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310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2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包括:确定输入条件、输出要求、传热换热模式;对各板件上的元器件进行设计排布;确定各板件的连接结构;结构建模;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划分处理;设置传热计算式;输入电子机箱的在轨工作时长;根据输入条件,设置高低温工况下的环境温度,并对电子机箱运行时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读取高低温工况下的各个元器件的温度,判别是否所有元器件满足输出要求,若是,则热设计完成;若否,则针对不满足输出要求的元器件进行排布调整或加强导热措施,直至所有元器件完全满足输出要求。本申请满足了电子机箱的散热需求,保障了其在轨可靠运行及功能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
本申请涉及航天器载荷热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航天器监测探测等搭载载荷是航天器实现在轨运行核心科学与应用任务的功能单元。其集成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随着空间搭载试验载荷技术不断发展,电路集成度也日趋提高,电子元件高密度分布的结构设计,必然会导致热流密度的增加,严重时可能造成电子设备失效。实验与研究表明:单个半导体元件的温度每升高10℃,系统可靠性将降低50%,超过55%的电子设备的失效是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当电子机箱的某些元器件存在散热不佳时,会影响周围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环境,影响载荷在轨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入条件;S2、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出要求;S3、确定电子机箱存在的传热换热模式;S4、在满足元器件连接功能性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元器件散热的布局原则对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上的元器件进行设计排布;S5、确定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的基础连接结构;S6、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电子机箱进行结构建模;S7、对步骤S6中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划分处理;S8、设置电子机箱各个表面及连接处的传热计算式;S9、输入电子机箱的在轨工作时长;S10、根据步骤S1中所确定的输入条件,分别设置高低温工况下的环境温度,分别对整个电子机箱在高低温工况下运行时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S11、读取高低温工况下的各个元器件的温度,判别是否所有元器件完全满足步骤S2中所确定的输出要求,若是,则热设计完成;若否,则进入步骤S12;S12、针对不满足输出要求的元器件进行排布调整或加强导热措施,跳转至步骤S4。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确定所述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入条件包括:确定电子机箱在航天器上所搭载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范围;确定电子机箱的尺寸、热容量、表面发射率、材料以及材料热导率;确定电子机箱的搭载安装面尺寸;确定电子机箱的在轨工作时长。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出要求的方法为:查阅国军标规定的元器件I级降额等级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留有一定余量来设定元器件的最高结温。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机箱存在的传热换热模式包括:电子机箱与外环境之间的传热换热模式,以及电子机箱内部结构与元器件之间的传热换热模式。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满足元器件连接功能性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元器件散热的布局原则对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上的元器件进行设计排布时,尽可能使各板件上热功耗分布均衡,并有利于热量排出,将热功耗较大的元器件布设在外围,热功耗较小的元器件布设在中心,并避免局部区域热功耗过于集中,尤其避免热功耗大的元器件集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基于传热学的基础计算理论,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极端工况下电子机箱工作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判别热可靠性较低的区域,进行电子元器件排布调整,通过反复迭代调整验证,完成整机电子学热设计;本申请以尽可能简单的散热手段满足了电子机箱的散热需求,以最节约平台资源的方式,保障了其在轨可靠运行及功能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的各板件上元器件的初步布局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的各板件上元器件的最终布局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在高温工况下各个区域的温度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在高温工况下各个区域的温度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例以某空间搭载监测仪电子机箱为例,来对该热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热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入条件,包括:确定电子机箱在航天器上所搭载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范围;确定电子机箱的尺寸、热容量、表面发射率、材料以及材料热导率;确定电子机箱的搭载安装面尺寸;确定电子机箱的在轨工作时长。该电子机箱安装于某航天器舱内仪器圆盘上方舱壁散热面上,即热界面位于某舱舱壁上,设备运行的环境温度范围为:-40℃~40℃,电子机箱的壳体尺寸为:220×120×160mm3,热容量为4280J/K,表面发射率≥85%,材料为铝材(2A12-H112GB/T3880-1997),材料导热率为138W/(m·℃),机箱安装面尺寸为26400mm2。S2、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出要求,具体方法为:查阅国军标规定的元器件I级降额等级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留有一定余量来设定元器件的最高结温。根据GJB/Z35-93规定,大部分I级降额使用的集成电路元器件的最高结温为85℃,保留一定裕度作为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出要求,比如,将输出要求设定为80℃。S3、确定电子机箱存在的传热换热模式,所述电子机箱存在的传热换热模式包括:电子机箱与外环境之间的传热换热模式,以及电子机箱内部结构与元器件之间的传热换热模式。空间搭载应用任务下,一般以热传导、热辐射为主,几乎不存在热对流。该电子机箱与外环境(航天器舱内环境)之间通过辐射散热以及安装界面的热传导进行传热散热;电子机箱内部机构与元器件之间相连接部分通过热传导换热,各个表面之间通过热辐射换热,舱内为真空环境,在轨期间不存在对流换热,因此,该电子机箱存在的传热换热模式为热传导和热辐射。S4、在满足元器件连接功能性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元器件散热的布局原则对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上的元器件进行设计排布;尽可能使各板件上热功耗分布均衡,并有利于热量排出,将热功耗较大的元器件布设在外围,热功耗较小的元器件布设在中心,并避免局部区域热功耗过于集中,尤其避免热功耗大的元器件集中。该电子机箱内一共设有三块印制电路板,分别为电源板、控制板和测试板,按照上述原则,对三块印制电路板上的各个元器件进行初步设计排布,并对功耗大于0.25W的元器件进行位置和尺寸标注,三块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初步布局如图2所示,其中(a)为电源板初步布局的元器件布局图,(b)为控制板初步布局的元器件布局图,(c)为测试板初步布局的元器件布局图。可以看出,在初步布局时,元器件AME270461Z和AFL12028SZ安装在电源板上。S5、确定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的基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入条件;/nS2、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出要求;/nS3、确定电子机箱存在的传热换热模式;/nS4、在满足元器件连接功能性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元器件散热的布局原则对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上的元器件进行设计排布;/nS5、确定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的基础连接结构;/nS6、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电子机箱进行结构建模;/nS7、对步骤S6中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划分处理;/nS8、设置电子机箱各个表面及连接处的传热计算式;/nS9、输入电子机箱的在轨工作时长;/nS10、根据步骤S1中所确定的输入条件,分别设置高低温工况下的环境温度,分别对整个电子机箱在高低温工况下运行时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nS11、读取高低温工况下的各个元器件的温度,判别是否所有元器件完全满足步骤S2中所确定的输出要求,若是,则热设计完成;若否,则进入步骤S12;/nS12、针对不满足输出要求的元器件进行排布调整或加强导热措施,跳转至步骤S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入条件;
S2、确定电子机箱结构热设计输出要求;
S3、确定电子机箱存在的传热换热模式;
S4、在满足元器件连接功能性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元器件散热的布局原则对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上的元器件进行设计排布;
S5、确定电子机箱内部各板件的基础连接结构;
S6、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电子机箱进行结构建模;
S7、对步骤S6中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划分处理;
S8、设置电子机箱各个表面及连接处的传热计算式;
S9、输入电子机箱的在轨工作时长;
S10、根据步骤S1中所确定的输入条件,分别设置高低温工况下的环境温度,分别对整个电子机箱在高低温工况下运行时的温度场进行仿真计算;
S11、读取高低温工况下的各个元器件的温度,判别是否所有元器件完全满足步骤S2中所确定的输出要求,若是,则热设计完成;若否,则进入步骤S12;
S12、针对不满足输出要求的元器件进行排布调整或加强导热措施,跳转至步骤S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搭载低功耗电子机箱热设计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睿琼夏彦徐焱林杨晓宁易忠肖庆生刘业楠赵春晴孙继鹏王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