卸机构整合进了插头附件上,拆卸时仅需一根圆杆,插入接口转接件中,并绕插头旋转轴往复摆动即可使插头与插座分离,完成电连接器在轨拆卸任务,从而尽可能降低对外部工具功能性要求,简化了操作流程复杂性,增强了维修方案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插头活动部采用的棘轮棘齿原理在空间机构中已有大量成熟应用,插头活动部未造成插头外形尺寸大幅增加;接口转接件采用喇叭口型,使其具有更佳的在轨可视性和操作便利性;插座固定部上的限位板能够有效地限制插头活动部的接口转接件活动范围,使其始终在宇航员可视范围内,防止可能的误操作导致接口转接件转动至不可视或不可达位置,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防误操作性,提高了任务可靠度。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J599电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图2是J599电连接器插座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零部件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插头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插座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棘轮棘齿机构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棘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限位夹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轴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座固定安装在飞行器上,作为不可在轨拆卸部分;将棘轮棘齿机构作为插头附件与插头整合,作为可在轨拆卸部分;棘轮棘齿机构绕电连接器的轴往复摆动,使插头旋出插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座固定安装在飞行器上,作为不可在轨拆卸部分;将棘轮棘齿机构作为插头附件与插头整合,作为可在轨拆卸部分;棘轮棘齿机构绕电连接器的轴往复摆动,使插头旋出插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棘齿机构包括棘轮和棘齿,所述棘轮与所述插头的外壳连接,所述棘齿与所述棘轮保持贴合状态;外部拆卸工具推动所述棘齿转动,带动所述棘轮转动,使插头旋出插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棘齿机构包括棘轮和棘齿;所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还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限位夹块、轴瓦、转动杆、扭簧和接口转接件;
所述限位夹块与所述棘轮啮合连接,保证两者轴向位置相对固定;
所述插头的外壳置于所述棘轮内,且所述外壳轴向限位在所述棘轮内;
所述轴瓦套在所述棘轮上,且轴向限位于所述限位夹块与所述棘轮外侧壁上的安装面之间,所述轴瓦能在所述棘轮上自由转动;
所述扭簧和所述棘齿依次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
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对接相连形成一壳体,所述限位夹块、轴瓦、棘轮、棘齿、转动杆和扭簧均置于该壳体内,且该壳体与所述轴瓦啮合连接,能与所述轴瓦一起转动;
所述转动杆一端插入所述上壳体内,其另一端插入所述下壳体内;
所述扭簧一端插入所述上壳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棘齿的一侧,使棘齿受到一个向内扭矩作用,与所述棘轮保持贴合状态;
所述接口转接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飞行器上,所述插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置于所述壳体外侧壁上的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在轨拆卸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杆体和圆环盘,所述圆环盘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财李长江陈欢马超马志飞钱志源王治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