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FPA的I/Q失衡相位误差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误差校正
,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FPA的I/Q失衡相位误差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前端架构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接收器可集成性和灵活性,其中零中频结构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因其易于单片集成、结构简单和成本功耗低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然而该结构采用同相和正交(I/Q)混频,对I/Q失衡尤为敏感。理想情况下,I路和Q路信号应该具有精确的90°相位差和相等的幅度。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所用器件、电路设计、PCB布局的误差,I路和Q路的低通滤波器频率响应的差异都会使I路和Q路信号的信号产生幅度和相位失配I/Q失衡会导致不完全的镜像信号衰减,提高基带信号处理的误码率。随着高阶调制波形或大带宽多信道信号的使用,I/Q失衡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必须使用额外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来对其进行改善。I/Q失衡的相位失衡是其中的关键难题,相比幅度误差,相位误差的计算及补偿难度较大;花授粉算法(FPA)是一种自然启发算法,它模拟自然授粉的原理将问题的解表示为花的花粉,将迭代新解的过程表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FPA的I/Q失衡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通过输入单音扫频信号获取待补偿的I/Q失衡相位误差;/n(1.1)、利用信号发生器对待测试带宽进行等间隔扫频,使待测试带宽频率范围内等间隔的输出N个频率值的单音扫频信号,并依次输入到I/Q接收器;/n(1.2)、将单音扫频信号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PA的I/Q失衡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输入单音扫频信号获取待补偿的I/Q失衡相位误差;
(1.1)、利用信号发生器对待测试带宽进行等间隔扫频,使待测试带宽频率范围内等间隔的输出N个频率值的单音扫频信号,并依次输入到I/Q接收器;
(1.2)、将单音扫频信号ri(t)分别与I/Q两路中带有相位误差的本振信号cos(ωLOt)和相乘,其中,ωLO为本振信号频率;
然后再经过低通滤波处理后,得到失衡的I/Q测试信号;
xI(t)=cos(ωit)
xQ(t)=sin(ωit+θ(ωi))
其中,i=1,2,…N,θ(ωi)表示频率ωi处相位误差,
(1.3)、将将失衡的I/Q测试信号通过ADC采样,得到采样后失衡的I/Q测试信号xI(n)和xQ(n);
然后将其输入至频域转换处理器,并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完成I/Q测试信号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转换后的频域I/Q测试信号为:
(1.4)、将频域I/Q测试信号XI(ω)、XQ(ω)输入至失衡相位估计器,估算出失衡相位误差;
(1.5)、按照步骤(1.2)-(1.4)的方法对N个单音扫频信号进行连续处理后,得到失衡相位误差θ(ω),ω=[ω1,ω2,…,ωN]T;
(2)、基于失衡相位误差θ(ω),利用FPA算法设计I/Q失衡相位补偿模块;
(2.1)、搭建I/Q失衡相位补偿模块,具体包括延时模块、FD补偿模块和全通滤波器;
(2.2)、设计I/Q失衡相位补偿模块的总相频响应函数φc(ω,R);
φc(ω,R)=-δd·ω+φAPF(ω,R)
其中,R=[δd,M,ψ],δd为FD补偿模块的分数延时,M=[Mn]T=[M1,M2,…,MN/2]T,Mn为全通滤波器的第n个二阶结极点的幅值,ψ=[ψn]T=[ψ1,ψ2,…,ψN/2]T,ψn为全通滤波器的第n个二阶结极点的相角;φAPF(ω,R)为全通滤波器的相频响应函数;
(2.3)、定义误差矩阵E;
E=[e(ω,R)]T=[e(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婕,曾浩,郭连平,叶芃,赵禹,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