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31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8
一种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属于导线电气连接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绝缘外套,绝缘外套腔自绝缘外套的左端贯通至右端;铜柱,位于绝缘外套腔内,在铜柱内且位于铜柱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铜柱腔分隔壁,铜柱腔分隔壁的左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左线簧容纳腔,位于铜柱腔分隔壁的右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右线簧容腔腔;左线簧,设在铜柱左线簧容纳腔内;右线簧,设在铜柱右线簧容腔腔内;第一、第二导线防退出环,第一导线防退出环在对应于铜柱的左端端面的位置设在绝缘外套腔的左端,第二导线防退出环在对应于铜柱的右端端面的位置设在绝缘外套腔的右端。简化结构,方便制造;体现施工的便捷高效;保障两导线在铜柱内的电气连接的持久可靠性;保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线快速插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线电气连接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导线快速插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诸如电力电子以及日常用电设施领域,由于受导线长度和不同走线(敷设)因素等的制约,时常会遭到将复数根如两根、三根或更多根导线如电缆线实施首尾连接而使导线满足依需延长要求的情形。在将导线对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操作繁琐、导线在对接部位的电气接触效果欠佳乃至出现短路或断路现象。已有技术中将导线对接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焊接,具体是剥开导线外被(即拨开绝缘层),用焊接工具如烙铁或类似的装置借助于焊料如焊锡焊接,在焊接完成后再对连接部位实施绝缘保护。这种方式具有电流传输相对稳定,绝缘性能也较为良好并且普遍为人们所择用的长处,但是当导线在拐弯时,如果遇到焊接部位,那么在焊接处会出现断开情形,此外如果线路敷设场所为易燃、易爆之类的苛刻环境,那么焊接是被杜绝使用的;二是以分别配接插头和插座的方式实施连接,这种方式具有连接快捷、插拔方便的优点,欠缺是,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及受空间影响;三是采用将两导线的线芯导体互缠连接方式,长处是,在家装行业和电流相对较小的实验环境中是适宜的,并且也具有良好的便捷性,但是使用过程中因缺少持久的可靠连接效果而容易脱落乃至接触不良。使用上面提及的导线快捷插接装置的目的是使两根导线在连接后实现不可分离而持久地连接在一起,因而上述三种技术手段中的第二种形式并不属于该范畴。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导线连接装置相关的且非插头与插座范畴的技术信息,如CN105609998A推荐有“导线快接装置”,其是采用一对犹如两半模的绝缘壳体并且在绝缘壳体中间设置一块导电连接体,使用时,将两根线的线端各剥开一定的长度(专利限定为“1cm”),放入壳体并使两端剥开而露出的导体与前述导电连接体电气接触,而后合上两绝缘壳体,完成导线快速连接,该专利具有结构简练、导线对接效率高并且无需依赖额外工具以及安全性好等处长,但是由于缺乏防止导线挣脱快接装置的措施,因而在敷设于导线和/或使用导线的过程中存在松动乃至与快接装置分离之虞;CN204992135U提供的“导线连接装置”的结构是:在一导线导管的外面套装卡扣式绝缘护壳,在接线导管上设进线刻度点。该专利具有施工效率快捷并且导线连接装置可重复使用等长处,但是同样存在缺乏防止导线退离导线连接装置的缺憾;CN111600143A介绍的“一种承力型高过流快速导线连接装置”对连接后的导线具有相对良好的限制效果,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时操作相对麻烦系其不足(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3至0028段);CN110190416A揭示有“一种输电导线快速连接装置”,其结构是:包括左右两端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结构的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内固定有两个形状左右对称的并且彼此间隔的内表面均呈锥形结构的锥形左、右插接件,在左、右插接件内部分别嵌套有锥形的并且锥形方向相反的左、右滑动块,在左、右滑动块的内壁上构成有倾斜一定角度的锯齿(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0至0012段)。此外,该CN110190416A为了取出已插接的导线而增设有固定扣和提手。由于该CN110190416A需要使用左、右插接件、左、右滑动块,又由于需要在左、右滑动块的内壁上构成锯齿,还由于需将左、右插接件、左、右滑动块的内腔均构成锥形腔,因而不论是制造、装配还是使用均是相对麻烦的,并且增设使插入的导线退出的固定扣和提手,一方面会使结构更趋复杂,另一方面存在对周围物体或遭周围物体干涉之虞,并且由于固定扣和提手外露会导致整个输电导线快速连接装置的外观有失简洁。针对并非限于上面所讲的已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计算机模拟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得以方便制造并且体现经济性、有利于在无需借助任何工具的前提下徒手操作而得以体现施工的便捷性以及提高施工效率、有益于阻止插入后的导线向与插入的相反方向挣脱而得以充分保障电气连接的持久可靠性、有便于体现外部良好的绝缘性而得以保障安全的导线快速插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包括一绝缘外套,该绝缘外套的绝缘外套腔自绝缘外套的左端贯通至右端;一铜柱,该铜柱位于所述绝缘外套腔内,在该铜柱内并且位于铜柱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铜柱腔分隔壁,该铜柱腔分隔壁的左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左线簧容纳腔,而位于铜柱腔分隔壁的右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右线簧容腔腔;一左线簧,该左线簧设置在所述铜柱左线簧容纳腔内;一右线簧,该右线簧设置在所述铜柱右线簧容腔腔内;一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和一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在对应于所述铜柱的左端端面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套腔的左端,而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在对应于所述铜柱的右端端面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套腔的右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铜柱由所述绝缘外套热熔融定位在所述绝缘外套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外套为聚碳酸酯外套。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上并且围绕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的四周间隔构成有第一防倒退卡刺Ⅰ;在所述的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上并且围绕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的四周间隔构成有第二防倒退卡刺Ⅱ。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倒退卡刺Ⅰ的刺尖朝向所述左线簧的左端,而所述第二防倒退卡刺Ⅱ的刺尖朝向所述右线簧的右端。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线簧以及右线簧的结构是相同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线簧以及右线簧的形状均呈鼠笼状构造。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铜柱由铍铜合金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绝缘外套的绝缘外套腔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的位置围绕绝缘外套腔的腔壁的四周构成有一第一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Ⅰ,而在绝缘外套的绝缘外套腔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的位置围绕绝缘外套腔的腔壁的四周构成有一第二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Ⅱ,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嵌置在第一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Ⅰ内,而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嵌置在第二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Ⅱ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Ⅰ的宽度是与所述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的宽度相适应的,而第一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Ⅰ的深度是与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的厚度相适应的;所述的第二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Ⅱ的宽度是与所述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的宽度相适应的,而第二导线防退出环嵌腔Ⅱ的深度是与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的厚度相适应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仅在绝缘外套的绝缘外套腔内设置了一铜柱,在铜柱的两端的铜柱左、右线簧容纳腔内分别设置了左、右线簧,并且在绝缘外壳腔内分别对应于铜柱的左端端面的位置以及右端端面的位置设置了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以及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因而零部件数目较少而显著简化了结构,满足了方便制造以及体现经济性的要求;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外套(1),该绝缘外套的绝缘外套腔(11)自绝缘外套(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一铜柱(2),该铜柱(2)位于所述绝缘外套腔(11)内,在该铜柱(2)内并且位于铜柱(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铜柱腔分隔壁(21),该铜柱腔分隔壁(21)的左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左线簧容纳腔(22),而位于铜柱腔分隔壁(21)的右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右线簧容腔腔(23);一左线簧(3),该左线簧(3)设置在所述铜柱左线簧容纳腔(22)内;一右线簧(4),该右线簧(4)设置在所述铜柱右线簧容腔腔(23)内;一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5)和一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6),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5)在对应于所述铜柱(2)的左端端面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套腔(11)的左端,而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6)在对应于所述铜柱(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套腔(11)的右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外套(1),该绝缘外套的绝缘外套腔(11)自绝缘外套(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一铜柱(2),该铜柱(2)位于所述绝缘外套腔(11)内,在该铜柱(2)内并且位于铜柱(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铜柱腔分隔壁(21),该铜柱腔分隔壁(21)的左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左线簧容纳腔(22),而位于铜柱腔分隔壁(21)的右侧的空间构成为铜柱右线簧容腔腔(23);一左线簧(3),该左线簧(3)设置在所述铜柱左线簧容纳腔(22)内;一右线簧(4),该右线簧(4)设置在所述铜柱右线簧容腔腔(23)内;一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5)和一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6),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5)在对应于所述铜柱(2)的左端端面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套腔(11)的左端,而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6)在对应于所述铜柱(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套腔(11)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柱(2)由所述绝缘外套(1)热熔融定位在所述绝缘外套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外套(1)为聚碳酸酯外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5)上并且围绕第一导线防退出环Ⅰ(5)的四周间隔构成有第一防倒退卡刺Ⅰ(51);在所述的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6)上并且围绕第二导线防退出环Ⅱ(6)的四周间隔构成有第二防倒退卡刺Ⅱ(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快速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退卡刺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卞九辉刘玉申马文斌华斯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