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91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包括第一铜极板、第一音头膜片、第二音头膜片、第一压圈和第二压圈,第一音头膜片和第一压圈自下而上安装于第一铜极板上端面,第二音头膜片和第二压圈自上而下安装于第一铜极板下端面,第一音头膜片和第一铜极板上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垫圈,第二音头膜片和第一铜极板下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垫圈,第一压圈、第一音头膜片、第一垫圈和第一铜极板上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别的第一螺栓紧固;第二压圈、第二音头膜片、第二垫圈和第一铜极板下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布的第二螺栓紧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
本技术涉及电容咪头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
技术介绍
拾音头是用于拾取声音信号,并用于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目前传统拾音头内铜极板只有一块,且极板间的间距无法调节,无法根据现实中的实际需求调节铜极板和塑料压圈之间的间距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调整铜极板和压圈之间间距的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包括第一铜极板、第一音头膜片、第二音头膜片、第一压圈和第二压圈,第一音头膜片和第一压圈自下而上安装于第一铜极板上端面,第二音头膜片和第二压圈自上而下安装于第一铜极板下端面,第一音头膜片和第一铜极板上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垫圈,第二音头膜片和第一铜极板下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垫圈,第一压圈、第一音头膜片、第一垫圈和第一铜极板上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别的第一螺栓紧固;第二压圈、第二音头膜片、第二垫圈和第一铜极板下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布的第二螺栓紧固。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咪头,在第一压圈和第二压圈上设置了可调节压圈与第一铜极板之间间距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使用者可以通过旋紧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来减小第一压圈、第二压圈和第一铜极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不效果的音效;相对的,当使用者需要加大第一压圈、第二压圈和第一铜极板之间的间距时,只需旋送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再次本技术方案中的咪头在第一压圈、第二压圈设设置的12个螺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数量较少的螺栓,在音质调整上有这更高的精度。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铜极板上端面中心设有第一盲孔,第一音乐膜片中心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音头膜片上端面中心设有第三垫圈,第三垫圈中心设有第二通孔,第三垫圈上方设有用于接收电信号的镀金焊片,镀金焊片通过第三螺栓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后与第一盲孔螺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均设置有两个。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塑料压圈和铜极板之间的间距时,只需通过转动螺纹连接于第一通孔内的第一螺丝,而第一螺丝下端又与可调节铜极板上端面的第一盲孔为螺纹链接结构,故第一螺丝的周向转动便会在螺纹的驱使下将塑料压圈与可调节铜极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便可调节塑料压圈和铜极板之间的距离。参见图1,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包括第一铜极板1、第一音头膜片2、第二音头膜片4、第一压圈6和第二压圈7,第一音头膜片2和第一压圈6自下而上安装于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第二音头膜片4和第二压圈7自上而下安装于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第一音头膜片2和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垫圈8,第二音头膜片4和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垫圈9,第一压圈6、第一音头膜片2、第一垫圈8和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别的第一螺栓11紧固;第二压圈7、第二音头膜片4、第二垫圈9和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布的第二螺栓12紧固。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咪头,在第一压圈和第二压圈上设置了可调节压圈与第一铜极板之间间距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使用者可以通过旋紧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来减小第一压圈、第二压圈和第一铜极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不效果的音效;相对的,当使用者需要加大第一压圈、第二压圈和第一铜极板之间的间距时,只需旋送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再次本技术方案中的咪头在第一压圈、第二压圈设设置的12个螺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数量较少的螺栓,在音质调整上有这更高的精度。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中心设有第一盲孔13,第一音乐膜片2中心设有第一通孔21,第一音头膜片2上端面中心设有第三垫圈22,第三垫圈22中心设有第二通孔23,第三垫圈22上方设有用于接收电信号的镀金焊片24,镀金焊片24通过第三螺栓25穿过第二通孔23、第一通孔21后与第一盲孔13螺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垫圈8、第二垫圈9均设置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铜极板(1)、第一音头膜片(2)、第二音头膜片(4)、第一压圈(6)和第二压圈(7),所述第一音头膜片(2)和第一压圈(6)自下而上安装于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所述第二音头膜片(4)和第二压圈(7)自上而下安装于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所述第一音头膜片(2)和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垫圈(8),所述第二音头膜片(4)和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垫圈(9),所述第一压圈(6)、第一音头膜片(2)、第一垫圈(8)和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别的第一螺栓(11)紧固;所述第二压圈(7)、第二音头膜片(4)、第二垫圈(9)和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布的第二螺栓(12)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大振膜电容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铜极板(1)、第一音头膜片(2)、第二音头膜片(4)、第一压圈(6)和第二压圈(7),所述第一音头膜片(2)和第一压圈(6)自下而上安装于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所述第二音头膜片(4)和第二压圈(7)自上而下安装于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所述第一音头膜片(2)和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垫圈(8),所述第二音头膜片(4)和第一铜极板(1)下端面之间嵌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垫圈(9),所述第一压圈(6)、第一音头膜片(2)、第一垫圈(8)和第一铜极板(1)上端面通过12个呈周向分别的第一螺栓(11)紧固;所述第二压圈(7)、第二音头膜片(4)、第二垫圈(9)和第一铜极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新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爱音美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