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散热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98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及散热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散热主体的中部开设通槽,通槽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散热主体的侧壁内侧,散热翅片的第二端悬空于通槽内,至少散热翅片与散热主体的背底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散热器包括上述散热装置。当散热翅片受热时,散热翅片会膨胀,散热翅片通过悬空于通槽内的第二端延长,降低散热翅片受到的膨胀应力,当散热翅片降温时,散热翅片会收缩,散热翅片通过悬空于通槽内的第二端回缩,降低散热翅片受到的收缩应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器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快速卡接拆卸,提高散热装置与外壳和底部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及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产品需要实现多轴运动,也就需要伺服驱动器分别对每个轴进行控制,为了减小整体设备的尺寸,也需要减小伺服控制器的尺寸,因此,技术人员开发了多轴控制器,可以用一个多轴驱动器来控制多个电机的运动。由于多轴伺服驱动器需要控制多个电机,因此需要设置大量的电子元件,其中也包括发热量较大的功率元件,需要较好的散热效果才能保证上述多轴伺服驱动器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伺服控制器散热器通常为一体式散热器,包括一个热传导表面和固定垂直于其表面的多个散热翅片,采用该结构的散热器,容易使得散热翅片受热不均导致应力过大无法释放而断裂,散热器成本较高,散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散热器,降低散热翅片受到的应力,提高散热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的中部开设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的中部开设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主体的侧壁内侧,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二端悬空于所述通槽内,至少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散热主体的背底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的中部开设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主体的侧壁内侧,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二端悬空于所述通槽内,至少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散热主体的背底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所述散热主体两相对侧壁内侧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所述散热主体两相对侧壁内侧均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散热主体同一侧壁内侧的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
或者,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散热主体两相对侧壁内侧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所述散热主体两相对侧壁内侧中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散热翅片,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或者,所述散热主体两相对侧壁内侧交替分布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散热翅片,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或者,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为折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散热风道与所述散热主体的外周,所述通风孔用于通风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外侧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连接孔,功率元件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于所述凸台上。


6.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外壳以及底板,所述外壳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存远王志成王亚平熊伟王兆慧胡奔曾文水焦禹杰张金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