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及其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84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及其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输入级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有源放大单元以及反馈支路,第一电容器的一端与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入端连接,反馈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出端并作为与后级电路相连的连接节点,反馈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输入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明显优化低频输入匹配,并可在不影响电路性能的前提下缩小片上电容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及其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
本技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
,特别是指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及其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升级,设备的更新换代会越来越多的考虑到除性能以外的如尺寸、集成度等与成本高度相关的因素的制约。超宽带技术的提出解决了单一器件支持多种通信标准和各种不同的应用的问题,能够打造出可复用的硬件平台。作为无线收发机前端的第一级有源电路,低噪声放大器(LNA)或功率放大器(PA)在无线收发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它输入信号能够使信号得到充分放大,并且在输出端可实现所需的信噪比或功率。但是,对面向多模多标准应用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来说,现有技术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增益和匹配的带宽拓展、噪声的抑制和低功耗三个方面。例如:JonathanBorremans,PietWambacq,CharlotteSoens等人在IEEEJSSC2008,第2422-2433页的文章“Low-AreaActive-FeedbackLow-NoiseAmpliferDesigninScaledDigitalCMOS”中提出了一种有源反馈式LNA。该LNA仅采用了一个Cascode单元,配合有源反馈技术,在较低的功耗下表现出了0.5~6.5GHz的宽带性能。但是该LNA的输入、输出均无片上隔直电容,使用时需外接电容,因此该器件不适用于对集成度和成本要求较高的场合。Yo-ShengLin,Chang-ZhiChen,Hong-YuYang等人在IEEETMTT2010,第287-296页的文章“AnalysisandDesignofaCMOSUWBLNAWithDual-RLC-BranchWidebandInputMatchingNetwork”中提出一种用于LNA的双RLC支路输入匹配网络,该LNA的工作带宽可以达到1.3~12.1GHz,但这种方案不能解决低频匹配的问题,而且同样存在上述的隔直电容问题。Hsien-KuChen,Yo-shengLin,Shey-ShiLu在IEEETMTT2010,第2092-2104页的文章“AnalysisandDesignofa1.6-28GHzCompactWidebandLNAin90-nmCMOSUsingaπ-MatchInputNetwork”中提出了一种带输入隔直电容的超宽带LNA,但该LNA无法兼顾1.6GHz以下频率的电路性能。杨格亮、许仕龙、杜克明等人在申请号为201510220400.8的技术专利“一种自偏置的超宽带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器件做负载和电阻负反馈技术的超宽带LNA,但该LNA仍然存在上述的隔直电容问题。杨格亮、曲明、陈明辉等人在申请号为201920979820.8的技术专利“一种用于低噪声放大器的高倍频程超宽带输入匹配电路”中提出了一种具有明显噪声抑制能力的超宽带输入匹配电路,但将该电路用于LNA设计时需要重新评估加入片上隔直电容后的影响。可见,现有技术中的LNA和超宽带LNA普遍缺少隔直电容,而在超宽带LNA中引入隔直电容后又存在无法兼顾低频匹配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及其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本技术集成有隔直电容,且能够兼顾超宽带LNA的低频匹配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C1、有源放大单元以及反馈支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入端连接,反馈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出端并作为与后级电路相连的连接节点,反馈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输入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反馈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容器CF和电阻器RF。进一步的,所述有源放大单元包括晶体管M1和电感L1,所述晶体管M1的栅极为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入端,漏极为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出端,晶体管M1的源极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输入级电路、偏置电路、负载网络以及后级电路,所述输入级电路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反馈前置的输入级电路,所述后级电路与输入级电路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负载网络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级电路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偏置电路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入端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提出的输入级结构将反馈支路的反馈点前置到信号输入端,能够明显优化低频输入匹配,且几乎不影响输入级电路的噪声性能。2)本技术的输入级电路将反馈点前置,能够在不影响电路性能的前提下缩小片上电容器的尺寸,从而避免了将输入级集成在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上时所造成的性能与尺寸无法兼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集成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的原理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有优选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图;图2(b)是与图2(a)相对应的反馈支路非前置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图;图3是图2(a)中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所对应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图4是图2(a)和图2(b)的S11仿真曲线对比图。图5是图2(a)和图2(b)的NF仿真曲线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C1、有源放大单元以及反馈支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入端连接,反馈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出端并作为与后级电路相连的连接节点,反馈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输入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反馈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容器CF和电阻器RF,第二电容器CF和电阻器RF的串联方式没有先后之分。图2(a)所示为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中包括一种优选的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具体来说,该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一个晶体管M1,一个电阻RF,一个电感L1,一个偏置电路,一个负载网络,两个电容器C1、CF,以及后级电路。其中:晶体管M1的栅极为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入端,漏极为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出端。电容CF的一端与电阻RF的一端串联作为反馈支路。电容C1的一端与电容CF的另一端相连后作为信号输入端。电阻RF的另一端连接到晶体管M1的漏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到晶体管M1的栅极。晶体管M1的源极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偏置电路的一端连接到晶体管M1的栅极,另一端连接到电源VDD。负载网络的一端连接到晶体管M1的漏极,另一端连接到电源VDD。晶体管漏极作为与后级电路相连的连接节点。上述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中,偏置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器(C1)、有源放大单元以及反馈支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与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入端连接,反馈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有源放大单元的放大输出端并作为与后级电路相连的连接节点,反馈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输入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反馈前置输入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容器(CF)和电阻器(R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反馈前置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格亮廖春连陈明辉王旭东李斌赵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