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1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保温板主体内的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所述保温板主体的外钣金和内钣金通过双面带胶的PE棉分别连接于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两侧,并且与外边框围成一填充有聚氨酯的保温层,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的风口框架围成一风口,所述风口贯通所述保温板主体,且所述风口框架由硬聚氯乙烯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内外金属板直接覆盖金属钣金时的导热及结露问题,又解决了聚氨酯保温材料外露屑料对环境的污染及加工制作时的溢料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
技术介绍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箱体的保温效果直接影响着空调机组的运行效率,如果箱体结构中存在金属面和金属面直接接触的部位,就会产生冷桥问题,冷桥对于建筑物有着破坏作用,它不仅会造成房间的耗冷量增加,浪费供冷的能源;而且会在高温侧有凝结水,影响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还会影响高温侧房间的使用。目前,中央空调所用的末端空气处理机,如图1所示和图2所示,其保温板上风口一般是采用切割的方式实现的,既在一块完整的保温板上,按需求位置及大小,将保温板切割出需要的风口,再在切割面部位将裸露的保温材料用C型金属钣金覆盖。此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由于C型金属钣金在空气处理机内外有热传导,容易致使出风口部位出现结露现象;其次,此结构安装时C型钣金和风口会存在配合间隙,间隙的大小不仅会导致漏风,而且会影响外观效果等;再次,C型钣金存在切割、冲孔、折弯等工序,制作相对繁杂,不仅装配效率低而且增大了加工成本;另外,由于金属钣金存在热传导特性,注定产生冷桥,导致结露的现象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中,所述保温板的风口框架采用绝热的硬聚氯乙烯,有效达到了断冷桥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中,所述保温板的密封性良好,防止发泡料溢出,不仅环保而且有效节省了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中,所述保温板的制造加工工艺简单,减少了加工的工序,提高了加工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中,所述保温板结构牢固且易于安装,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中,所述保温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包括保温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保温板主体内的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具有一风口,所述风口贯通所述保温板主体;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包括风口框架,所述风口框架具有围成所述风口的第一边框,以及自所述第一边框的上下两端向外横向延伸的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分别与所述保温板主体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板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上的外钣金、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上的内钣金,以及将所述外钣金和所述内钣金周边密封的外边框,所述外钣金和所述内钣金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风口相对应的开口,以使所述风口将所述保温板主体贯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板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所述保温板主体和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密封而成,所述保温层内填充有聚氨酯制成的保温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口框架由四个子框架拼合而成,所述子框架的拼接端为45°的切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还包括四个L型的连接件,用以连接相邻的所述子框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框架内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自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的内侧相对延伸,以与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以及所述第三边框形成一卡接槽,所述连接件可卡接于相邻所述子框架的所述卡接槽内以将所述子框架相互拼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的外侧均设有双面带胶的PE棉,用以分别与所述外钣金和所述内钣金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型连接件的直角内口处开设有一270°的圆型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设有圆弧型倒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口框架由硬聚氯乙烯制成。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图1图示了现有保温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示了现有保温板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的一立体剖视示意图。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的另一立体剖视示意图。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子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L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相邻所述子框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专利技术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保温板的结构被阐明。其中,现有保温板1P包括外金属钣金10P和内金属钣金20P,所述外金属钣金10P和内金属钣金20P通过边框30P拼接围成一密封的空腔,并在所述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40P以形成所述现有保温板1P,随后通过切割的方式在所述现有保温板1P中开设一个风口100P,并用C型金属板金50P将风口100P周边的裸露在外的保温材料40P覆盖以防止保温材料外泄,最后通过自攻螺丝将所述C型金属钣金50P固定在所述现有保温板1P上。通过上述方式所形成的带风口的保温板1P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C型金属钣金50P的热传导特性,极易在风口100P周边产生冷桥结露现象,冷桥现象不仅会造成房间的耗冷量增加,极大地浪费供冷的能源;而且由于高温侧有凝结水,严重影响了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对房间产生极大的危害。其次,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保温板主体内的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具有一风口,所述风口贯通所述保温板主体;/n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包括风口框架,所述风口框架具有围成所述风口的第一边框,以及自所述第一边框的上下两端向外横向延伸的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分别与所述保温板主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保温板主体内的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具有一风口,所述风口贯通所述保温板主体;
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包括风口框架,所述风口框架具有围成所述风口的第一边框,以及自所述第一边框的上下两端向外横向延伸的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分别与所述保温板主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上的外钣金、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上的内钣金,以及将所述外钣金和所述内钣金周边密封的外边框,所述外钣金和所述内钣金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风口相对应的开口,以使所述风口将所述保温板主体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所述保温板主体和所述风口断冷桥框架组件密封而成,所述保温层内填充有聚氨酯制成的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口断冷桥框架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框架由四个子框架拼合而成,所述子框架的拼接端为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华曾仲国
申请(专利权)人:堃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堃霖冷冻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