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9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包括电动机和阻尼发生器,其中,电动机前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动力轴,在电动机后部设有一惯性轮,电动机后部安装有阻尼发生器,阻尼发生器与惯性轮之间设有一励磁间隙。电动机后部有一轴伸,通过轴伸将惯性轮安装在电动机上。阻尼发生器由导磁铁心和励磁线圈组成。电动机后部有一固定架,固定架与阻尼发生器之间通过紧固件紧固,固定架与电动机之间螺丝紧固进将阻尼发生器定位固定在电动机的端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可以工作在电动机模式,也可以工作在制动机模式,具备给跑步机分时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两种能力,不增加跑步机机头体积,利于跑步机的外形美观设计和成本控制的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健身装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
技术介绍
在健身装备领域,电动机是传统跑步机的核心动力部件。当电动机旋转时,电动机驱动跑步带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健身人员站在跑步带上跟随跑步带运动,达到室内跑步、健体的目的。在健身装备领域,近年来发展出一种磁控跑步机,其上安装有以阻尼发生器为典型代表的阻力部件。人员蹬踏在磁控跑步机的跑步带上,跑步带在人体蹬踏力的作用下连续低速移动,同时由阻尼发生器给跑步带提供一定程度的制动阻力,健身人员持续蹬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健身人员对跑步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在体验传统跑步机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磁控跑步机的运动方式,两种运动方式灵活切换,提高健身体验。但是,作为跑步机核心动力部件的传统电动机却不能提供制动力阻尼,作为跑步机核心阻力部件的阻尼发生器也不能提供驱动动力。所以,若满足这种健身需求,则必须同时配备一台传统跑步机与一台磁控跑步机,在装备成本和资源方面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如果要把电动机和阻尼发生器同时装备在一台跑步机里,则会造成跑步机机头体积增大很多,成本增高15-20%,不利于装备的美观和成本控制。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7926321U的专利,名称为一种跑步机用无机壳式外转子电动机结构,其端盖一端的皮带轮驱动跑步机皮带运动,外转子以及端盖、端盖给运动部件提供足够大的惯性力,此无机壳式外转子电动机结构具备提供驱动动力的能力,但是这种电动机结构不能提供制动力阻尼。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0302173U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健身装备用涡流阻尼发生器,其励磁线圈产生励磁磁场,在飞轮内产生涡流,此涡流进一步产生涡流感应磁场,与励磁线圈产生励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磁拉力,阻碍飞轮的运动,产生制动效果。然而,此专利具备提供制动力阻尼的能力,却不具备驱动跑步机皮带运动的能力,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缺陷,需要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可以工作在电动机模式,也可以工作在制动机模式,具备给跑步机分时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两种能力,不增加跑步机机头体积,利于跑步机的外形美观设计和成本控制的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具备给跑步机分时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阻尼两种能力,使跑步机可以工作在传统跑步机模式,也可以切换为磁控跑步机模式,不增加跑步机机头体积,利于跑步机的外形美观设计和成本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包括电动机和阻尼发生器,其中,电动机前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动力轴,在电动机后部设有一惯性轮,所述电动机后部安装有阻尼发生器,阻尼发生器与惯性轮之间设有一励磁间隙。所述电动机后部有一轴伸,通过轴伸将惯性轮安装在电动机上。所述阻尼发生器由导磁铁心和励磁线圈组成。所述电动机后部有一固定架,固定架与阻尼发生器之间通过紧固件紧固,固定架与电动机之间螺丝紧固进将阻尼发生器定位固定在电动机的端盖上。所述惯性轮为铁磁性材料。电动机底部固定设置有底脚。电动机前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动力输出轴,用以安装皮带轮等动力输出装置,提供驱动动力;在电动机后部设计一惯性轮,此惯性轮与电动机转子一起给运动部件提供惯性力,起到减小跑步机工作时顿挫感的作用。所述电动机后部设有端盖及轴伸结构,所述端盖上安装有一位置固定的阻尼发生器,阻尼发生器与惯性轮之间设有一励磁间隙,所述阻尼发生器通电后产生电磁场,此电磁场通过前述励磁间隙在惯性轮内部产生一电涡流和涡流磁场,阻尼发生器与惯性轮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制动力,阻碍惯性轮的转动,由于惯性轮与转子和皮带轮连接在一起,进一步达到给跑步带提供制动力阻尼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电动机底部设有一安装底脚,用于将电动机安装固定在所需位置。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端盖与阻尼发生器之间设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将阻尼发生器定位固定在电动机端盖上。优选的,所述阻尼发生器由一导磁铁心和励磁线圈组成,导磁铁心用于降低磁路磁阻,提高磁场强度,励磁线圈用于提供强度可控的电磁场。优选的,所述惯性轮为实心铁磁材料,利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电涡流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动力机结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具备给跑步机提供驱动动力和制动力阻尼两种能力,不增加跑步机机头体积,利于跑步机的外形美观设计和成本控制,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具体为,本技术的结构研究改良,将外转子电动机改为内转子电动机,在转子上设计一惯性轮,此惯性轮给运动部件提供惯性力,起到减小跑步机工作时顿挫感的作用,将阻尼发生器安装在电动机上,阻尼发生器与前述惯性轮配合产生电磁制动力,实现提供制动力阻尼的功能。经改良后的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将电动机与阻尼发生器有机结合,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健身装备用涡流阻尼发生器的机架、静轴、飞轮、轴承等结构,使得改进后的产品结构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可以工作在电动机模式,也可以工作在制动机模式,具备给跑步机分时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两种能力,不增加跑步机机头体积,利于跑步机的外形美观设计和成本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间隙示意图;图1~图3中:1-电动机、2-阻尼发生器、3-惯性轮、4-励磁铁心、5-励磁线圈、6-固定架、7-紧固件、8-端盖、9-后端轴伸、10-底脚、11-动力轴,X-励磁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间隙示意图;本技术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包括电动机1和阻尼发生器2,其中,电动机1前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动力轴11,在电动机后部设有一惯性轮3,所述电动机1后部安装有阻尼发生器2,阻尼发生器2与惯性轮3之间设有一励磁间隙X。电动机1后部有一轴伸9,通过轴伸9将惯性轮3安装在电动机1上。阻尼发生器2由导磁铁心4和励磁线圈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包括电动机(1)和阻尼发生器(2),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前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动力轴(11),在电动机后部设有一惯性轮(3),所述电动机(1)后部安装有阻尼发生器(2),阻尼发生器(2)与惯性轮(3)之间设有一励磁间隙(X)。/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包括电动机(1)和阻尼发生器(2),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前部设有一可旋转的动力轴(11),在电动机后部设有一惯性轮(3),所述电动机(1)后部安装有阻尼发生器(2),阻尼发生器(2)与惯性轮(3)之间设有一励磁间隙(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后部有一轴伸(9),通过轴伸(9)将惯性轮(3)安装在电动机(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机用多功能动力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发生器(2)由导磁铁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绍海国恩杰张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即墨市振华电机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