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前隔板、窗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0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蜗壳前隔板、窗式空调器。其中的蜗壳前隔板,包括前隔板本体,所述前隔板本体上构造有与室内侧风机的进风侧相对应的进风口以及与所述室内侧风机的出风侧相对应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一体成型于所述前隔板本体上,所述出风口用于安装扫风叶片。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蜗壳前隔板、窗式空调器,扫风叶片的安装精度及组装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防止现有技术中前隔板与中隔板通过连接部件拼装的方式导致出风口位置精度差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壳前隔板、窗式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蜗壳前隔板、窗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侧出风窗机(窗式空调器)的扫风安装结构常采用如图1、图2的方式,蜗壳前隔板800、中隔板组件801在安装后,风道底板802通过螺钉将其下部连接起来(扫风电机804固定于风道底板802上),随后装上扫风叶片底板805,扫风叶片806下部先穿过扫风叶片底板上孔,再插入扫风电机轴上,上部轴端插入连接板803的孔中,同时,连接板803通过螺钉将蜗壳前隔板800、中隔板组件801侧面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左右扫风机构,由扫风电机804驱动扫风叶片806实现左右扫风。由于蜗壳前隔板与中隔板组件是由两个零件(钣金件)组成,风道底板、连接板还起到将两者上下连接成为一体的作用,因此,这种机构的布局使得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更重要的是,蜗壳前隔板、中隔板、连接板等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生产操作不易、定位精度差、组装累积误差大,位置精度依赖于零件加工及操作者技术水平,偏差一大就会引起扫风叶片抖动、卡死、异响等,进而影响功能的实现,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隔板本体(106),所述前隔板本体(106)上构造有与室内侧风机(200)的进风侧相对应的进风口(101)以及与所述室内侧风机(200)的出风侧相对应的出风口(102),所述出风口(102)一体成型于所述前隔板本体(106)上,所述出风口(102)用于安装扫风叶片(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隔板本体(106),所述前隔板本体(106)上构造有与室内侧风机(200)的进风侧相对应的进风口(101)以及与所述室内侧风机(200)的出风侧相对应的出风口(102),所述出风口(102)一体成型于所述前隔板本体(106)上,所述出风口(102)用于安装扫风叶片(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2)具有叶片轴端承载板(1021),所述叶片轴端承载板(1021)上设有第一枢转连接孔(10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2)与所述叶片轴端承载板(1021)的相对一侧具有叶片安装通道(103),所述叶片安装通道(103)沿所述扫风叶片(300)的轴向延伸贯通所述出风口(102)的内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安装通道(103)上还设有叶片轴端封堵板(104),以与所述叶片轴端承载板(1021)共同对所述扫风叶片(300)形成定位,所述叶片轴端封堵板(104)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叶片安装通道(1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轴端封堵板(104)与所述叶片安装通道(103)之间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轴端封堵板(104)包括主板体(1041),所述主板体(1041)上设有同轴度定位柱(1042),所述叶片安装通道(103)上与所述同轴度定位柱(1042)相对应的设有定位孔(10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壳前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1041)的边缘设有定位卡舌(1043),所述叶片安装通道(103)上与所述定位卡舌(1043)相对应的设有定位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卫权张磊汪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