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2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详细地,涉及如下的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即,分别压缩并排出从两端向涡轮机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以吸出空冷式冷却方法冷却空气压缩单元,通过缩短冷却两端涡轮机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并使流动路径最佳化,来使两端涡轮机的冷却效率最大化。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吸出空冷式冷却方法并通过特定路径引导冷却两端涡轮机的空气的流动,来防止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200)的温度上升,提高两端涡轮机的效率性及耐久性,不仅如此,通过简化两端涡轮机的结构来实现降低成本,以及使维护、维修的便捷性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即,分别压缩并排出从两端向涡轮机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以吸出空冷式冷却方法冷却空气压缩单元,通过缩短冷却两端涡轮机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并使流动路径最佳化,来使两端涡轮机的冷却效率最大化。
技术介绍
通常,涡轮机为通过叶轮的旋转驱动来压缩气体的装置。这种涡轮机已经公开了多种技术,并且具有适合工业现场环境的适当形状及规格的各种类型的涡轮机正在上市。随之,为了提高现有的涡轮机的效率,提出了通过对叶轮形状或冷却方法及冷却单元进行复杂的设计变更并基于此进行制造来提高涡轮机的效率及冷却性能的各种技术。但是,涡轮机的技术能力的上升逐渐使涡轮机的结构复杂化,同时,由此导致了涡轮机的成本上升。相反,这降低了涡轮机的耐久性及效率(因涡轮机的结构复杂而导致能量损失),发生因故障而难以进行维护、维修的管理方面的问题。最为理想的涡轮机应达到效率好、耐久性及管理性优秀,结构简单且容易冷却。因此,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问题的最理想的涡轮机。对此,作为与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相关的现有技术,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77057号的“涡轮鼓风机装置”(以下,称为“现有技术1”)涉及一种如下的涡轮鼓风机装置,在本体的内部一侧配置用于对通过在上述本体的下部所形成的流入口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吸入并送风的驱动部,在上述本体的内部另一侧配置控制部,上述涡轮鼓风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本体的下部空间中,在两面以彼此隔开的状态分别设置附着有吸音材料的隔板,上述流入口分别设置在上述本体下部的相向的两侧,经上述流入口流入的外部空气在通过上述隔板多次改变流路方向之后向上述驱动部侧流入,根据如上所述的涡轮鼓风机装置,可通过在本体内设置多个隔板并在两侧方向形成空气流入口,来进一步降低在本体内的驱动部发生并向外部传递的噪音。另一现有技术为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07492号的“直驱式双涡轮鼓风机冷却结构”(以下,称为“现有技术2”),涉及如下的直驱式双涡轮鼓风机冷却结构,即,沿着马达壳体的内径形成用于冷却定子的多个孔部和用于冷却线圈部、轴承箱及转子的多个孔部,通过在两侧分别配置叶轮来达到使流量加倍的效果,在采用空冷式方式而非现有的水冷式方式的冷却风扇工作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多个孔部来达到能够实现热平衡的空冷方式,由此不需要水冷方式中所需的泵、热交换器、水箱及配管等,因此,机械结构简单,可减少制作时间及费用。如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1及现有技术2的
与本专利技术的
相同,相比于本专利技术,在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方面存在部分类似及相同的技术性概念,但是,只要是属于相同的
,那么,这将是必要的结构。即,只要是涡轮机,那么,叶轮、马达及冷却单元等是必需配置的最基本的结构。但是,与上述现有技术1及现有技术2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压缩外部空气并冷却涡轮机的具体结构要素及冷却方法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因此,本专利技术根据包括上述现有技术1及现有技术2的现有的两端涡轮机相关的技术不同的技术,以仅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构要素)及由此实现的效果为基础,来达到技术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77057号(2014年03月17日)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07492号(2016年03月24日)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两端涡轮机,即,利用吸出空冷式冷却方法冷却内部,使向内部吸入的空气的流动最佳化并使空气以最短路径流动。尤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向两端涡轮机内部吸入并冷却空气压缩单元的外部空气沿着特定路径流动来使两端涡轮机的冷却效率最大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以对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解决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提供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包括:双涡轮机壳体单元,使得吸入的外部空气沿着特定路径移动并排出,从外部保护空气压缩单元;空气压缩单元,放置并结合在上述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使外部空气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吸入,同时压缩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以及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形成在上述双涡轮机壳体单元的一侧,以最短路径冷却位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的空气压缩单元,上述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的特征在于,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包括:冷却空气吸入部,贯通形成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的一侧,使得用于冷却空气压缩单元的外部空气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吸入;冷却空气排出部,使得通过上述冷却空气吸入部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吸入并冷却空气压缩单元的外部空气向外部排出;冷却风扇部,与空气压缩单元的一侧相结合,以相同的速度与空气压缩单元同时进行旋转,吸入双涡轮机壳体单元的内部空气及为了冷却空气压缩单元而向冷却空气吸入部吸入的外部空气并向外部排出;以及最短路径生成部,通过缩短为了冷却空气压缩单元而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与空气压缩单元之间的接触时间,来使放置空气压缩单元的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的空气循环顺畅地形成,通过以沿着由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生成的第一最佳流动路径及第二最佳流动路径来使双涡轮机壳体单元的内部空气及向冷却空气吸入部吸入的外部空气流动的方式进行引导,来冷却位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的空气压缩单元。另一方面,先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专利授权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应被解释为限定在通常所理解的含义或词典中的含义,立足于专利技术人可为了以最佳方法说明自己的专利技术而能够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应被解释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优选的一实施例,并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为可在本申请时间点存在可进行代替的各种等同技术方案和变形例。如上所述,在上述结构及作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吸出空冷式冷却方法冷却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使向内部吸入并被冷却的空气的流动最佳化并使空气以最短路径流动。尤其,通过使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吸入并冷却空气压缩单元的外部空气沿着特定路径流动来使得冷却效率最大化。即,通过使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的内部空气及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吸入并冷却空气压缩单元的外部空气向外部排出的路径缩短并最佳化,并且沿着最短路径向外部排出,来使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的空气快速流动、顺畅地进行交换,提高冷却效率及由冷却效率引起的能量效率。并且,通过以最短路径使双涡轮机壳体单元内部的空气快速地进行交换,来使冷却效率最大化,同时,通过利用吸出空冷式冷却方法,来简化两端涡轮机的整体结构。进而,这不仅使两端涡轮机的成本降低,而且还使设备的寿命、耐久性、效率性及维护维修的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n包括:/n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使得吸入的外部空气沿着特定路径移动并排出,从外部保护空气压缩单元(200);/n空气压缩单元(200),放置并结合在上述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使外部空气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同时压缩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以及/n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300),形成在上述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一侧,以最短路径冷却位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的空气压缩单元(200),/n上述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1)的特征在于,/n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300)包括:/n冷却空气吸入部(310),贯通形成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一侧,使得用于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n冷却空气排出部(320),使得通过上述冷却空气吸入部(310)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并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外部排出;/n冷却风扇部(330),与空气压缩单元(200)的一侧相结合,以相同的速度与空气压缩单元(200)同时进行旋转,吸入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内部空气及为了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而向冷却空气吸入部(310)吸入的外部空气并向外部排出;以及/n最短路径生成部(340),通过缩短为了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而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与空气压缩单元(200)之间的接触时间,来使放置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的空气循环顺畅地形成,/n冷却空气吸入部(310)包括:/n第一冷却空气吸入孔(311),形成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动力发生室(130)的端部侧,使将冷却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动力发生室(130)内部吸入;以及/n第二冷却空气吸入孔(312),形成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动力发生室(130)的另一端部侧,使将冷却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动力发生室(130)内部吸入,/n使将冷却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被吸入到动力发生室(130)内部,/n最短路径生成部(340)包括:/n最短路径确保盖板(341),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动力发生室(130)的另一端部侧向第一外部空气压缩室(110)侧以规定长度延伸并突出,引导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空气以最短路径被吸入到冷却风扇部(330);/n冷却后空气吸入口(342),形成于上述最短路径确保盖板(341),为了以最短路径向外部排出而最初吸入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空气;以及/n冷却风扇侧引导通道(343),从上述冷却后空气吸入口(342)延伸而成,向冷却风扇部(330)引导通过冷却后空气吸入口(342)吸入的内部空气,/n使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空气及向第一冷却空气吸入孔(311)和第二冷却空气吸入孔(312)吸入的外部空气以最短路径冷却动力发生室(130)及空气压缩单元(200)并向外部排出,/n冷却风扇部(330)以与第一叶轮(240)对称的方式沿着与第一叶轮(240)相反的方向且沿着与第二叶轮(250)相同的方向来与轴(230)的另一端部相结合,/n使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空气及向第一冷却空气吸入孔(311)和第二冷却空气吸入孔(312)吸入的外部空气沿着特定路径被吸入,/n上述特定路径作为由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空气压缩单元(200)及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300)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关系而生成来使两端涡轮机的冷却效率的效果最大化的路径,包括:/n第一最佳流动路径(AF1),使外部空气向第一冷却空气吸入孔(311)吸入并与空气压缩单元(200)接触,从空气压缩单元(200)吸收热量,立即向冷却后空气吸入口(342)流入,经冷却风扇侧引导通道(343)向冷却风扇部(330)吸入,通过冷却空气排出部(320)向外部排出;以及/n第二最佳流动路径(AF2),使外部空气向第二冷却空气吸入孔(312)吸入并与空气压缩单元(200)接触,从空气压缩单元(200)吸收热量,立即向冷却后空气吸入口(342)流入,经冷却风扇侧引导通道(343)向冷却风扇部(330)吸入并通过冷却空气排出部(320)向外部排出,/n通过以沿着由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300)生成的第一最佳流动路径(AF1)及第二最佳流动路径(AF2)来使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内部空气及向冷却空气吸入部(310)吸入的外部空气流动的方式进行引导,来冷却位于双涡轮机壳体单...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3 KR 10-2019-00698461.一种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
包括:
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使得吸入的外部空气沿着特定路径移动并排出,从外部保护空气压缩单元(200);
空气压缩单元(200),放置并结合在上述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使外部空气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同时压缩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以及
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300),形成在上述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一侧,以最短路径冷却位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的空气压缩单元(200),
上述能够实现冷却热平衡的高速两端涡轮机(1)的特征在于,
最短路径冷却结构系统(300)包括:
冷却空气吸入部(310),贯通形成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一侧,使得用于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
冷却空气排出部(320),使得通过上述冷却空气吸入部(310)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并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外部排出;
冷却风扇部(330),与空气压缩单元(200)的一侧相结合,以相同的速度与空气压缩单元(200)同时进行旋转,吸入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内部空气及为了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而向冷却空气吸入部(310)吸入的外部空气并向外部排出;以及
最短路径生成部(340),通过缩短为了冷却空气压缩单元(200)而向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吸入的外部空气与空气压缩单元(200)之间的接触时间,来使放置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内部的空气循环顺畅地形成,
冷却空气吸入部(310)包括:
第一冷却空气吸入孔(311),形成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动力发生室(130)的端部侧,使将冷却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动力发生室(130)内部吸入;以及
第二冷却空气吸入孔(312),形成于双涡轮机壳体单元(100)的动力发生室(130)的另一端部侧,使将冷却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向动力发生室(130)内部吸入,
使将冷却动力发生室(130)的内部及空气压缩单元(200)的外部空气被吸入到动力发生室(130)内部,
最短路径生成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民秀
申请(专利权)人:特博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