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排放下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317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排放下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配置方法。采集获得电网与热网的已知基础网络数据;设定优化初始安装分布式光伏的配置数量,根据配网的用电损耗、热电联产机组损耗和碳排放损耗进行第一层优化,根据分布式光伏预设配置量、分布式光伏节能量与供能碳排放损耗进行第二层优化,重复步骤迭代优化,直至连续两次优化结果的分布式光伏单位数相同,输出最终优化结果的分布式光伏的配置数量并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考虑多能互补与碳排放,充分利用配网各灵活资源的调控,为能源互联网的优化运行提供更加合理的分布式光伏的容量选择配置,降低配置成本,减少全网总碳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排放下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多种能源形式的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
的一种能源互联网配置方法,具体是涉及了一种碳排放下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传统能源系统逐步往低碳系统与可持续能源系统方向过渡。其中,作为一种提高能源效益的有效措施,能源互联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能源互联网环境下,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引入给传统电网的规划与优化带来了新的方式。同时,随着世界对低碳环保观念的增加,多能互补的思想也为能源互联网的低碳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随着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影响,在空调等温控负荷增长快速,当前电网面临用电高峰增长迅速但持续时间短的问题,以最大负荷为刚性规划目标势必导致网络利用率不足问题。能源互联网环境下,配网兼容多种发电方式及综合能源的协调互补。当前规划方法尚未完全适应此变化,按照规划与运行割裂的方式进行决策,导致规划手段和灵活资源运行控制手段衔接不足,配电网灵活性无法充分释放。专利技术内容针对上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排放下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n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1)在计算前通过电网中的传感器或者通过工具采集获得以下电网与热网的已知基础网络数据,包括:/n电-热联合系统:总负荷节点数n;燃气价格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排放下的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在计算前通过电网中的传感器或者通过工具采集获得以下电网与热网的已知基础网络数据,包括:
电-热联合系统:总负荷节点数n;燃气价格Cgas;天然气低热值Ln;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效率ηMT;
电网:典型日k的24h除空调外的电力负荷用电系数cp;
热网:典型日k的24h热力负荷
热电联产机组:电能与热能的出力功率比例ηCHP;
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单位预设配置损耗CPI;分布式光伏单位运行维护损耗COM;典型日k的24h单位光伏发电量分布式光伏的配置数量x;
空调:制热量φAC,制热能效比ηAC,空调电负荷PAC;
2)设定优化初始安装分布式光伏的配置数量x为1;
3)进行第一层优化
根据配网的用电损耗CP、热电联产机组损耗CCHP和碳排放损耗建立以下全年能源互联网配网的总运行损耗C的优化目标函数:



3.A)其中,用电损耗CP由配网所需电量Pp与用电系数cp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获得:



上述配网所需电量由全年三种典型日的24h除空调外的电力负荷空调的电负荷PAC与三种典型日的24h光伏发电量求得:



其中,k表示春夏冬典型日,k=1~3,k=1代表春,k=2代表夏,k=3代表冬;h表示小时参数,h=1,2,…,24代表第1,2,…,24小时;
3.B)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损耗CCHP根据燃气系数Cgas、天然气低热值Ln、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效率ηMT和全网热电联产机组机组总产能采用以下公式处理获得:



上述全网热电联产机组机组总产能由全年三种典型日的24h热力负荷与热电联产机组机组电能与热能的出力功率比例ηCHP处理获得:



3.C)所述的供能碳排放损耗由碳减排单位系数供能碳排放量Ep、碳排放上限Ec求得:



其中,为碳减排单位系数,Ep为供能碳排放量,Ec为供能碳排放上限;
并同时建立以下优化约束:
全网电负荷与电出力相同:



全网热负荷与热出力相同:



以上述优化目标函数最小为目标,求解上述优化目标函数得到空调电负荷PAC,进而采用上述能源互联网的供能碳排放损耗
4)进行第二层优化
根据分布式光伏预设配置量Cinv、分布式光伏节能量与供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一周晓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