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附件及带计数功能的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26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数附件及带计数功能的断路器,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装设于安装壳体内的具有用于计数的计数轴的机械式计数器、联动杆、摆臂、复位扭簧,联动杆一端伸出安装壳体用于与断路器的动触头的摆动部分接触配合,摆臂一端与计数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的另一端联动配合。复位扭簧,与联动杆和/或摆臂抵触配合,用于驱动联动杆和/或摆臂转动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且独立化、便于拆卸和安装的计数附件,并能够通过简单的安装为现有技术无计数功能的断路器提供技术功能,提高其使用功能,并符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数附件及带计数功能的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合闸和分闸次数的计数附件,以及带合分闸次数计数功能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塑壳断路器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电气装置,除了保护线路以外,通常也常作为开关使用,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塑壳断路器频繁接通和分断正常回路下的电流的情况。而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塑壳式断路器均不具备合分闸次数计数功能,使用状况依赖于用户的主观印象。当使用时间较长时,用户往往无法判断断路器的使用状况以及寿命,由于塑壳断路器的使用寿命有限,若不及时替换,或影响日常生活及相关电气产品的使用。如中国专利201620862138.7所公开的一种用于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技术装置以及中国专利201520695368.4所公开端断路器技术装置,其均采用机械式计数器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进行联动,以检测断路器上的合闸与分闸次数。由于该类装置于操作机构联动,因此机械式计数器往往位于操作机构的内部,不仅需要预留空间、致使操作机构处的结构复杂化,也存在计数器的位置过于深入,导致安装、调试不便。另一方面,现有结构采用拉环作为一种传动件,拉环的结构稳定性差、传动效率低,故在实际使用中,其容易损坏、计数结果的准确性也有限。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稳定可靠的计数附件以及带有计算合闸与分闸次数的功能的断路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断路器上的计数装置稳定性差、不便装配的问题,并使塑壳断路器具备合分闸的计数功能,以便探知其使用状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计数附件结构如下: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装设于安装壳体内的:机械式计数器,具有用于计数的计数轴;联动杆,一端伸出安装壳体用于与断路器的动触头的摆动部分接触配合;摆臂,一端与计数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的另一端联动配合;复位扭簧,与联动杆和/或摆臂抵触配合,驱动联动杆和/或摆臂转动复位。上述结构通过摆臂、联动杆组成的联动结构,使其与断路器的动触头的上表面配合,实现直接通过动触头的动作状态进行合闸、分闸次数的计算,该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由于上述联动结构取消了拉环等不稳定部件的使用,因此也有效提高了计数附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附件直接从动触头处计算,来源可靠、计数误差小。此外,上述结构通过将机械式计数器以及相关联动结构集中安装于一个安装壳体中,使其整体化、独立化,以便于作为附件安装使用,提高其安装的方便程度。为便于装配和保持结构的稳定与可靠性,上述计数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复位扭簧包括有一簧孔和两簧脚,其中,簧孔通过一转轴转动固定于安装壳体内,一簧脚与和/或摆臂抵触配合,另一簧脚抵触于安装壳体上。为便于安装和使用,上述计数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摆臂与联动杆之间通过一铆轴联动:所述铆轴包括:卡槽,用于与一簧脚抵触配合;滚花轴体,与摆臂铆合;光滑轴体,插入联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的开槽中。所述开槽为条形。为保护附件内部的结构,上述计数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设有盖体,盖体与所述安装壳体配合并与其配合盖合,正对于机械式计数器的数字指示部分的盖体设有可视窗或所述盖体为透明盖体。为便于装配与拆卸检修,上述计数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盖体滑动盖合于所述安装壳体上。为便于安装在附件腔内直接使用,上述技术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机械式计数器的数字指示部分朝上设置于安装壳体内,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设有可供联动杆的一端伸出的开槽;所述安装壳体的形状与断路器的中盖上的附件腔相适应,且安装壳体的下部与上部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安装壳体于附件腔中的安装位置的限位阶面。为使附件结构合理化、适于实用,上述技术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安装壳体内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使机械式计数器安装于安装壳体内的上部。为便于安装,上述技术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机械式计数器的底部设有一底板,所述底板滑动安装于安装支架上。为优化结构设计,上述技术附件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上凸设有条形开槽,所述盖体与安装壳体相对的底面上设有凸点与条形开槽卡接配合;所述另一簧脚抵触于条形开槽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合分闸次数的计数功能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装设于断路器本体的朝上一侧的中部区域上用于遮挡操作机构等部件的中盖,所述中盖上设置有附件腔,所述附件腔内装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计数附件,且所述附件腔的底部还设有与断路器内部连通的、可供联动杆的一端穿过的开口。上述带有合分闸次数的计数功能的断路器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附件腔配设有面罩,所述面罩对应于计数附件中的机械式计数器的数值指示部分开设有观察窗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使机械式计数器与动触头接触配合实现对合闸、分闸的计数检测,解除了现有技术中计数器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的绑定状态,一方面,计数器得以与操作机构分离、互不影响,以此可简化操作机构处的结构设计、避免操作机构处的空间被占用。另一方面,计数器在与相关结构组合后,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附件以便选配使用,更符合当下的使用需要。二、本专利技术将机械式计数器以及相关结构独立化、附件化,使其得以直接以附件形式安装于塑壳断路器的中盖的中部区域上的附件腔中,极大地便利了计数器的安装、拆卸。用户可以自行加装到塑壳断路器上,而无需重新购买产品。而且,计数附件可以重复利用,在断路器淘汰使用后,计数附件可以快速拆卸下来,安装至新断路器上继续计数使用,可以降低使用成本。三、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可独立安装的计数附件,使塑壳断路器仅通过简单安装即可具备对合分闸的计数功能,提高塑壳断路器的使用性能。用户也得以通过机械式计数器上的数字显示,准确了解目前断路器的合分次数,再结合厂家给出的产品使用寿命,即可判断出该断路器的大致工作状态,以便于及时更换断路器。并且,无论通电或不通电的断路器合分闸,次数都能被准确记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断路器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断路器-计数附件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断路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计数附件整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计数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计数附件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图5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机械式计数器-摆臂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安装壳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透明盖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联动结构装配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摆臂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联动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扭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安装轴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铆轴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计数过程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数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装设于安装壳体内的:/n机械式计数器,具有用于计数的计数轴;/n联动杆,一端伸出安装壳体用于与断路器的动触头的摆动部分接触配合;/n摆臂,一端与计数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的另一端联动配合;/n复位扭簧,与联动杆和/或摆臂抵触配合,驱动联动杆和/或摆臂转动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数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装设于安装壳体内的:
机械式计数器,具有用于计数的计数轴;
联动杆,一端伸出安装壳体用于与断路器的动触头的摆动部分接触配合;
摆臂,一端与计数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杆的另一端联动配合;
复位扭簧,与联动杆和/或摆臂抵触配合,驱动联动杆和/或摆臂转动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数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扭簧包括有一簧孔和两簧脚,其中,簧孔通过一转轴转动固定于安装壳体内,一簧脚与和/或摆臂抵触配合,另一簧脚抵触于安装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数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与联动杆之间通过一铆轴联动:所述铆轴包括:
卡槽,用于与一簧脚抵触配合;
滚花轴体,与摆臂铆合;
光滑轴体,插入联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的开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数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条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数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盖体,盖体与所述安装壳体配合并与其配合盖合,正对于机械式计数器的数字指示部分的盖体设有可视窗或所述盖体为透明盖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数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盖体滑动盖合于所述安装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宋志文王砚波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