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线电机绕组及交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7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线电机绕组,其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其特征在于,各支路由各个极对下不同相对位置槽的绕组单元串联而成,以将处于不同槽的绕组单元分配到各所述支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该扁线电机绕组的交流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线电机绕组及交流电机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电气领域,尤其适用于交流电机领域的扁线电机绕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向小型化,高效化发展,扁线绕组电机凭借着高槽满率,均衡的散热特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相比于圆线电机,扁线绕组电机槽满率可由圆线绕组的40%提升至70%以上。因此可以降低绕组的直流电阻,同时提高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但是,相较于圆线绕组,扁线绕组的连接方式相对固定,不能自由调节绕组匝数,进而不能自由调节电机的反电动势,限制了扁线电机的设计和发展。考虑到谐波导致的转矩脉动与定子冲片的制造工艺以及电机尺寸,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多采用整数槽分布绕组,每极每相槽数多选为2或者3。常用的槽极配合为8极48槽,或者8极72槽。考虑到交流损耗和制造工艺,目前扁线电机多使用6层或者8层绕组。对于8极4支路,或者8极2支路,已有很多可选方案,并可实现绕组的均衡连接。但是对于8极3支路,或者8极6支路,尤其是叠绕组,目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限制了扁线电机的设计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线电机绕组,其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其特征在于,各支路由各个极对下不同相对位置槽的绕组单元串联而成,以将处于不同槽的绕组单元分配到各所述支路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电机绕组,其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其特征在于,各支路由各个极对下不同相对位置槽的绕组单元串联而成,以将处于不同槽的绕组单元分配到各所述支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线电机绕组中的支路数是每极每相槽数约数或者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线电机绕组中的支路数不是极对数的约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每极每相槽数大于等于2,每槽绕组层数大于等于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路使用的扁线线型以及线长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在各相绕组的每个极对下,该相绕组以某一节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召凯向星钱慧杰王晓明吴娇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