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97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主板以及通讯组件,设备主体包括框架和支腿。通讯组件包括天线和与天线连接的电路板,天线通过该电路板与主板通讯连接,天线包括弹性部,弹性部对应支腿和框架的连接处设置,支腿相对框架转动,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天线能实现头戴式设备的通讯功能,使头戴式设备能够辐射和接收电波信号;同时天线的弹性部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头戴式设备能够适配用户脸型的宽度;用户取下头戴式设备后,天线弹性部的弹性恢复力可使支腿转动至初始位置。天线集成了通讯及弹性转接的功能,有效地节省了内部空间,使得天线的净空区域满足设计需求,保证天线良好的辐射性及信号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头戴式设备较优的通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设备。
技术介绍
AR(Augmented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其通过电脑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以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AR眼镜则是利用上述技术,使佩戴者看到的场景呈现为虚拟画面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目前,AR眼镜中常用内置天线结构,即用于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信号的天线设置在AR眼镜的内部。由于考虑产品外观和便携性,以及用户的使用需求,AR眼镜自身的尺寸不会太大,因而其内部空间有限,导致内置天线的净空区域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影响天线的效率及信号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头戴式设备中,天线净空区域无法满足需求,天线信号稳定性弱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式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主板以及通讯组件,设备主体包括框架和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框架可转动连接;主板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通讯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通讯组件包括天线和与所述天线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天线通过该电路板与所述主板通讯连接;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框架固定;所述天线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对应所述支腿和所述框架的连接处设置,所述支腿相对所述框架转动,所述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头戴式设备中,天线能实现头戴式设备的通讯功能,使头戴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辐射和接收电波信号;同时天线的弹性部在支腿相对框架转动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头戴式设备能够适配不同宽度的脸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取下头戴式设备后,天线弹性部的弹性恢复力可使支腿转动至初始位置,以备下次使用。天线集成了通讯及弹性转接的功能,避免了头戴式设备中弹性转接件的设置,有效地节省了头戴式设备内部的空间,使得天线的净空区域能够满足设计需求,保证天线良好的辐射性及信号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头戴式设备较优的通讯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头戴式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头戴式设备内部结构分解图;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图5是图1所示的头戴式设备中通讯组件与主板连接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头戴式设备中通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头戴式设备;10、设备主体;11、框架;111、镜框壳体;112、安装空间;113、第一安装柱;114、第一固定孔;115、容置槽;12、支腿;121、镜腿壳体;122、装配空间;123、第二安装柱;124、第二固定孔;13、避让间隙;14、佩戴区;20、主板;30、通讯组件;31、天线;311、弹性部;312、第一延伸部;3121、第一直线段;3122、第一折弯段;313、第二延伸部;3131、第二直线段;3132、第二折弯段;32、电路板;40、头围部;50、连接组件;51、转轴;52、连接件;521、连接本体;522、连接耳;523、连接孔;524、第一安装孔;525、第一安装槽;53、转接件;531、转接本体;532、转接耳;533、转接孔;534、第二安装孔;535、第二安装槽;54、第一紧固件;55、第二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申请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设备100,该头戴式设备100为AR眼镜,其包括设备主体10、主板20以及通讯组件30。可以理解地是,除了本实施例所示的AR眼镜,该头戴式设备100还可以为VR眼镜、头戴式显示器等其他智能设备。具体地,设备主体10包括框架11和支腿12,支腿12与框架11可转动连接。主板20和通讯组件30均设置在设备主体10的内部。通讯组件30包括天线31和与天线31连接的电路板32,天线31通过电路板32与主板20通讯连接。天线31的一端与支腿12固定,另一端与框架11固定。该天线31包括弹性部311,弹性部311对应支腿12和框架11的连接处设置。支腿12相对框架11转动,该弹性部311产生弹性形变。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1为C型结构,该框架11包括镜框壳体111。镜框壳体111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112,安装空间112可用于头戴式设备100相关功能部件的安装。本实施例的镜框壳体111上安装有成像镜片(图中未示出),成像镜片用于图像的显示。该成像镜片的数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在此不做过多限定。进一步地,支腿12设置在框架11的开口端,且与框架11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的支腿12设有两个,两个支腿12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框架11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支腿12包括镜腿壳体121,该镜腿壳体121的内部设有装配空间122,以用于装配头戴式设备100的功能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支腿12靠近框架11的端面与框架11开口端的端面之间设有避让间隙13。该避让间隙13能够为支腿12相对框架11的转动提供转动空间,以避免二者在转动时因抵接而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100还包括头围部40。头围部40为弧形结构,该头围部40与框架11相对设置。头围部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腿12远离框架11的端部连接,以与设备主体10共同围合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的内部构成用于使用者佩戴的佩戴区14。使用者在佩戴头戴式设备100时,使用者的头部位于佩戴区14中。框架11与使用者的面部对应,两个支腿12分别位于使用者头部的两侧,头围部40则与使用者后脑部位相贴合。本实施例中头围部40的尺寸能够根据使用者头围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使头围部40能够与使用者的后脑部位更加贴合,并使头戴式设备100能够适用不同用户的使用,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该头围部40的调节模式可以是手动调节,也可以是自动调节。可以理解的是,支腿12与头围部40可以设置成一体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两端分别与框架11的两个开口端连接,以围合构成闭合环状的佩戴区14。此外,本实施例的头戴式设备100中也可以取消头围部40的设置,支腿12与框架11构成半封闭的佩戴区14。使用者在佩戴该头戴式设备100时,是通过支腿12的支撑而使头戴式设备100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头戴式设备100还包括连接组件50,支腿12通过该连接组件50与框架11可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组件50包括转轴51以及设置在转轴51上的连接件52和转接件53。其中,连接件52和转接件53通过转轴51可转动连接,连接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备主体,包括框架和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框架可转动连接;/n主板,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及/n通讯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通讯组件包括天线和与所述天线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天线通过该电路板与所述主板通讯连接;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框架固定;所述天线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对应所述支腿和所述框架的连接处设置,所述支腿相对所述框架转动,所述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包括框架和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框架可转动连接;
主板,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及
通讯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所述通讯组件包括天线和与所述天线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天线通过该电路板与所述主板通讯连接;所述天线的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框架固定;所述天线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对应所述支腿和所述框架的连接处设置,所述支腿相对所述框架转动,所述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连接件和转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转接件通过该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转接件与所述支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转接件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弹性部产生弹性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螺旋线圈,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弹性部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侦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